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体验广汕高铁试运行列车,时速一度达348公里
广州新塘至汕尾 53分钟不停站

广汕高铁试运行列车停靠在汕尾站,乘务员准备下车。

新塘站候车大厅。

列车停靠在汕尾站。

车厢内电子屏显示实时速度348公里/小时。
广汕高铁开通倒计时!广州到汕尾,从原来的两小时,将缩短至一小时内。昨天上午,南都记者乘坐广汕高铁试运行列车G6418次,从新塘站出发,全程不停站,53分钟抵达汕尾站。
全线开通运营后,广州到汕尾的列车最快运行时间将由目前的2小时压缩到1小时内,对助推粤东地区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深汕特别合作区综合交通体系,方便大湾区人民群众出行、打造广州“1小时生活圈”具有重要意义。
9月13日,12:10,G6418次列车新塘~汕尾准时发车,广汕高铁开出试运行列车,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广汕高铁计划本月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广汕高铁是广东省重点工程,西起广州新塘站,途经广州、惠州、深汕合作区、汕尾4个市区,东至汕尾站。
线路全长20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共设新塘、增城、罗浮山、博罗、惠州南、惠东、深汕、汕尾8座车站。
广汕高铁开通运营后广州至汕尾的高铁列车最短运行时间将由目前的2小时压缩至1小时以内,成为粤东革命老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客运通道。
同时,广汕高铁还是东南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汕汕段、漳汕段、福厦漳段、温福段、甬台温段共同构成国家东南沿海高铁通道甬广高铁。甬广高铁途经广东、福建、浙江三省15个城市,是连接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车站探营
新塘站
屋面采光窗似荔枝表皮肌理
3条铁路、5条地铁线交会
亮白透顶的车站大厅内,崭新的候车座椅、显眼的客服中心……一切准备就绪,昨天上午,南都记者在新塘站看到,地铁13号线的换乘口就设置在主入口的旁边,两者换乘十分方便。
据介绍,新塘站设计深度融入城市空间,外观如客家舞蹈中的赛龙舟,顶如风,尾如浪,寓意着与列车一起百舸争流,屋面的采光窗与肌理形式酷似当地挂绿荔枝的表皮肌理,宛若仙女的青纱白裙,既体现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又呼应其所在广州市增城区的白仙飞瀑布。室内设计采用了从荔枝表皮材料中提取的元素,体现了“四望岗上摘挂绿,白水仙境迎客来”的创意。
新塘站总建筑规模约18.2万平方米,其中主站房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站房分为站台层、地面候车层、高架进站层和办公及设备夹层。站台层平面布局包括7台17线。以普铁、城际为主,高铁为辅,南侧与穗莞深城际铁路的新塘南站毗邻,换乘只需5分钟。
新塘站秉承TOD开发理念,紧扣车站定位和城市区位,打造“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全新铁路枢纽客站,并围绕交通中心形成“一心、两轴、三区”品字形结构。车站同时与5条地铁线路交会,其中13号线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16号线预留车站已经完成,尚未投入运营;其余三条线为规划28号干线及支线、规划20号线。
未来,新塘站还将联通广州东站、广州站,主要分工为辅助广州东站办理部分广汕、赣深高铁、广深铁路动车始发终到作业,沟通珠三角核心地区,并辐射粤西、粤南地区。
汕尾站
最终改造为两个站场5台15线
广汕线与杭深线互联互通
汕尾站是既有杭深铁路的中间站,同时也是新建广汕高铁的终点站。汕尾站既有规模为一个站场2台7线,为接入广汕高铁最终改造为两个站场5台15线,对实现广汕线与杭深线互联互通,方便旅客出行换乘具有重要意义。
汕尾站改扩建施工包含新增1、2线到发线;车站北侧新增广汕场2台6线;既有2处旅客地道接长85m,新增行包桥1处;增设东西联络线联通杭深场及汕广场。同时对拆除的货场还建货运装卸线。
广汕高铁作为粤东与大湾区提速的重要纽带,线路开通运营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一的沿海通道路网结构,对沿线城市融入湾区、辐射粤东、连接华东提供了重要通道。
采写:南都记者 钟丽婷
摄影、视频:南都记者 邹卫 李鹤鸣 实习生 郭思廷 张姝乐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