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利率降到“2时代”,以后钱该怎么投资?
年轻人赶高铁跨省存钱:为获得更高利率的一场“自救”

6月3日,本该是个该睡懒觉的周六,海小姐却在清晨五点就被闹铃吵醒,因为她要赶高铁去另一个城市存钱。到达银行时已近上午九点半,彼时营业厅内已挤满等待办理业务的储户。海小姐和周围人一交流,才发现有好几个都是和自己一样的“存款特种兵”。
银行存款利率又降了。6月12日,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12家股份制银行宣布当天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实际上,跨城存款是储户在如今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降与存款热情高企下,为获得更高存款利率而进行的一场“自救”。6月8日,六大国有银行集体下调定期存款利率,执行利率告别“3%时代”,降到“2时代”。按照以往惯例,后续股份制等中小银行势必再有一波下调。同时,自2022年开始居民存款持续增加,甚至出现“超额储蓄”现象。
虽然除了存款之外,理财的方式还有不少,包括风险相对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但对于极度厌恶风险的储蓄人群而言,跨城选择银行是为了在保本预期的基础上争取更高收益而做出的无奈之举。在一些储户感叹“幸好存得早”之余,也有人纠结,以后钱该怎么投资?利率还会继续降吗?
A 95后
从“月光美少女”到“跨城存款特种兵”
6月3日,本该是个该睡懒觉的周六,海小姐却在清晨五点就被闹铃吵醒,因为她要赶高铁去另一个城市存钱。“五点起床,五点三刻洗漱完毕,吃个早饭六点钟出门,搭乘公交车半个小时左右到达高铁站,正好可以赶上绍兴去上海最早一班七点的高铁。一个半小时后(八点半),准时到达上海虹桥火车站,再搭乘地铁大概半个小时到银行。所幸是周末,地铁上有空位可以眯一会儿。”海小姐在6月8日接受采访时详细地介绍了上周六“特种兵式”的跨城存款时间表。
在紧赶慢赶到达银行时已近上午九点半,彼时营业厅内已挤满等待办理业务的储户。等待过程中,海小姐和周围人一交流,才发现有好几个都是和自己一样的“存款特种兵”。
“如果现在是2021年的6月,那我肯定还是妥妥一枚‘月光美少女’。谁能想到短短两年后的今天,我会为了高出来的那一点点银行存款利率,特意坐着高铁去上海存款,因而还被身边的亲朋好友调侃为‘存款特种兵’。”海小姐如是说。
作为一名“95后”,海小姐如今在朋友圈里已算得上一名省钱存款小能手。用她的话说,“挣钱—省钱—存钱这种蚂蚁搬家式存款方式,已经成为自己的日常习惯。而这一金钱观念转变最大的原因,就是在2021年夏天公司因经营不佳大规模裁员。经历了小半年失业的自己,突然意识到自己连一个月坐吃山空的资格都没有。”
海小姐回忆道,在失业的四个多月里,即使已经足够省吃俭用,两个月后还是不得不向父母伸手要生活费。也就是在此刻,她才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做洒脱的“月光美少女”,只有手中有存款才能更好地应对未知的未来。
在2021年年底成功入职一家商贸公司后,海小姐开启了攒钱存款计划。
“起初攒钱时还是有点不习惯,打开淘宝就想买买买。后来通过社交平台结识了一些小伙伴,我们组成省钱小分队,空余时间最大的消遣就是互相分享物美价廉的好物,以及各种省钱攒钱大法。慢慢地银行卡里的钱多了起来,消费习惯也在逐渐改变。”海小姐笑言,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才发现,原来相同的一件衣服,在不同的电商平台其售价甚至可以差一半。
在学习攒钱存款的过程中,海小姐还学习到一种“十二存单法”。所谓十二存款法,就是将每月的闲钱(一般是小额资金)存为一笔1年期限的定期存款,连续存12个月;一年之后,每月都有一笔定期存款到期。
在海小姐看来,这样存款既能享受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又因每月均有一笔定期存款到期,而保持了资金的流动性。虽然有些人会觉得这种方法每个月都需要操作,看起来十分繁琐,但是对其而言,反而觉得在每个月固定时间里完成定存非常有仪式感。
在存到人生第一笔十万块后,海小姐准备给存款找个好去处。“跨城存款这个想法,其实也是前段时间和小伙伴们交流时才了解到的。后来自己一算,在去掉来回高铁和地铁的成本,多出来的利息确实还有不少。”海小姐计算了一下,在绍兴本地咨询的银行,其三年期存款利率是3.0%,而上海地区某些银行三年期存款利率可以达到3.55%。
B 70后
理财求稳妥的中年人,从金融平台理财回归到银行定期
与海小姐这种从月光族到攒钱存款族不同的是,“70”后袁女士从刚刚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有存定期的习惯。“以往银行三年期定存四五个点的利率太正常了,银行还要送一堆小礼物拉你去存钱。今时不同往日,谁能想到如今想要买一个四个点利率的三年期定存已经不大可能。”家住杭州的袁女士有点无奈地表示,同时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也一直在下调且额度十分紧张。任何需要拼手速“抢”的理财方式,基本上都不再适合自己。
实际上,袁女士的理财偏好并非一直趋于保守。在p2p盛行时期,袁女士也曾在朋友的推介下购买了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理财产品。陆陆续续投进去七八十万,也曾实实在在的拿到高利息,然而谁成想却是倒在行业“爆雷潮”中。
时至今日,袁女士回忆起来仍非常自责不应该贪图高利息而忽略了风险。也是由此,她的主要理财方式再度回归到银行定存。“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一般手里肯定都会有一些盈余,如何理财就显得很重要。市面上的炒股、基金和保险等等我都曾认真考量过。比如说保险,这类保障型投资在比较早的时候就已经买过了,现在不管是银行还是保险中介都在推储蓄型保险产品,但是这类产品锁定期比较长,对于我而言不是很合适。”袁女士表示,而炒股、基金甚至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波动都比较大,盘算下来,还是存定期最稳妥。
在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如何寻到满意的存款产品成为袁女士这类储户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因而在空闲时间,袁女士就会和身边的朋友互相分享从各家银行咨询到的银行存款利率。
袁女士告诉记者,跨城存款的方式是单位同事分享的一篇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帖子。同样一家银行,在杭州本地和上海地区三年期定存和五年期定存利率可以相差0.4%到0.5%。
“不过上海的定存产品只针对在上海地区开卡的客户,所以需要本人到柜面办理开卡业务。而在到期后,可以直接凭存单和密码在家附近的网点取钱,不需要再跑去外地。正好我的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去上海出差,五月底出差时趁午休时间就直接办卡了,连来回路费都省掉了,并且办理后银行还送了一些礼品。”袁女士认为,只要整体算下来有多赚,即使是特意自驾或者是坐高铁去外地存款都可以接受。
C 现象
银行存款利率一再下调,居民储蓄意愿仍高涨
在海小姐看来,经历过疫情三年以及裁员失业等事件后,当代年轻人的心态多多少少都会有所变化。很明显地可以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开始热衷于“搞钱-省钱-存钱”,日常的化妆品也从大牌换成了平替,淘宝购物转换成拼多多。“如果你经常浏览各类社交平台就可以发现,只要是关于如何存钱、攒钱、理财话题的帖子热度都非常高,有很多的年轻人会在帖子里互动。”海小姐告诉记者,自己也将跨城存款的过程写成攻略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分享,一度登上话题热度榜。
记者浏览各类社交平台时发现,与存钱攒钱相关的话题浏览量可以达到近亿次,相关的社群成员甚至达到几十万人。理性消费、投资风险偏于保守,正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新标签。
存钱真的会上瘾吗?在谈及这个问题时,海小姐毫不犹豫地给出肯定的答案。
“特别是当你看到存款数字一点点地上涨,心里会有一种成就感。身边的一些同学和亲人,也开始向我讨教攒钱存钱的方法,比如上周周末,我表哥就在我的建议下也做了一回存款特种兵,专门开车去上海存了五年期的定存。没想到昨天就看到大型银行存款利率再下调的新闻,表哥还特意发信息感谢我。”海小姐略带得意地说。
尽管银行存款利率一再下调,居民储蓄意愿仍高涨。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远高于2021年的9.9万亿元;2023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在新增存款中占比64%。
与此同时,作为反映个人住房贷款变化的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增速也有所放缓甚至出现减少。根据央行披露数据显示,2022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今年4月新增贷款规模为-1156亿元,同比多减842亿元。
居民中长期贷款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并不多见。自2019年以来,仅在2022年2月、4月出现过,分别新增-459亿元和-605亿元,不过幅度均不及今年4月。
这些数据多多少少可以看出中国老百姓对风险的厌恶正在加强。
在被问及是否担心银行存款利率继续下降时,海小姐表示,大趋势肯定无法改变,但即使是同一家银行在各地的具体执行利率也会略有不同,因此可以多咨询多了解,跨城存款只要去掉交通成本还有盈余就可以试一试。毕竟对于自己而言,有任何风险的理财方式,目前都不太愿意尝试。
“如果现在有和银行一样低风险、利率略高且稳定的理财方式,我肯定是愿意去尝试一下的。否则即使存款利率再下调,只要没有零利息,我可能还是觉得存定期是保值的最佳方案。并且在目前整体经济环境不太乐观且失业率较高的情况下,多存点钱总归是好的。”袁女士说。
专家分析
扣除交通费,跨省存10万可多出1250元利息
据了解,对于不同地区存款利率有所不同是由诸多因素共同导致的。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首先,不同地区的市场利率自律定价机制商定的存款上浮幅度、上限可能有所不同;其次,不同地区存款市场供求关系有所不同,客户投资偏好和储蓄习惯不同,影响存款利率定价;最后,同一家银行的不同分支机构,资产负债情况、市场竞争策略存在差异,对存款需求和定价自然不完全一致。
以十万块为例,绍兴本地存款三年利息是9000元,上海地区某银行三年利息是10650元,利息相差1650元。海小姐表示,在去掉存款和取款时的来回高铁和地铁成本,大概400元后,净利息还是可以多出来1250元,顺便还能分别两次上海一日游,一举两得。
利率调整
12家股份制银行昨起下调存款利率
银行存款利率又降了。
6月12日,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全部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陆续宣布,从当天起下调部分人民币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为5到15个基点不等,1个基点为0.01%。这是继去年9月份调整之后,各家股份制银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调整后,股份制银行活期存款年化利率为0.2%,与6大银行持平,其他各档定期存款利率大部分略高于6大银行,五年期整存整取最高利率为2.8%。
6月8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已率先下调了部分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后,6大银行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2.5%。
这是继去年9月15日以来,国有大行再次集体调降利率。就连因“高利息”标签一直广受追捧甚至“一单难求”的大额存单这次也降了。农行、建行、工行等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调降至3%以内。
实际上,在国有大行本轮下调利率前,今年地方中小银行已掀起多轮降息。仅4月以来已有包括河南、湖北、陕西等地数十家中小银行宣布调整存款利率。进入6月,新疆、内蒙古、吉林等地多家村镇银行宣布调降部分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下降幅度主要在5基点至30基点不等。
尽管中小银行存款利率通常会高于大行,但经过接连的降息,目前中小银行也已难寻利率高于3%的存款产品,存款产品全面转入“2时代”。此外,渤海、恒丰、浙商等股份制银行5月同步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3年期定存产品利率从最高的3.25%,分别降至2.9%、2.95%。
专家说法
存款利率调降,有利于推动投资消费
对于存款利率调降,专家普遍认为,这是必要且积极的做法。未来还有继续调降的空间。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我国银行业规模增长较快但盈利增速趋缓,部分省份银行业利润出现负增长。此外,去年商业银行净息差呈逐季下降之势。通过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来延缓息差缩窄压力、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在当前仍然具有必要性。
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银行今年连续多次降低存款利率,主要是针对近两年居民存款金额上升比较快。下调存款利率,有利于推动资金进入投资领域和用于实体经济,也有利于刺激消费。
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指出“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的背景下,董希淼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正是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的具体举措,符合政策导向。
董希淼判断,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存款利率仍有继续下降的可能。不过,考虑到目前贷款利率已经处于低位,未来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
董希淼还提到,大型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负债规模占全行业近一半,具有举足轻重的市场影响力。大型商业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之后,预计中小银行将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理财支招
以后钱该放在哪?理财产品热度有所回升
随着银行存款利率走低,如何存钱和理财成了投资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对此,董希淼表示,从中长期看,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所以对于居民来说,一定要平衡好风险和收益来综合进行资产配置。如果要追求高收益,那么必须承受高风险;如果要追求稳健的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储蓄国债等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银行降息潮的大背景下,去年因破净遭遇风波的理财产品热度有所回升。
据小文介绍,当前,与存款利率相比,理财产品的收益更有优势。如,当前招行部分一年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能达到3%-3.5%,还有一些固定收益型保险收益率也在3%以上。
广发证券刘郁团队5月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26.6万亿元,较4月30日增长4000亿元。4月份,银行理财存续规模曾大幅增长1.2万亿元。
整合:黄亚岚
综合:央视新闻、南方+、经济观察报、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