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题难吗?怎么写才能更出彩?
想拿高分也不容易 要有大量阅读积累
随着铃声响起,2023年全国高考首场考试语文正式结束,作文题目也随之揭晓。今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题目难度如何?如何写才能更出彩?若想写好高考作文,又需要怎样的训练?为此,南都记者专访了多位专家学者进行探讨和分析。
点评
难度并不大,整体上耳目一新
对于今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题目,受访的专家学者均表示难度并不大,整体上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申霞艳认为,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不算难,且出题灵活,符合考生备考方向,适合书写的素材库也很充足。她还提到,近几年的高考语文题趋向直观化呈现,有利于习惯了“直来直往”思维的理科生。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滕威表示,首先从题干来讲,今年的题目相较于往年比较简单明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先总括好的故事的价值,然后分别点出好的故事对个体和对民族的意义。仔细读题,考生比较容易顺理成章。换句话说,跑题的情况不会太多见。“估计多数考生很自然地会升华到讲好中国故事这样的主旋律上,因为这应该是高中生比较熟悉的思路和题目,平时在这方面的素材积累、金句摘抄以及应试训练比较多。”
“事实上,关于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话题,在文学界已经讨论多年,有些学校甚至让学生写过这样的话题。”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侯桂新认为,按照题干的表达,主要给考生提供了三个思考角度:“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这是从人和人的交际角度着眼,注重表达技巧,可以提升交流效果;“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从故事对人的影响角度着眼,人们可以从好的故事中得到激励,奋发图强;“好的故事,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这是从民族形象塑造角度着眼,一个民族要在世界上确立自身的形象,必须要有一些好的故事加以传达。“我个人认为,考生可以选取以上任一角度,谈自身的感悟和思考,也可以把两个角度甚至三个角度结合起来谈,尤其是后两个角度,比较容易结合。但不管如何选择和处理思考角度,一定要把‘故事是有力量的’这一共性表述清楚。”
中学正高级教师何国跻告诉记者,作文材料最突出的“亲民”特点是,话题主体“故事”是考生十分“熟悉的对象”。当考生拿到这道作文题的时候,心里应该是“安然”的。
分析
想写好高考作文,积累和训练很重要
“这个题目如果仅仅是重复这些常见的思路,也就很难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表达,拿到特别高分也不容易。”在滕威看来,如果考生平时阅读面比较开阔,尤其是语文基础较好,对阅读、叙事理论有所了解,对“故事”的本质、好故事的特征有自己的想法,就能更好地解析题目,也可以在论述中显得理论性强,表达更有力量。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大家都有话说、有得写,但仅靠套作是不行的,拿高分的可能是平时语文基础好、对文学有阅读以及思考兴趣的考生。
“高考作文主要考查学生以下能力:阅读思辨能力,现实认知能力,写作表达能力。”侯桂新提到,学生若想写好高考作文,需要有大量的阅读积累,以及对现实观察思考的积累,在思维训练方面,主要以提升逻辑思辨能力为重点。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量越大越好。在泛读基础上,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多读多思。像今年这道作文题,如果学生对文学感兴趣,熟悉文坛动态,或者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感兴趣,都可以调动丰富的素材来写。青年一定要关注社会现实,不能“闭门读书”,这样写作才有不少源头活水。
“想要写好高考作文,积累和训练都很重要,能够进行大量阅读更好。”申霞艳指出,备考高考作文最好跟着任教老师的节奏,高中语文老师有专业规范的备考经验,对学生开展针对性训练。同时,目前的高考作文训练就像是在泳池里游泳,在这个过程中精进学生的“游泳技巧”;但在没有风浪与风险的池水中,学生难以真正成长,更多的技能还是需要学生游进“大海”,通过课外知识补充提升。
对如今的高一高二学生,侯桂新也建议,要高度重视阅读,使阅读成为习惯,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要勤于动笔,多拿真题练笔,严格限制写作时间和评价标准,切实提高写作水平;要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断打开思考空间,提升人生境界。
实践
诗词大会冠军彭敏:会从小时候的故事说起
故事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座桥梁,也是成年人解释世界的一把钥匙。历史故事解释我们从何而来,科幻故事探索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可能性,励志故事建构出普通人向上的通道,爱情故事替我们干瘪的心灵找到生命的绿洲。
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用全部努力去追逐、书写一个心目中最好的故事。这个题目很好发挥,如果我来写,我会先讲一个自己小时候看到的、对我触动特别大的故事,而我整个的人生都笼罩在这个故事里,既汲取了巨大的能量,也因此获得了无尽的困惑和歧途。在这篇作文里,我们可以投入自己最真切的生命体验,也可以尽情阐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或者现实楷模。曾经看过听过的故事,和自己的人生故事,在交汇时可以绽放出非常炫目的光芒。而且再升华一下,故事显然是要给他者阅读的,整个人类世界千年万年的故事如果呈献给一个人类之外的读者,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它够不够好,值不值得被记住?如果还不够好,修缮和加工的工作该如何进行?我们每个普通人又能为此做些什么,在故事中能够争取到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人类故事,匹夫有责,你我有份。
链接 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作文题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我写高考作文
今天,我们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写作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学古代文学博士杨昊鸥
童年时代,我们在摇篮睡床中听父母讲故事,“夸父逐日”“司马光砸缸”……少年时代,我们自己阅读《西游记》《三国演义》……长大后,我们喜欢看各种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讲述故事、聆听故事,是人类有别于自然界其他生灵的独特生命需求。古往今来,每个人的生命都被限定在固有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唯有故事能够带领我们在想象中突破时空的“囚禁”,从而走向无限宽广的可能性。
故事为人们塑造了最初的价值观念,并深刻影响人的一生。苏轼幼年时听母亲讲《后汉书》里范滂的故事,便被范滂的忠勇耿介深深打动,立志以范滂为榜样。在这个信念的指引下,苏轼后来在北宋政坛的激烈斗争中不偏不私,屡屡遭贬仍然不改其志,最终成了中国历史上顶级的文学家,并成了后世中国人心目中兼具潇洒与执着的理想人格。
故事不仅深刻影响个人,也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小说是书面化的故事,那些流传千百年的故事正是每个民族的心灵秘史。中国是一个自古以来就不缺乏好故事的伟大国家。上古神话中的“鲧禹治水”,镌刻着中华民族无所畏惧、“人定胜天”的文化基因。《史记》中黄帝的故事,寄托着上古先民以发明创造(文字、衣服等等)推动时代进步的精神。《西游记》里玄奘和尚不远万里求取真经,寓意着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九死不悔的豪情壮志。《三国演义》里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一体,在乱世之中奋力重建秩序,展现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极致理想主义情怀……这些伟大的中国精神,随着这些精彩的故事一代又一代流传后世,直到今天,直到未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好故事。我们在前人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也要当仁不让地在当下风云激荡的大时代舞台上讲好自己的故事。后世中国人会看到,今天的中国人如何在工业力量原本极度薄弱的环境下奋起直追,崛起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如何在科技水平原本落后的情况下奇迹般地造出属于自己的卫星、高铁、芯片、商用飞机;如何在外交条件原本恶劣的国际环境中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连接全世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担当大国……
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代人讲给后世最好的故事。
A08-10版
统筹:尹来 游曼妮 程小妹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孙小鹏 叶斯茗 杨晓彤 周佩文 黄茜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冯宙锋 梁炜培 吴泽嘉
视频:南都记者 蔡文茵 罗雪纯 马强 实习生 饶阳阳 吴纪蓝 吴长蕊 伍铠澄 康琦悦 陈紫琼 陈姝妃 通讯员 李芸 邓慧美 肖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