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空军英模部队“王海大队”所在空军航空兵某旅上校张弘:
航展歼-20四机对冲成功 源自“生死相依”的信任感

7月26日,在2023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上,4架歼-20上演“四机对冲”空中表演。 央视截图

空军英模部队“王海大队”所在空军航空兵某旅上校张弘。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7月27日,在2023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的媒体见面会上,来自空军英模部队“王海大队”所在空军航空兵某旅上校张弘介绍了这支队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历和战绩。
他介绍,功勋卓著的“王海大队”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空战奇迹。据了解,“王海大队”是空军首支整建制列装歼-20的一线作战部队。
在长春航空展期间,南都记者专访张弘。尽管来到这支王牌部队仅有两年,他已经深切感受到了这里的精神内核——部队全员“敢打必胜,敢于担当,敢为人先”,凡事必须拿第一。
对于此次航展上关注度高的歼-20四机对冲技战动作,张弘介绍,“四机对冲”风险高、难度大,飞行员们经过平时的反复训练、研究和协同,才展现出今天的效果,这一切依赖的不仅是飞行员高超精妙的技术,还有整个团队“生死相依”的信任感。
“四机对冲”成功背后:团队的协作和信任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歼-20“四机对冲”这样的技战术动作,难点在哪?
张弘:据我所知,高速的战斗机空中相会,防相撞的压力很大,对飞行员的心理具有很强的冲击和考验。战斗机相向而行时,压迫感扑面而来,一般人是难以想象和承受的,人会下意识地去规避。
为实现这样高难度的动作,飞行员们要反复苦练和研究技术,也要在心理上经受住考验。
南都:是否也要非常信任对面的飞行员?
张弘:对,信任是不可缺少的,但信任感不是专门培养出来的,而是平时一点点建立和累积起来的。
飞行员们在战场上是生死之交,在工作上,他们也要反复训练、研究、协同,经常捆绑交流、互相授课,在生活中大家是好兄弟、好朋友。
空军部队的团队还包括机务人员、地面的指挥员等,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之间也有着关乎生死的密切关系。机务人员负责飞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飞行员的安全。
在抗美援朝时期,美军抓住我们飞机降落阶段的弱点,专门在降落时对着飞机和飞行员扫射。那时候,为了保护飞行员,飞机一降落,地勤人员就一拥而上,用身体护住飞行员。
“王海大队”的精神遗产:有信仰,不怕死,善学习
南都:您刚刚提到抗美援朝战争,“王海大队”正是在那时候一战成名的。
张弘:对,这支部队在抗美援朝的战火中诞生,也在战火中成长,并在战场上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英雄的“王海大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驾驶米格-15战机升空迎敌80多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创造了“15:0”空战奇迹,涌现出了王海、孙生禄、焦景文等战斗英雄。他们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新生的人民空军,去对抗实力强大的世界头号空军强国,实力悬殊。那时,我们的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对方的飞行员经验丰富,有的还经历过实战。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说出29、15:0这样的数字,听起来很简单,没什么轰轰烈烈的感觉,但这些数字是用血水、汗水和泪水换来的。
南都:当时“王海大队”为什么能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获得那么辉煌的战绩?
张弘:这是很复杂的,我简单总结一下。首先,我们的信仰更坚定,我们的飞行员知道为谁而战,是义无反顾地去参加战斗;同时,我们还善于学习和钻研,在战场上打一仗、总结一番、提高一步;再者,我们部队有着生死与共的情谊,大家空前地团结,就是为了一个目标:胜利。
我们的飞行员当时和美军在空中周旋时,会主动创造困难态势,当美军飞行员看到我们直冲过去时,他们就慌了,会下意识地做出规避动作,因为他们怕死。我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快速提升实力,但我们“不怕死”的精神,对方学不来,这是我们能够战胜他们的关键。
南都:“王海大队”的精神如何影响现在的部队?
张弘:“王海大队”的精神延续至今,“闻战则喜、英勇顽强、敢打必胜、有我无敌”这句话是我们传承至今的战斗精神。
这不仅是一句口号,从抗美援朝到国土防空时期,再到进入新时代,我们面对日常工作或重大演习演练任务,都是坚持这个原则的。“王海大队”转战祖国大江南北,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战备训练点滴日常,将“空中拼刺刀”精神继续发扬光大。打头阵、当尖刀,敢为人先、敢于担当,奋飞在国家利益的最前沿。
南都:你们部队优秀的飞行员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张弘:飞行员的人才培养,相对更特殊一些。我们部队飞行员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学习。
我来到这个单位两年多时间里,我注意到飞行员们每天下班都很晚,除了飞行训练的时候,他们半夜12点以后还在办公室加班搞研究是常态。
不学习不行,不学习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有各种行动任务就轮不到你,慢慢就被淘汰了,大家都是高手,只有不断地自我加压、弥补短板弱项,才能留下来。
长春航空展是一场国防教育
南都:这次长春航空展,恰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你希望公众可以从这些活动中收获什么?
张弘:这次航展应该是空军近年来建设发展成就的一次集中体现,展现在公众面前,也是对全民的一种很好的国防教育。
通过参加这次航展,不管是来到现场的,还是在网上看直播的,或者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情况的,我相信大家只要看到这种盛况之后,内心都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尤其是现场的这种气氛,确实令人感到热血沸腾,很刺激。我看到很多小朋友,我们的下一代在场,他们的心里可能会由此种下一颗航空报国的种子。
南都:这是你第一次来到航空展现场吗?
张弘:我是第一次来,虽然我们在空军部队天天看飞行,对战斗机并不陌生,但是现场看的感觉还是不一样,尤其是这么多装备同时集中展现各种飞行特技表演的时候,还是很激动,飞机扑面而来,呼啸而过,声音震耳欲聋,作为一名空军军人,感到很自豪。
南都:你在现场会专门注意观众的表情和反响吗?
张弘:我看到很多人拿着手机在拍,我告诉他们,不用拍,媒体的设备拍得更清晰,把手机放一放,在现场就好好地看,周围的人后来也觉得我说得有道理。这次我趁着暑假,带着儿子和女儿一起来的,他们也非常兴奋和激动,拍了照片和视频和朋友们分享。
南都:观看了航空展之后,你的孩子们会对你新增几分崇拜之情吗?
张弘:不会,他们和我太亲近了,而且我会跟他们讲,我做的都是服务保障工作,真正的英雄是飞行员,他们是直面危险的人。
平时我们对飞行员的事情,都是尽心尽力地帮他们解决,尽最大努力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说得直白一点,打起仗来,他们要升空迎敌,我们有责任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采写:南都记者 宋凌燕 郭若梅
莫倩如 发自吉林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