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广州成都异地就医互免备案,“无感结算”方便快捷
异地就医直接结 广东18市免备案


全国住院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已达6.88万家,这是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童ICU病房。 新华社发
9月1日起,成都、广州将开通异地就医双向免备案服务,穗蓉两地正式施行互免异地就医备案。两地将通过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报错问题“点对点”快速处理机制,畅通异地就医问题协同处理渠道,提升穗蓉两地跨区域就医服务效能。
今年1月1日起,我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正式实施,其最优效果就是让患者“无感结算”。目前,广东有18个地市实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免备案,其他地市的参保人在线上进行简单的“承诺制”备案,也可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A 全覆盖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广东实现“三覆盖”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牵涉千家万户,事关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规程》于1月1日起正式实施,跨省临时外出就医可以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允许跨省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待遇。
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在今年5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住院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6.88万家,比2017年增加了7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由2017年的不到5%,提高到2022年的65%左右,累计惠及2038.76万人次。
普通门诊跨省直接结算取得突破。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全国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38.21万家,累计惠及了6959.91万人次。
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取得进展。每个统筹地区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5种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费用,分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以及器官移植后抗排异治疗。全国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达到2.46万家,累计惠及73.02万人次。
广东省是经济大省,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有不少老人退休后随子女居住;广东省也是医疗资源大省,尤其是广州、深圳,优质医疗资源丰富,吸引了不少慕名来求医的省内外患者。2017年,广东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住院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同年3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也在粤落地。
接着又先后上线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实现了异地可直接结算项目全覆盖,再加上定点医疗机构县区全覆盖、参保人群全覆盖,是真正意义的“三个全覆盖”。
深圳推出跨省异地购药直接结算
今年4月底,深圳在广东省率先推出跨省异地购药直接结算,首批上线20个药店。无论省内异地还是跨省异地的参保患者,在这里都能直接购买药品并使用医保账户支付。
深圳连续两年将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列入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今年6月,全市800余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基本全面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深圳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修友说:“深圳真正实现了本地参保人‘在哪就医结算’、异地参保人就能‘在哪就医结算’。”从省内到跨省,从住院到门诊,从最开始的6家医院到覆盖全市所有医院、社康中心,从以前的繁琐复杂“八大步骤”,到现在的家门口“一站搞定”,深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范围越来越大、体验越来越便捷。
如今,支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医疗机构在广东已“无处不在”。截至5月底,广东的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达4924家,比2017年增加了5倍,包含各类等级的医院和门诊部,每个县区都有可支持门诊和住院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的医疗机构。
B 备案便利
“无感结算”减少患者跑腿垫资
异地就医备案“网上办”“掌上办”
家住河源的黄先生患有慢性病,每一至两个月要到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以往,他要到医保经办窗口进行异地就医备案,才能实现直接结算;万一碰到系统故障等问题,还需要自行垫资,再回到河源的医保部门进行零星报销,既造成经济负担,也费时费力。
从去年12月15日起,河源市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和异地生育人员实行“免备案”,享受直接结算服务。近期,黄先生的女儿就发现父亲在广州的医院能享受直接结算服务了。“这给我父亲省下了垫资和来回跑腿的麻烦,要给医保部门点赞!”她笑着说。
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副院长罗琼湘介绍,该院患者中有超20%是异地医保参保人,仅5月就有异地结算患者500多人,直接结算医保资金费用达700多万。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真正实施起来,最优效果就是让患者“无感结算”。
国家医保局表示,异地就医备案服务不断优化。依托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等全国统一的线上备案渠道,实现异地就医备案“网上办”和“掌上办”,京津冀三地还在区域范围内推行了“就医购药视同备案”政策,无需办理备案手续,可直接享受异地就医结算服务。
目前,广东有18个地市实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免备案,其他地市的参保人在线上进行简单的“承诺制”备案,也可以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如果是就医地的长期居住人,还可以提交居住证等相关材料办理备案,一方面能提高报销比例(在就医地享受参保地报销待遇),另一方面还能享受双向就医的新政策(在参保地也能医保报销)。
除此之外,广东生育保险的生育医疗费用已实现省内跨市异地直接结算。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韦建瑞透露,近半年,该中心异地参保孕妇结算1052人,人数是去年下半年的2.4倍。
C 打通“堵点”
广东累计直接结算近1400万人次
免除参保人垫资1291.59亿元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一次成功的结算背后,数据要在全国跑上几圈,背后涉及参保地、就医地的海量数据,任何一个细小环节都可能成为“堵点”。
过去,就曾有因患者个人信息登记错误、医院医保代码错误等原因,给患者结算带来不便。为打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堵点”,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广东医保系统想了不少办法。
针对河源市参保人的就医习惯,河源市医保局主动与广州、惠州、梅州等地的医保部门和大型医院建立联系,设立工作群组,出现问题实时点对点沟通。
深圳市医保中心组织社康中心相关负责人开展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培训,帮助基层解决结算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去年7月起,省内跨市医疗费用从参保地负责审核结算调整为就医地负责审核结算。作为广东的医疗高地,广州市负责的审核结算人次增至逾百万,是原来的80倍。在数据量、金额都剧增的情况下,广州积极应对、主动调整,抽调多名在编人员成立异地工作组专职承办,加班加点做好各项工作。
截至5月底,广东省内及跨省异地就医累计直接结算1398.57万人次,免除参保人垫资1291.59亿元,结算人次与金额居全国前列。
“政策都很透明,我研究清楚了才选择过来就医的。”来自上海的患者小东拨打多地12345热线了解相关政策,最终慕名来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腰椎手术。
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就医的江西患者吴先生也深有体会:“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是实实在在的便民好政策。”
焦点问答
1 什么是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指在参保的地级市以外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在医疗机构结算时可以直接报销其医疗费用,无需先支付全额费用再回参保地向医保经办机构报销。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减轻了异地就医后“跑腿”和“垫资”的负担。
2 异地就医具体适用于哪些人群?
广东省异地就医政策全覆盖,也就是说,所有广东省医保参保人按规定异地就医都能享受到报销以及直接结算的待遇,主要分为两大类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广东省先行先试,将异地生育就医人员纳入省内跨市直接结算范围。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长期在参保地以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
→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异地生育就医人员
按参保地规定办理生育保险异地就医备案后,可在就医地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生育相关医疗费用。参保人办理生育保险异地就医备案后,其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备案亦同步开通。
3 哪些地区适用于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全国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全国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38.21万家。
4 异地就医如何备案?如何选点?如何报销?
→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流程:
先备案→选统筹区(无需选定点医院)→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就医
→备案就医渠道
●“粤医保”小程序
●“粤省事”小程序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
●“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
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只能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
5 参保人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还能回到参保地享受双向的医保直接结算待遇吗?
可以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
6 在外地因急诊抢救就医,未能提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怎么办?
参保人员异地急诊抢救就医时,视同已备案,允许参保人员直接结算相关门诊、住院医疗费用。
7 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范围包括哪些?
普通门诊保障
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
广东18个市异地就医免备案:
深圳、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云浮(具体以参保市公布为准)
整合:易福红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
来源:国家医保局 央视 广东省医保局 南方日报 新华社等
- 下一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