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东多所大学公布2023年各专业招生计划

中大今年按院系专业招生,广工在粤招生8700多名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孙小鹏 杨晓彤 06-20 02:06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期鸟瞰图。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供图

  中大本科录取通知书套装以金榜题名状元红为整体色调。 南都记者 蔡文茵 摄

  中大在广东招生约3700人,招生规模跟往年相比保持稳定;暨南大学在广东招生超2300人,所有本科专业均在广东招生;广东工业大学在粤历史类招生人数增加至1000余人,新增土木工程、土地资源管理、人工智能等7个创新班;今年,广州大学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数字经济两个专业,还增加信息类和师范类招生人数……

  目前,广东已有多所高校公布了2023年各专业的招生计划。

  中山大学

  广东招生计划再增加20个,拟在粤招生约3700人

  日前,中山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2023年,中大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730人(内地)、华侨港澳台学生500人,在广东招生约3700人,招生规模跟往年相比保持稳定。

  据了解,今年学校在全国各省(当然含广东省)承诺“零调剂、认加分、无级差、不退档”的政策。招生计划有几大变化:在去年已经给广东省增加5个计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0个计划,两年累计已达25个;今年还增加在广东综评招生数量,由495人增加到620人;今年按院系专业招生,专业更纯粹,如纯计算机、纯电子、纯临床等。

  届时,所有大一新生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集中大类培养,传承大学文化,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共同基础课程建设;建设若干交叉专业,先后设立“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整合科学”等交叉专业,还计划新设“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心理学和逻辑学(APL)”等交叉专业;实施微专业、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三级辅修制度;推动接收转专业院系实现“全覆盖”,实施“零门槛”转专业制度,除了招生简章上有明确限制外,所有学生的转出不受限制,接收计划比例提高到30%,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

  暨南大学

  今年在粤招生超2300人,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6月19日,暨南大学发布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今年,该校在全国招生4905人,相比去年新增招生计划15人。其中在广东招生超2300人。

  此外,今年该校新增密码科学与技术、国际新闻与传播2个本科招生专业,共105个本科专业向全国招生,所有本科专业均在广东招生。

  其中,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计划数为40人,该专业实施“宽口径、厚基础、重视能力与素质”的教育指导思想,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能系统地应用密码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拔尖创新人才。

  在课程体系上,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学科为网络空间安全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学时达到总学时的20%以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基础教育必修课内实验/实践、专业教育必修课内实验/实践、基础教育选修课内实验/实践、专业教育选修课内实验/实践、竞赛实践(密码设计竞赛等)、实习与实践、密码创新创业实践等。

  国际新闻与传播招生计划数为39人,该专业依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资源,旨在培养具有新闻传播学知识、技能和发展潜质与英语专业技能的高端复合型本科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广东工业大学

  新增7个创新班,本科国际班扩大招生范围

  6月18日,广东工业大学举办校园开放日媒体交流会。

  2023年广东工业大学招生总计划为10150名,是招收省内本科生规模最大的重点高校。广东省招生计划8700多名、省外1100多名、不分省计划200多名,与去年基本持平。招生专业共84个,其中按专业招生的59个,其他25个专业组合成9个大类招生。新增招生省份吉林省,全校招生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增至26个,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

  学校调整了省内历史类的招生人数,从原来的600多名增加到1000余名。历史类招生人数的增加也并没有减少广工工科专业的招生占比,相反,学校2023年理工科专业的招生计划占比超过了72%,较往年有所增加。还需说明的是,历史类招生人数包含了广工今年在省内的所有招生代码,包括地方专项、本科国际班、单列代码招的揭阳校区等。

  广工今年新增了土木工程、土地资源管理、人工智能、环境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法学等7个创新班。面向高考招生的创新班数量增至15个。创新班采用小班制、导师制、项目制等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培养。同时,创新班在“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方面增加名额、提高比例,打通“本-硕-博”升学通道,实行产教融合、跨学科多专业融合的人才培养“广工模式”,着力培养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研究型、创新型拔尖人才。

  据悉,广工本科国际班今年新增江西省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扩大至8个省(直辖市),招生总计划420名,与去年持平。

  广州大学

  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数字经济专业

  6月19日,广州大学举办2023年本科招生新闻媒体通气会。今年,广大将面向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本科招生计划数维持在7580人,其中广东招生计划6632人;招生专业76个,理工类专业的比例继续提高,占招生专业数的55.26%。今年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数字经济两个专业,还增加信息类和师范类招生人数,以及对省外的热门专业投放名额。

  学校进一步增加热门专业,尤其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等信息技术类热门专业招生计划共计85人,增加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共计125人。

  此外,广大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和“数字经济”专业,两个新增专业招生计划共计120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将依托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及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的学科优势,培养在集成电路与系统等相关行业从事工程应用、设计开发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新增的“数字经济”专业,培养熟练掌握数字经济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经济大数据统计分析、行业大数据应用分析技能以及产业数字化战略规划和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亮点

  中大本科录取通知书盒子亮相:

  红砖样式的礼盒,藏着年份拼图小砖

  中山大学2023年本科录取通知书套装以金榜题名状元红为整体色调,长方形礼盒为红砖样式,寓意为学子走进红砖绿瓦的百年康乐园,盒面采用激凸烫红金工艺,富有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象征着中山大学近百年来发展的光辉历程。

  热烈奔放的木棉花纹隐隐浮现于盒上,代表着具有英雄气概的广州市花,象征着中山大学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

  花团锦簇的怀士堂是中山大学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见证:1923年12月21日,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向青年学子发表演讲,先生铿锵之声仍在耳边回响:“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伴随着礼盒的徐徐展开,中山大学2023级录取通知书缓缓呈现,封面上“录取通知书”五个古朴的篆体字由中山大学古文字学教授陈炜湛先生亲笔所书,自2011年沿用至今。

  录取通知书的背后,盒面印有儒家经书《礼·中庸》选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也正是中山大学十字校训的出处,激励着每一名中大学子上下求索。打开校徽磁吸,校徽背面刻有“2023年本科新生留念”,为学生的求学之路篆刻珍贵时刻。

  今年还新增特色集体创作元素——年份拼图小砖,寓意丰富。拼图小砖为混凝土材质,面上刻有“中大+年份”字样,尺寸为24×24×10mm,以纪念中大1924创校的年份。8000多名新生将随机获得不同颜色、不同年份的一块,每个人的拼图小砖都是独特的一块。

  采写:南都记者 孙小鹏 杨晓彤 实习生 陈姝妃 通讯员 吴烈坚 杜清 李成瑶 广大宣

  南方+记者 刘汉能 马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