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发布促进汽车消费新政

优化限购政策 增加购车指标 降低购车成本 扩大车位供给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秋圆 07-22 02:31

  7月17日,观众在长春汽博会比亚迪品牌汽车展区参观。 新华社发

  7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等13个部门联名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的通知。《措施》提出,中国汽车消费体量大、潜力足、产业带动作用强,促进汽车消费对稳定中国消费大盘、促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制度和市场环境,更大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持续健康发展,《措施》共推出了10条促进汽车消费新政,包括优化限购政策,降低购车成本,扩大车位供给等。

  《措施》10项内容

  一、优化汽车限购管理政策

  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

  鼓励限购地区尽早下达全年购车指标,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因地制宜增加年度购车指标投放。  

  二、支持老旧汽车更新消费

  有条件地区可开展汽车以旧换新

  鼓励各地加快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违规非标商用车淘汰报废。鼓励各地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推动老旧车辆退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加快老旧车辆淘汰更新。  

  三、加快培育二手车市场

  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措施

  各地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便利二手车交易登记等政策措施。鼓励汽车领域非保密、非隐私信息向社会开放,提高二手车市场交易信息透明度,完善信用体系。合理增加对二手车平台企业的抽检频率,抽检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开。加强出口退税的政策辅导和服务,支持鼓励达到相关质量要求的二手车出口。  

  四、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

  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措施。加快乡县、高速公路和居住区等场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用户广泛参与智能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应用试点示范工作。持续推动换电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制定,增强兼容性、通用性。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积极开展公共领域车辆换电模式试点,支持城市公交场站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加快推进换电站建设。  

  五、着力提升农村电网承载能力

  提高乡村入户电压稳定性

  合理提高乡村电网改造升级的投入力度,确保供电可靠性指标稳步提升。进一步加快配电网增容提质,提高乡村入户电压稳定性,确保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安全平稳充电。  

  六、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使用成本

  小区公共充换电设施实行居民电价

  落实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的政策措施。推动居民小区内的公共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居民电价,推动对执行工商业电价的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动提供充电桩单独装表立户服务,更好满足居民需要。鼓励充换电设施运营商阶段性降低充电服务费,鼓励地方对城市公交车辆充电给予优惠。到2030年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  

  七、推动公共领域增加新能源汽车采购数量

  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采购新能源汽车

  支持适宜地区的机关公务、公交、出租、邮政、环卫、园林等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采购新能源汽车,鼓励农村客货邮融合适配车辆更新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采购占比逐年提高。  

  八、加强汽车消费金融服务

  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还款期限

  加大汽车消费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还款期限。持续深化车险综合改革,健全商业车险费率形成机制,支持保险公司开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保险等创新产品。严格规范汽车金融市场秩序,不得向消费者强制搭售金融产品服务或违规收取不合理费用。  

  九、鼓励汽车企业开发经济实用车型

  优化丰富高性价比的车型供给

  鼓励企业立足城乡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针对生产、生活、交通等使用场景,以及客货邮融合发展等组织模式,优化丰富高性价比的车型供给,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选择。  

  十、持续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提高老旧小区等车位配建比例

  鼓励各地有效扩大停车位供给,合理制定停车收费政策。新建居住区严格按照城市停车规划和相关标准要求配建停车位,提高老旧小区、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改造中的车位配建比例。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夜间道路停车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人员密集场所和景区加快立体停车场、智慧车场建设和装备配置。

  解读

  此次出台的汽车消费措施有哪些亮点?

  7月21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表示,当前,我国汽车消费复苏态势稳中向好,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出口规模表现亮眼,但汽车消费仍有进一步挖潜提质的空间。“我们针对大量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这次努力提出一些更加务实管用的举措。”

  南都记者注意到,针对汽车消费,不少民众反映部分城市的限购限行措施抑制了购买欲望。此次促进汽车消费的文件第一条就提出要优化限购管理的政策。发布会上,常铁威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积极协调有关限购地区,结合实际,鼓励因地制宜增加年度购车指标投放,实施城区、郊区指标的差异化政策,尽早下达全年购车指标,加快投放的进度,更好满足居民的汽车购买出行需求。

  其次是推动车辆的合理更新。常铁威说,车辆合理报废换新蕴藏着巨大需求,例如乘用车从国三标准向国四标准切换在全国推广已经十年,相关车辆都已经进入集中报废期,目前很多地方也都用真金白银鼓励车辆报废换新。同时,二手车的交易市场潜力大,但居民的顾虑也不少、市场信息透明度有待提升。“我们会同有关部门,要合理增加对二手车平台企业的抽检频率,抽检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开,以此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二手车的交易信心。”他指出,文件还部署了对取消二手车限迁、便利二手车交易登记等已出台政策的进一步督促落实,着力打破“玻璃门”“隐形门槛”等现象。

  三是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优化使用环境。常铁威举例说,为解决居民广泛存在的“安桩难”问题,《汽车措施》提出推动提供充电桩单独装表立户服务,并通过免收需量(容量)电费降低运营商经营成本。另外,当前农村充换电设施增加引发了对局部配电网能力的担忧,文件提出进一步合理提高乡村电网改造升级的投入力度,加快配电网增容提质的要求,避免集中充电造成的局部电压波动。

  数读

  1310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信息,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

  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28.3%。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310万辆,与之对应的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21万台,车桩比约为2.5:1。这一比例虽一定程度缓解了供需矛盾,但距离工信部此前提出的“2025年实现车桩比2:1,2030年实现车桩比1:1”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另按照国家相关机构的预测,预计到2025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6000万辆。若按照规划中的车桩比2:1来测算,2025年底全国共需要充电桩3000万台,较之2022年底521万台,还存在着2000多万台的缺口。

  采写:南都记者 陈秋圆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中国经济网  整合:杨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