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大型演出新规:实名购票、严禁假唱!

演出“强实名”黄牛“绝迹”?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丁慧峰 徐冰倩 09-16 02:15

  9月8日,天河体育中心,林俊杰演唱会正在举行。南都拍客 陆建生 摄

  9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

  《通知》明确,观众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以下简称“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建立大型演出活动退票机制,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严禁擅自变更演员及演出内容,严禁假唱、假演奏等违法违规行为。

  今年以来,演出市场全面复苏,暑期演出市场更是火爆。与此同时,个别演出活动中炒票倒票、非理性追星、不文明观演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尤其是黄牛炒票倒票的现象,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

  《通知》发布后,黄牛能否真的在演出市场上“绝迹”?普通观众抢票的难度会降低吗?

  人、证、脸三合一 

  《通知》对加强票务管理做出如下明确要求: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每场演出每个身份证件只能购买一张门票,购票人与入场人身份信息保持一致。

  以上要求,正是目前部分演唱会实行的“强实名”,即人、证、脸三合一——线上购票时就要绑定身份信息,一人限购一票。入场时必须扫观演人员的人脸、身份证以及纸质门票的观演人信息进行比对,全部信息确认一致后方可入场。

  据《通知》要求,大型演出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将从“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70%”提高到“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换而言之,能由主办方自行支配的工作票、赠票、赞助票、邀请函等“内部票”的数量也将变成“不得高于核准观众数量的15%”。另据《通知》,这15%的“内部票”也需要在演出开始前24小时进行个人信息绑定,做到“实名绑定、实名入场”。

  《通知》一出,网友拍手叫好。今年5月,有媒体发起“你赞同演唱会实名制购票吗”网络投票,有12.3万人参与,其中9.4万人选择了“赞同,有效打击黄牛”。

  还有一项“你觉得演唱会实名制是好事吗”网络投票中,有7.3万人参与,其中5.5万人选择了“好事,打击黄牛抬高价,让真正想去看的人买得到票。”由此可见,普通观众大部分对“强实名”购票入场持赞成态度。  

  买到票的概率提高  

  那么,“强实名”能够真正打击黄牛,让普通观众更容易买到票吗?

  黄牛多哥(化名)表示,“强实名”规定下,黄牛基本不会参与一级票务平台上的抢票,“因为抢到了既不能转赠也不能退,没有意义”。在他们手中的主要票源只有那15%的“内部票”,票源稀缺,意味着价格更高。

  因此,普通观众通过“拼手速”方式买到票的概率的确更高了,但是一些热门演出门票“供不应求”的情况仍得不到根本性的扭转。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通过正常途径抢不到票的普通观众要么只能找黄牛买“高价内部票”,要么只能放弃观演。

  《通知》发布后,多哥也在朋友圈感慨“以后抢不到票就只能买剩余15%的高价票”。他向记者表示,接下来的“生意”恐怕只会越来越难做,自己正在考虑转行。

  焦点

  “黄牛”们的末日真的来了?专家:有一定作用,应当倡导理性消费

  该《通知》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黄牛”的存在呢?

  实行“强实名”的演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量票源不落入黄牛之手。记者了解到,许多没抢到票的观众向黄牛咨询是否有票,得到的回复基本都是:由于该演出实行“强实名”购票,黄牛手上也没有现票,只能等“高价内部票”。

  《通知》实行之后,由于购票人与入场人身份信必须息保持一致,因此基本断绝了黄牛在二级市场倒卖门票的机会。

  与此同时,做到“实名绑定、实名入场”,还加大了对主办方买卖内部票的处罚。因此黄牛从演出主办方内部获得门票的机会也大大缩少。

  此外,公安机关还会全面收集黄牛倒卖炒作票证的信息,随时严打,黄牛的活动空间将大大减小。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刘旭分析称,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作用。按照《通知》,通过向市场公开销售并要求购票者与入场者身份一致的门票占核准观众数量的85%,其余的门票还是会给“黄牛”倒卖留下空间。这样的措施会减少“黄牛”倒票的影响,但是如果“黄牛”掌握众多可以用来单独购票的个人身份证信息,并得到相关当事人配合的话,那么还是有可能存在有偿协助购票人实名抢票的现象,也就是“代抢”业务。

  刘旭进一步分析称:“今年是疫情防控放开的第一年,地方政府从大型文体活动中尝到了甜头,应该也会有动力组织规划好这类门票销售。从长远看,地方政府要保障大型文体活动可持续地带动消费,也要保障公共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因此主管部门更应当引导地方政府合理设置全年各类文体活动组织计划,引导本地消费者和全国消费者理性消费,合理规划。当市场逐渐理性下来,黄牛业务的盈利空间也会被压缩。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应当倡导理性消费,避免超预期的购票行为。”

  影响

  “代抢”或取代传统黄牛,费用高过门票价格

  今年以来,已有部分演出实行强实名购票,如TFBOYS西安演唱会、张学友广州演唱会、周杰伦上海演唱会等。一些黄牛也针对这些“强实名”购票的演出开始发展“代抢”业务,即预先收取了订金,提前拿到客户在票务平台上的账号和身份信息进行“代抢”。

  未来,“代抢”可能会取代传统黄牛。而遇到热门演出,有强烈需求的观众可能会主动加钱,而“代抢”黄牛肯定会选择愿为服务付出更高“佣金”的客户。

  但“代抢”不是万能的,价高者也未必能得。大部分黄牛推出的“代抢”业务都会用“抢不到票全额退款”来安抚客户,选择“代抢”的人也基本都是抱着“抢到最好,抢不到也没损失”的心态。

  9月12日18时,周杰伦2023“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上海站开启门票预售。根据大麦、票星球、猫眼3个平台公布的演唱会门票数据,本次周杰伦上海演唱会共放出超11万张门票,而单单大麦平台上就有378万人标记了“想看”。

  此次演唱会官方票务平台为大麦、猫眼以及票星球。值得注意的是,开票前一天,3家票务平台发布公告,宣布本场演出为购票实名制入场,门票可退,但不得转赠及转售,演出开始前48小时停止退票(即强实名)。此前天津站未采用“强实名制”,原价2000元的内场票被哄抬至10万元。

  然而,主办方和平台方有“政策”,“黄牛”也有“对策”——代抢。

  “代抢”可以理解为个人或公司代替消费者去抢演出门票,可以增加消费者抢到门票的概率。目前,“代抢”似乎已经成为热门歌手演唱会观众抢票的一种潜规则。

  早在9月初,周杰伦上海演唱会还未开票,但各平台的“代拍”和“求代拍”已大量涌现,有的“代拍”要价上千元,也有“求代拍”者自行加价以求靠谱代拍。

  从此次各“代拍”给出的价格来看,看台区域代拍费多在1000元及以上,内场代拍费则高达2500元及以上,代拍费用已超过门票原价。

  近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了一位“黄牛”,对方表示,周杰伦上海场的看台“代抢”价格为1500元一张,而看台的门票价格为580元~1280元不等;内场2080元价格的门票“代抢”价格2500元,内场其他价格的门票“代抢”价格2000元。据了解,有些是人工“代抢”,更高级的则会借助特殊软件。

  提醒

  “代抢”抢不到真的没损失吗?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大增

  抢不到真的没损失吗?其实不然,相比金钱上的损失,身份信息泄露带来的后患才是无穷的。

  记者了解到,由于“强实名”一人一证只能购买一张票,“代抢”黄牛会在大量抢手群中发单,直接将购票人身份信息、抢票场次和佣金金额在群聊中公开发送。

  在目前的“强实名”购票中,大麦、猫眼等大型票务平台均严格执行“一人一证只能购一票”的规定,一旦该身份信息成功绑定一张票后,其余使用该身份信息发起的购票订单均会被判定无效,无法成功下单。这意味着,就算通过多个抢手下单,最多也只能有一个人抢到票。

  此前大麦网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台对防控体系进行了提档升级,在精准识别和拦截“黄牛”能力上持续加大投入,最大限度保障普通用户的购票公平性。例如逐步建立起“黄牛”风控黑名单库,可基于账号、手机号、证件号进行精准匹配并拦截。同时,支持对设备与账号异常情况进行实时判断和阻断,对“黄牛”代抢代拍场景进行有效防御。今年2月至6月,大麦已拦截“黄牛”下单5200万次。

  而无论最终抢不抢得到票,购票人的身份信息被暴露在各个鱼龙混杂的抢手群中,已是不争的事实。

  《通知》亦强调,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销售平台应当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业内人士也呼吁观众通过正规途径购票,切勿轻信“代抢”“代拍”,谨防个人信息泄露。

  破局

  “退票难”遭到大量吐槽,退票机制亟待建立

  今年部分演出实行“强实名”购票以来,“退票难”现象屡见不鲜,也遭到大量观众吐槽。

  有观众表示,理解主办方防止恶意退票的初衷,但目前大部分演出的退票规定都极不合理,甚至非不可抗力原因不得退票。演唱会开票时间往往在开演前一两个月,万一真的临时有事去不了现场,或是有其他突发情况,消费者真的只能“默默承受”,让票款付诸东流?

  《通知》提出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建立大型演出活动退票机制,设定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费标准,保障购票人的正当退票权利。

  记者也就建立退票机制一事采访了华南地区两大资深演出公司,暂无回应。某大型票务平台相关人士则表示,大部分演出的退票规则都是由主办方决定的,票务平台并没有太大的发言权。

  “强实名”购票需要配套建立科学、合理的退票机制,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购票人的正当权利。因此,演出举办单位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在保证购票人正当权利的基础上,建立能够有效防止黄牛和恶意退票的退票机制。

  此前就有网友建议,演唱会退票可以参考火车票、机票的退票机制,根据购票人发起退票的时间点距离开演时间的长短,按梯次收取退票手续费。大部分网友亦对此表示赞同。

  业内人士认为,《通知》发布后,困扰演出市场多年而无法解决的黄牛问题或将迎来解决的转机,助力演出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

  数读

  102.77亿元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出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分析,2023年暑期(7月1日—8月31日)全国演出市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1.02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301.53%;观演人次3256.1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06.70%;演出票房收入102.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2.41%。

  整合:杨存海

  采写:南都记者 丁慧峰 徐冰倩 实习生 周嘉钰

  南方+记者 张思毅 刘奕伶 综合央视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