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中博会今日在穗开幕,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参展

粤链主企业将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签约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驰波 06-27 02:20

  6月26日,本届中博会系列论坛之一: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合作论坛,进行圆桌讨论环节。 主办方供图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简称“中博会”)于6月27日在广州开幕,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邀请越南工贸部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担任主宾方。本届中博会以“小中见大 博览天下”为主题,其间将举办多场展览和论坛活动。

  据悉,本届展会将聚焦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需求,解读即将印发的《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启动“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的“三赋”专项行动全国行,还将组织国家中小企业基金与新增子基金签约、广东省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签约。

  广东中小企业数量超680万家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日前在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11月,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中国倡议被写入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今年6月27日,是第7个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本届中博会和大会选择在当天开幕,旨在推进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合作,共促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6月26日,在本届中博会配套的“APEC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合作论坛”上,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参赞高振廷透露,截至2022年末,国内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与专业发展上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徐晓兰透露,通过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已累计培育近9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地方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万多家,累计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6000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14万余项。

  广东省副省长孙志洋在致辞时表示,2022年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1万亿元,中小企业数量超过680万家。目前广东培育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89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2.79万家,均居全国前列。通过完善培育体系,畅通产业链的融通创新,加强中小企业的国际合作交流,广州正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多起来、强起来、走出去。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裕跃透露,2022年度,在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广州排名第四,全市获认定首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17万亿元。全市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2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8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597家。

  扶持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徐晓兰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呈现不稳定不平衡态势,中小企业占全球企业数量的90%以上,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在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

  马来西亚企业及合作社发展部部长依温持相似观点。他表示,中小微企业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引擎,APEC经济体中,超过98%的企业是中小微企业,一半以上的就业岗位均由中小微企业所提供。依温介绍,在马来西亚,不同领域的共120万家中小微企业,占马来西亚GDP的38.2%。

  越南工贸部副部长杜胜海也透露,越南有80万家企业,其中中小企业占97%以上,鉴于上述数量和重要性,越南2017年颁布了中小企业支持法,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泰国中小企业促进局局长马莱也介绍了泰国第五个中小企业促进计划,对中小企业按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培育和服务,建立数字化平台、利用数字化的资源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APEC已将创新与数字化确定为当前愿景中的关键经济驱动力,目标到2040年实现开放、活力、韧性的亚太共同体。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和专业化水平

  对于我国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经验和做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认为,相较于大企业,中小企业更加灵活,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探索新技术应用、重塑新场景业态等方面更具成本优势和发展潜力。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认为,“过去的供应链是等级式、梯度的转移过程,现在是平行和分散的,商品、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动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全球贸易与国际供应链合作。中小企业不但可以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更广阔的市场,还能借平台进行跨境采购,为全球买家提供多样化的‘本地制造’和定制服务,成为全球供应链竞争的重要参与者。”

  对于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创新与专业化水平,裴长洪建议称,中小企业要努力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将自身打造成为细分领域的配套专家。同时,企业要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增强自身动力和在国内循环中的韧性和可靠性,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竞争力,并积极参与国际供应链的循环,努力吸收国际资源要素,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国内国际供应链双循环中构建新发展格局。

  梁志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底,已累计有142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27%,2023年1至5月新上市的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56%,成为上市主力军。他表示,下一步将从加强制度保障、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构建融通创新发展生态、健全服务体系、加大融资支持深化国际合作等六方面,帮助中小企业更好融入全球市场。预计到2025年,将力争培育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亮点

  聚集五大行业专精特新企业

  南都湾财社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本届中博会在广州琶洲开展,展览时间从6月27日持续至30日。据介绍,今年是在疫情后中博会首次恢复线下办展,8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展位数约3200个,其中境内参展企业约1600家,境外参展企业约300家。

  境内参展方面,全国3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组团参展,分为工业互联网、融通创新、未来产业、老字号企业等展区,聚集了国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及新能源、医药和医疗器械、食品及农产品等5大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华为、富士康、电信、移动、联通、广汽集团、长安汽车等企业参展。

  境外展区总面积15000平方米,比上届增长50%。本届中博会由越南工贸部和联合国工发组织担任主宾方,越南展区面积达3000平方米,越南展团将带来琳琅满目的特色展品。现场还将汇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德国、希腊、加拿大、新西兰、泰国、埃及、伊朗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带来的特色展品和顶尖创新产品,包括航空航天设备、机器人、人工智能、绿色食品等。

  同时,聚焦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需求,展会期间将解读即将印发的《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并举行中小微企业跨境撮合对接会、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发展对接活动及“创客中国”项目成果展、中欧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等活动,启动“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的“三赋”专项行动全国行,同时组织国家中小企业基金与新增子基金签约、广东省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签约等。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