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欢聚阳光助学行动,走进广东贫困学子家庭
志愿者两个月走访调研 这一百名学子获资助圆梦大学

阳光助学行动小组在广宁出发。

阳光助学志愿者走访阳江学子家。

与志愿者分享高中往事的两姐妹。



从山脚开车上山,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约十几分钟便到了钟云的家。这里位于肇庆市广宁县,在500多米高的山上,钟云和养父钟伯一住便住了18年,不过,钟云很快就要“走出大山”,不久前,她如愿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钟云是2023欢聚阳光助学行动探访的其中一名学子。欢聚阳光助学行动由欢聚集团和南方都市报主办,并获得了凉茶品牌王老吉的支持,该活动面向广东全省,在经历了两个月的报名、走访调研等一系列流程后,终于遴选出100名学子,接受阳光助学的资助,每名学子将一次性获得5000元人民币助学金。
从今年7月开始,欢聚阳光助学的志愿者们就走进阳江、肇庆广宁和怀集三地,了解递交了助学申请学子们的学业家庭情况、遇到的困难以及对未来的设想。
A
曾是弃婴的她学习优秀 获得过130多张奖状
桌上放置着一台电视机、一台风扇和一个香炉。在另一张桌子上,一张还未拆开的录取通知书正竖立靠在墙上,钟云的家非常简陋。从她的房子远眺,还可以看到山下不远处的养猪场。志愿者到访钟云家后,其养父钟伯笑着把录取通知书递了过来,他表示,通知书是前一段时间到的,但因为钟云外出打暑期工了,想着等她回家之后再由她亲自拆开。
钟云是一名弃婴,被遗弃在路边,钟伯把她抱回了家抚养,直到现在,她仍然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而现年70多岁的钟伯至今没有成家,与他的兄弟住在了一起。
在钟伯的眼中,钟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读书从来不用他担心,虽然上高中时,钟云身体一直不太好,但她还是顶住了压力,考上了四川的一所大学,钟伯很是骄傲,“(她有)130多张奖状,从二年级开始就做班长,班级排第二名。”
钟伯告诉志愿者们,今年高考结束后,钟云就和同学一起去外地打暑期工,在包装厂里,每个月能赚两三千块,工厂也包吃,“这是她第一次出去打暑期工,做完暑期工之后就会去(帮别人)辅导功课。”
贫穷困扰着这个家庭。钟伯表示,他现在已经没有能力工作了,虽然国家会给他一些补贴,但是没有单位会聘请他工作,“上了60岁就没人请了”。钟伯年轻的时候在顺德打工,2003年才回到老家种田,但种田也赚不到钱,“15年来只有两年能赚一两万元”。2016年钟伯曾想转行做保安,但应聘单位说上了60岁就不请了,“我说我身体很好,别人说不讲身体,讲年龄的。”钟伯很无奈。
但是,这样捉襟见肘的生活里偶尔也会透进一丝丝光,然后变得敞亮了起来。比如在政府的补贴支持下,他们所居住的旧屋也翻新了;比如,除了此次欢聚集团的资助外,社会各界的爱心机构和企业也都曾向钟云一家提供过帮助;比如,广宁县心连心助孤扶贫慈善会曾和当地困难家庭的孩子一起去珠海旅游,借此,钟云也跟着去玩了一圈。
广宁县心连心助孤扶贫慈善会的工作人员透露,在珠海时他们去了珠海女子学校、珠海长隆,这也是钟云第一次去长隆玩,“我很清楚记得她当时去那边玩说的一句话,(钟云)说如果可以的话,第一要考上大学,第二要拿到驾照,第三个就是要把父母照顾好,找个好伴侣”。如今,钟云如愿以偿考上大学,生活也将翻开新的一面。
B
父母肢体残疾 她发挥出色考上211
临近高考前,亚欣的母亲因病突然失明,当时亚欣刚好在家,她带着母亲上诊所做了检查,失明的原因一时半会也没查出来,她很是担心。但是亚欣心里很清楚,高考不会因为她的心情而推迟,她决定两个事情同时面对。
亚欣也是今年递交了助学金申请表的学子。在亚欣上小学时,父母两人均患上肢体残疾,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工作。面对着生病的父母,她反而从中学会了乐观。
亚欣住在阳江江城区一栋老旧的楼房里,她的家在二楼,房子不到60平方米,是她爷爷奶奶留下来的。靠近外门的阳台上种着由母亲打理的10多盆绿色的盆栽。亚欣房间靠墙的书柜里放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用于学习的折叠小桌子上则放着她正在学习的英语四级单词。
亚欣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她的父亲因身体不适,需要人照顾,回了阳西的老家,大她7岁的姐姐则在甘肃打工。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国家的残疾人补贴,母亲有时候也会做一些手工贴补家用。
当亚欣决定同时面对高考和失明的母亲时,寄宿在学校的她在每天备战复习之后,便抽时间打电话关心母亲的情况。对于今年的高考,亚欣以平常的心态去看待,该学习学习,该玩就玩,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最后考了个211大学。
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亚欣总能以平稳的心态看待,不着急、不强求。志愿者们见到亚欣的时候,亚欣穿着黄色的T恤,上面印着“Don’t worry,be happy(不要担心,要快乐).”这仿佛是她心态的真实写照。
偶尔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亚欣喜欢慢跑,她很喜欢这样一圈一圈地慢跑。一圈又一圈过后,她心里的压力便得到了释放。
尽管家庭条件特殊,但是在与志愿者们的交流中,亚欣一直落落大方,对学习和生活很有自己的主见,心态也很积极。亚欣说,“我从小到大遇到的都是比较好的人,老师、同学们并没有因为这个事情而看不起我,反而给予了更多的帮助。我自己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也还不错,他们会觉得我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会更注重培养,我觉得这挺好的。”
C
复读分数提高40多分 他考上理想大学
与亚欣一样,在高考前,杨杰也发生了意外,但他心里的担子要更重一些。
今年是杨杰第二年参加高考。杨杰是阳江阳春人,他的父母都在家务农,收入不固定,父亲还患有高血压疾病,夏天无法干活,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在上初中,家庭入不敷出。
杨杰是一名体育特长生,上一次高考他的分数只够上民办大学,但是他的家庭负担不起一年3万块的学费,他决定复读。
然而今年2月,在高考体育专项考试前两周,杨杰膝盖的半月板受伤了,这让他感受到压力,最终虽然顺利过线,但他的成绩比平时少了20来分。
杨杰说,“我心里会有一种负担,动作做起来会有束缚感,心里面会有一种暗示,觉得自己膝盖不太能用力。”
选择复读,杨杰本来就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跟志愿者们谈起过去这一年时,杨杰忍不住眼眶泛红,流起了泪。
刚开始复读时,杨杰心里总会想很多,也很少跟同学交流,他担心考不上怎么办。作为体育生,他需要兼顾体育专业课和文化课,高四第一学期,杨杰的时间主要花在体育训练上,等结束体育专项考试,又需要急忙把文化课补上。
杨杰清楚自己的家庭状况,对他而言,再试一次的机会特别珍贵。好在最终高考综合分数比去年高了40多分,杨杰顺利被一所本科大学的体育师范专业录取。得知高考分数时,杨杰在东莞一家家具厂打工10多天了,每天他要从早上7点半工作到晚上7点半,知道成绩的那一天,杨杰干起活来特别有干劲。
杨杰很喜欢体育,如果有什么烦恼或负面情绪,只要运动一下、出一身汗,他就会开心起来。
杨杰说,“体育也帮助了我很多。每一次遇到挫折、困难,就学会必须战胜它,而不是退缩、半途而废。坚持,这是最重要的了。去年我高考滑档了,家里又穷,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不继续读这一年,我可能已经出来工作了,我觉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D
母亲病逝前鼓励女儿坚强 姐妹俩双双考上大学
与杨杰一样,因为去年高考发挥失常,来自肇庆怀集的雅一决定再复读一年,最终她不负众望,与妹妹雅云双双考上了大学。
相比起姐姐雅一的热情开朗,雅云坐在自家的椅子上却显得十分拘谨,与志愿者们交流时回答简短、声音很小,眼神还有些躲闪。
但在提到母亲时,两姐妹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原本开朗的雅一眼神回避摆弄着双手,雅云更是眼眶泛红地低下了头。
在姐妹俩高三这一年,常年患病的母亲,因为无法再支付治疗费用,放弃了治疗而病逝。对于他们一家而言,放弃治疗是被生活逼到墙角做出的无奈选择。四姐弟的学费,年迈的奶奶,患病的母亲,重担全部压在外出务工的父亲身上。
今年能够顺利考上大学,雅一对成绩很是满意,“比去年提高了大概50分!”而雅云则认为分数不太理想,母亲的病逝给压力巨大的高三添上一层阴霾,心情抑郁程度加深的同时,成绩也在退步。
当问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人时,或是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或是母亲离去所带来的悲伤,百感交集之下,故作坚强的雅云,在哽咽地说出“老师”时,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内向的她一边说着“抱歉”,一边捂住自己的眼睛,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的泪水。
雅云表示,在母亲病逝后,班主任不断地开导自己,让她心里觉得很温暖,也让她逐渐振作起来。
此外,母亲在留下的信中对雅云说,“你要学会坚强,与独立”的鼓励看,或许也是她选择努力坚强的原因。而让雅一能够在考场中稳下心来作答,或许也是因为信中的嘱托,“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我们再试一次好吗?”
尽管没有达到预期,雅云还是决定在大学中调整自己,并在喜欢的通信工程领域学习知识充实自己。雅一则表示,因为英文比较薄弱,所以她打算尽快将英语四六级考下来,“虽然我没能考上名校,但我也希望能够在大学中发光发热,不能让同学笑话,要做大学里‘最靓的仔’!”
E
志愿者给学子分享 申请助学金、转专业等方法
此次走访,主要是2023欢聚阳光助学行动的志愿者们与递交申请的学子们进行深度交流。在聆听学子们的学业家庭情况、遇到的困难以及对未来设想的同时,志愿者们也会依据学子的个人情况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此外,志愿者们也给学子们带来了一些生活物资。
在交流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怎么处理人际关系、要不要读研、怎么兼职赚钱等等是这些学生最关注的话题。欢聚的志愿者们也分别给他们分享了申请助学金、转专业、学习外语、面试等等的小技巧。
欢聚集团的志愿者乐怡走访了6户学子,她感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尽管他们的家庭都比较艰辛,但在学习上,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不富足的物质生活阻挡不了他们向上的道路”。志愿者嘉辉同样也有这样的感受,他表示,苦难不值得被歌颂,苦难就是苦难,它不会带来成功,该歌颂的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很高兴在这次接触中的弟弟妹妹们都没有屈服于生活中的苦与难,而是以梦想为引,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进步”。
阳江的走访令小瑾印象深刻。她表示,探访杨杰时,还在打暑假工挣学费的他特地从东莞赶回来。翻看杨杰的招录书,上面满满全是相关的笔记,杨杰深信知识改变命运,杨杰的父母还带志愿者们去了他们家的田地,其父母很亲切地介绍作物和收入情况,“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温暖的涌动。在我们离开的时候,他已经脱鞋下田帮父母亲插秧去了。看着他的背影,我们默默地在心中为这个男孩点赞,他的未来一定是光明而充满希望的”。
参与本次活动的欢聚集团,长期致力关爱和守护困境学子的梦想。2022年,欢聚除了参与阳光助学活动以外,为改善乡村地区的教学与办公条件,还先后向潮州、茂名、清远等地捐赠书籍、文体用具、电脑等助学物资,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奉献力量。
阳光助学行动是一个汇聚爱心、传递爱心的公益平台。各界人士以仁者的责任感,让爱心汇聚,将温暖传递。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对暂时困难学生爱心捐助,用来扩大资助人数,善款将与我们的活动一起发放给受资助的学生。
(应受访者要求,钟云、亚欣、杨杰、雅一、雅云为化名)
扫描上方广东省慈善总会爱心点对点公益基金二维码可奉献爱心
经过两个月的报名、走访,2023欢聚阳光助学行动终于遴选出100名学子,每名学子将一次性获得5000元的资助,本次入选同学名单详见右侧表格。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邱康正 冯家钜
摄影:南都实习生 王一棠 何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