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南都记者直击高考首日,73.9万名学子向梦想进发

广东设519个考点 均采用“2+1”入场安检模式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梁艳燕 孙小鹏 叶斯茗 06-08 01:47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老师热情地和每一位考生击掌加油。

  广州执信中学门口,家长手拿“金榜题名”扇。

  昨日,2023年广东夏季高考正式开考。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98.7万,报名参加夏季高考的约有73.9万。全省共设置519个考点,25802个考场。

  在考务方面,广东有两个新的举措。首先,所有考点采用“2+1”入场安检模式,考生进入考场须经过“两次金属探测仪+一次智能安检门”检测。其次,为更好地加强考试安全,广东在每个考点配两名监考员的同时,每两个考场配一名流动监考员,每9个考场配1名视频监考员。

  花式送考

  租房陪读房号中有211 考生家长连呼意头好

  昨日,高考首日,南都记者奔赴广州主要考点,今年广州有近6万学子参加夏季高考,现场情况如何?南都记者记录仪式感满满的送考现场。

  场景1

  8岁小妹妹穿旗袍为哥哥打气

  早上7点左右,华附考点已陆续有考生到来。南都记者在现场看见,校门口左侧为考生设置专门通道,右侧有特警执勤。由于华附地处交通流量大的马路边,早高峰时间为保证考生有序进场,现场安排多位交警、志愿者对过路汽车、自行车进行疏导。

  现场也有身着旗袍、大红色衣服的亲属为考生加油打气。一位穿着红色旗袍的8岁小妹妹出现在人群中,她表示哥哥已经进入考场待考,穿着旗袍是希望哥哥能够考出好成绩。她胸前还戴着“马到成功”的绶带,右手拿着一朵玫瑰花,“等哥哥出来送给他”。

  8时20分左右,考生唐同学的爸爸妈妈也来到华附考点,妈妈怀里抱着女儿的“新宠”——一只三个月大的小狗。“小狗跟女儿关系最好,所以考试特地把小狗带来。”唐妈妈说。

  场景2

  家长自制红色“蟾宫折桂”扇

  在执信中学门口,有一群送考的家长拿着红色扇子,扇子上用金色和黑色颜料写着“蟾宫折桂”“金榜题名”,而这正是由执信中学考生家长黄女士所写的。黄女士告诉南都记者,在孩子中考时,她看到有机构给考生送上了“蟾宫折桂”的扇子。“我之前和孩子一起学过书法。今年孩子高考,我就想要不自己来做一把扇子吧。”黄女士还将扇子送给了同班和隔壁班的家长。

  家住黄埔区的黄女士说,在孩子最后冲刺备考的两个月,她专门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我租的房子房号是211结尾的,寓意特别好。”

  场景3

  送孩子向日葵希望“一举夺魁”

  在广州市第六中学外,高三(10)班潘一鸣的爸爸妈妈都穿上了红色衣服来送考,他们希望今天的第一门考试“开门红”,拿着昨天专门买的向日葵送考是希望孩子能“一举夺魁”。“潘一鸣学习很自觉,第一科考的是拿手的语文,希望不要紧张吧。作为父母在考场外心态也要好,陪伴到考场外,剩下的路就要孩子自己走了。我们都相信他!”

  谈及家里对高考做的准备,他们表示能够给予最大的支持就是做好后勤工作,尊重孩子的学习时间和进度,给家里买一点花来营造温馨美好的氛围。

  场景4

  妈妈为图好兆头穿“全对”印花T恤

  早上7点半,广大附中门口已有许多家长前来送考,考点现场设置了风扇和椅子供家长休息。张女士特意穿了一件印着“全对”印花的白色T恤,希望给上考场的孩子一个好兆头。“因为外校的南村中学是统一坐大巴前来考试,所以班主任特意叮嘱了我们本校生最好8点之前到场,避免校门口出现拥堵。”张女士说。

  杨女士则穿了一身红色旗袍,送别前叮嘱孩子“胸中有丘壑,笔下有山河”。杨女士表示,孩子们进考点后还会统一集合,由班主任叮嘱注意事项。她说:“昨天我们看了广附高三壮行会的直播,都觉得很感动,学校在一些重要的考试、活动等场合还是给足了学生仪式感的。”

  场景5

  学校食堂定制“金榜题名”菜品

  昨日,广州天省实验学校联合创始人莫道明教授、彭建平校长、各大中心主任和高三老师们,身着美好寓意的红衣服,为高三学生送考。大家热情地与每一位学生击掌加油,祝福他们旗开得胜,考出开门红!在此起彼伏的呐喊助威声中,同学们集结完毕,天省送考大巴徐徐驶离学校。

  校领导、高三全体老师、专职心理老师也都随车前往。考场外,校领导目送学生洋溢着自信笑容,从容进入考场。为确保学生不受天气影响,准时到达考场,学校安排了“天省高考专车”,精心编制了送考时间表,一天4次送、接学生,班主任、科任老师全程陪伴。

  学校食堂也专门为高三学子们设置了高考快捷就餐区域,定制了营养均衡、寓意深厚的“金榜题名”菜品,如连中三元、节节高升、扣中真题、游刃有余等。今年学校食堂还为每一位考生准备了惊喜:7日早上为大家送上包子寓意“包赢”,8日为大家送上鸡腿寓意“击退难题”,9日为大家送上鸡翅寓意“展翅高飞”,祝福大家一举高中!

  考场直击

  首场语文科目考试昨日上午举行

  考生:题目反套路,有很多新颖题型

  昨日上午11点半左右,首场语文科目的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广州市第七中学内考生陆续步出考场。杨同学轻松地和朋友商量去哪里买伞。谈及这场考试,他说:“题目很反套路,出了很多新颖的题型,比如试题里的语用题、连词运用等。”此外,他表示本次文言文阅读难度大,不仅需要对两篇文章进行辨析,还要解析一词多义的串联,“确实需要更多的课外积累。”这次考试第一篇现代文只有一个材料;第二篇现代文有点像散文,但以第二人称叙述,跟平常写的小说或者散文的第一人称视角不一样。“我也很难说得清楚具体属于哪个文体,但代入感很强。”

  在天河中学考点,学生走出考场笑逐颜开。大部分考生认为高考首日语文考试较为顺利,作文并不难写,有话可说。小宋同学称,考试时间有点紧,但最后都做完卷子了。语用题题量较大,主要在修改病句以及考查修辞手法。

  “今天写作文的时候灵感喷涌而出!”11时45分,从执信中学考点走出来的邵同学难掩激动之情。她告诉记者,在早上进入考场前,她和学校的书记击了个掌,书记大声地和同学们说:“祝大家作文都60分!”邵同学说,不知是否因为这一句鼓励,她写作文时感觉特别顺畅。

  刘同学则淡定地告诉南都记者,语文试卷下发后,她立刻就翻到最后一页看作文题。在备考过程中,她练习得比较多的作文题型为三元关系、正反驳论等。“我一开始看到‘故事’这道作文题,有点被吓到,但后来再仔细读了一遍材料,理清逻辑后,还是顺畅地写出来了。”

  广州市第六中学外,随着第一位考生带着笑意小跑着出考场,家长们焦灼的心情也得到了缓解。“我看后面的同学表情也很轻松,是不是这次语文试卷比较简单?”在旁等候的王女士表示之前得知作文题都替孩子捏了把汗,希望孩子能考一科忘一科,用积极的心态应对下午的考试。

  11时40分左右,广大附中陆续有考生走出考场。大多数考生表现得较为轻松,和家长有说有笑。有考生表示:“语文题目整体不难,但还是需要思考一下才能做出来。印象最深刻的是作文题,感觉要写一个好故事也不容易。”

  数学科目考试昨日下午举行

  考生:最后两道大题仍是“困难关卡”

  昨日下午,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去年今天,“高考数学太难”曾一度霸榜热搜,今年数学考试情况如何?记者直击考后最新动态。

  在华附考点,王同学很有自信:“试题以基础为主,但也有对思维的考查。”他表示此次数学考试没有难度,题目都能做出来,跟预期没有太大差别,“多了不敢说,但应该会有135分以上”。他的目标院校为南开大学,他跟朋友说:“今年考试体验感很好,明年不准备再参加了!”

  “数学把导数放在大题前面,以往考试都是压轴题。”卞同学觉得本次数学考试的创新点在计算能力向思维能力的转变。“去年考试强调计算,很多人都卡在高难度的计算上,今年就偏向抽象的思维方式。”他说本次考试有较多需要立体思维能力的题目,对自己也是一个挑战。他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一味地刷题,要学会一道题目背后的逻辑并举一反三。

  昨日下午5时左右,在广州市第七中学考点外,家长们举起相机、手机,记录孩子们步出考点的一刹那。多数考生面带笑容,表示题目比去年简单。有考生打趣道:“今年比去年的题目容易些,幸好我晚出生了一年!”

  在执信中学考点,考生们普遍表示,今年数学试题的难度与去年相比有所降低,但仍有个别同学感觉稍有难度。关同学告诉南都记者,最后两道大题仍然是“困难关卡”,分别是概率题和圆锥曲线题。此外,立体几何对他来说也略有难度。“概率题跟往年的试题相比有所创新,因为还涉及其他的知识点,并不是纯粹只考查概率的知识点。”孔同学也感觉数学题整体而言比去年简单了一些,但大题的难度和去年类似。

  A08-10版

  统筹:尹来 游曼妮 程小妹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孙小鹏 叶斯茗 杨晓彤 周佩文 黄茜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冯宙锋 梁炜培 吴泽嘉

  视频:南都记者 蔡文茵 罗雪纯 马强 实习生 饶阳阳 吴纪蓝 吴长蕊 伍铠澄 康琦悦 陈紫琼 陈姝妃 通讯员 李芸 邓慧美 肖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