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通报“鼠头鸭脖”事件调查处理情况:
不是鸭脖 是老鼠头!

1. 学生发视频反映学校食堂吃出“老鼠头”。 2. 校方此前通报异物为“鸭脖”。
鼠头还是鸭脖?近日舆论聚焦的江西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事件,终于有了结果。昨日,江西省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调查处理情况公布后,学院官微已删除了此前的置顶声明。此前的6月3日晚,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曾发布情况通报,称饭菜中的“异物”经当事人确认为鸭脖。
通报
判定异物为老鼠类
啮齿动物的头部
昨日,针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1”食品安全事件,江西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开展调查,将调查处理情况通报如下。
联合调查组经勘察现场,调取监控视频发现,6月1日,学生在食堂吃出疑似为“鼠头”的异物,被涉事食堂工作人员事发当日丢弃。通过查看食堂后厨视频,查阅采购清单,询问涉事食堂负责人、后厨相关当事人、当事学生和现场围观学生等,判定异物不是鸭脖。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认真调查取证,发布“异物为鸭脖”结论是错误的。
经认定,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此次事件负主体责任,涉事企业负直接责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监管责任。
目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吊销涉事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对涉事企业和法定代表人顶格处罚。下一步,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等相关责任单位、涉事企业和责任人,并在全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抓好源头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回顾
学生发视频称
“食堂吃出疑似老鼠头”
近日,一段“食堂吃出疑似老鼠头”的视频,于6月1日在社交平台出现并广泛传播。在视频画面中的饭菜内,可以看到体积较大的黑色异物,异物还有类似动物“牙齿”的东西。
针对此段视频,6月3日晚,涉事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发布一则情况通报。通报称,事发时,拍摄视频的学生本人和同学对“异物”进行了比对,确认“异物”为鸭脖,系正常食物。通报还称,这位学生已经现场作出说明,对视频内容进行澄清。
另外,通报还称,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情况报告后,第一时间派出执法人员到该校开展调查,问询学校工作人员、食堂负责人、当事学生及相关知情人,对食品留样进行采样检测。另据江西当地媒体报道,南昌市高新区市监局工作人员表示,分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反复对比确认“异物”就是鸭脖。
不过,相关通报和报道发布后,不少网友对官方发布的内容依然有较大质疑,质疑的焦点在于从网络上公开的相关视频和图片来看,网友觉得这不是鸭脖。
调查
涉事学校另一校区
曾在食堂发现老鼠
事发后,有不少网友把矛头指向南昌市菁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6月6日,该公司在其社交账号发布一则声明,称“江西高校饭菜中疑吃出老鼠头”的视频在网络媒体传播,经调查该事件涉及的是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瑶湖校区),该校区餐饮公司是中快餐厅,与南昌市菁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无关。
记者在江西省产权交易所查询得知,2022年,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食堂经营权项目曾进行公开招标并公示结果,其中江西中快后勤服务有限公司作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江西中快后勤服务公司”是否菁禾餐饮声明中的“中快餐厅”?6月7日上午,记者多次致电江西中快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南昌市菁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但电话均无人接听。
当天,记者联系上了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个食堂的承包商。这位承包商称,“老鼠头”的相关视频在网络传播后,其他食堂的承包商也受到牵连,“我们做得很好,没有发生过任何食品安全事故,也没有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但学生对学校食堂的卫生问题存疑了。”该承包商表示,学校的承包商有数家。对于此次事件的详细情况,该承包商并未多说。
据记者了解,2021年11月,该校另外一个校区曾经在食堂发现老鼠。该校当时在其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称,系管理人员疏于监管,导致有室外老鼠窜入。学校专项调查组掌握该情况后,对涉事公司进行了严厉处罚,责令该公司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问责处理。
追问
一颗老鼠头为何要省级调查组才能查清?
虽然官方调查结果证实异物确是鼠头,但此事依然有很多待解之问。鼠头被发现,那鼠身又去哪了?指鼠为鸭者,该如何问责?
联合调查组公布调查结果后,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账号@侠客岛 发表评论《一颗老鼠头为何要省级调查组才能查清?》评论说,此前校方和有关部门一口咬定是“鸭脖”,如今看来真徒增笑柄,侮辱智商。
鼠头还是鸭脖?要证实并不难,但因有关单位和稀泥、“堵捂瞒”,硬是把小事拖大、矛盾上交,搞得全网舆情沸腾,要靠省级调查组介入才能查清。这期间,浪费了大量行政资源,更伤害了基层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公信力,得不偿失!充分暴露了有些地方部门一有舆情就遮掩逃避,不作为、懒作为的工作作风。
评论指出,荒诞的“鼠头鸭脖”事件给我们提了个醒:实事求是,就是解决问题、平息舆情的最好办法。
事件真相已调查清楚,但指“鼠”为“鸭”的讨论恐怕不会立马翻篇,就像食堂里的异物不会凭空出现,网友的信任也不会短期恢复。除了尽快解决学校的食品卫生问题,这次事件中,一味和稀泥、愚弄舆论的人,也应受到严肃处理。这种指“鼠”为“鸭”的荒唐事不能重演了!
整合:朱林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侠客岛
- 下一篇: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