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视频上线三周年!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KOL共创计划启动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KOL共创计划启动现场。
湾区青年,N种可能!昨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KOL共创计划启动暨N视频客户端上线三周年活动在广州举行。活动发布了《新时代湾区青年KOL画像调研报告》,并举行大湾区高校、平台、MCN机构等共创伙伴授牌仪式。圆桌论坛环节,高校专家学者、行业领头人、专业研究机构嘉宾还就“以青年为方法:短视频创作的平台聚力与内容创新”展开精彩分享和讨论。
活动现场,广东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陈松,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书记冉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黄常开,广东省委网信办社会活动处处长张云,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副会长、传媒茶话会创始人刘灿国,南方都市报社党委书记、总裁戎明昌等领导嘉宾,共同启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KOL共创计划。
未来,N视频客户端将坚持建设年轻态视频平台的初心,发掘并扶持具备传播潜力的湾区青年KOL,为湾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陈松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其中,由南方都市报负责建设运营的N视频客户端积极顺应媒体移动化、可视化、年轻化趋势,聚力打造贴近青少年、研究青少年、尊重青少年、影响青少年的年轻态新型传播平台,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发展前景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他希望,N视频继续发挥新型舆论阵地和新锐媒体平台的优势,继续发扬擅长用年轻化形式、年轻态产品彰显主流价值观的特点,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为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提供更强有力的舆论支撑。
戎明昌介绍,三年来,N视频的发展非常不易,N视频团队三年的付出历历在目,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高校和业界的指导,以及青年KOL和各大平台的加持,让N视频有了如今丰满的血肉——每年举办活动100多场、客户端累计下载量超1500万次、月活用户48万、累计邀请22000多位创作者入驻。未来,N视频将步履不停,继续致力于促进大湾区青年人才交流、交往、交融,建设辐射大湾区的青年舆论阵地。
活动现场,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副书记、主编刘江涛发布了《新时代湾区青年KOL画像调研报告》。他表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KOL将在网络舆论生态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培育壮大湾区青年KOL,对于讲好湾区故事、传播好湾区内容、凝聚湾区共识至关重要。南方都市报、N视频也将持续关注湾区青年KOL的高质量成长,为大湾区发展尽绵薄之力。
继续促进湾区青年人才交流
活动中,圆桌论坛主题为“以青年为方法:短视频创作的平台聚力与内容创新”,由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全中主持,高校专家学者、行业领头人、专业研究机构嘉宾共聚一堂,探讨短视频创新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香港主持人陈贝儿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到,当代年轻人的信息接收方式已经发生变化。“现在他们都是用手机、平板,整个媒介环境在变,因此我们媒体人的思路也要变。短视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媒介。”
广东财经大学网络传播学院网络传播系副主任朱立芳的另一个身份,是自媒体博主“青椒姐姐”。她从教学及自身实践出发,认为内容永远是核心,“既要创新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要创作出能体现文化传承和价值坚守的内容”。
据悉,N视频启动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KOL共创计划将为青年KOL搭建专属频道、完善激励体系、定制扶持创作等,也将邀请自媒体、MCN机构、互联网平台、大湾区高校参与其中,凝聚青年力量,多主体、立体式地讲好大湾区故事。
活动现场,戎明昌、刘江涛以及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文定,分别为大湾区高校、平台、MCN机构等共创伙伴授牌。
据悉,来自高校、MCN机构、专业研究机构的代表,以及知名青年KOL等近150位嘉宾参与了此次活动。
现场
N视频将加强“青年力”输出 更广泛触达湾区青少年群体
戎明昌表示,这三年,N视频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入选中国媒体融合先锋榜、中国报业媒体融合“用得好”案例库、中国报业协会首届报业传媒元宇宙应用大会优秀案例等。原创作品还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广东新闻奖、中国经济新闻奖、人民摄影“金镜头”等重磅大奖,并屡屡斩获北京电影节、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等专业奖项。
据悉,在上线三周年之际,N视频客户端发布5.0版本,产品技术实现全面提升。主播团官宣“新阵容”,扩容后的主播全新亮相,同时面向社会邀请能播、想播、敢播的高校师生、拍客、KOL等成为特邀主播,让新闻资讯更快抵达受众。青年KOL频道上线,为青年KOL提供内容展示空间,引导青年创作者进行多元创作。
与此同时,N视频还启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KOL共创计划,广发“英雄帖”,发掘并扶持具传播潜力的湾区青年KOL,提升其创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用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输出正向价值观,为湾区创新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戎明昌还表示,N视频还将加强“青年力”内容生产,生产有传播力影响力的出圈爆款;加强平台媒体合作,继续建设广东省视频服务平台,打造全省融媒视频生态;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让个性化内容产生更大聚合力,更广泛触达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群体。
发布
湾区青年KOL画像调研报告:活力、创新、热爱等词频较高
昨日,会上发布了《新时代湾区青年KOL画像调研报告》,集中呈现了湾区青年KOL的创作生态、湾区印象、成长需求等画像数据。粤港澳大湾区青年KOL共创计划的启动,则希望继续赋能青年优质内容创作,凝聚青年力量。有湾区青年KOL表示,希望借助这一平台强化个人特点,以在一众创作者中脱颖而出。
湾区青年创造N种可能
湾区青年KOL,他们是谁?湾区青年KOL有哪些标签?他们都在生产什么样的视频内容?活动现场,刘江涛发布《新时代湾区青年KOL画像调研报告》,并做详细介绍。
《报告》指出,湾区青年KOL以镜头为眼、以内容为心、以平台为径,关心湾区发展,展示湾区之美。他们的成长壮大,离不开优质创作,也有赖于各方支持,更要植根于湾区土壤。《报告》提出了六大建议,作为致力于聚合湾区青春声量的平台,N视频也推出四大维度举措,共同探索湾区传播创新之道。
“湾区青年是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我们的大湾区变得更加具体、更有活力。”陈贝儿表示,得益于互联网,来自不同地方的湾区青年在社交媒体中以大湾区的江河湖海、四季风物、岁序更替为笔触,让湾区青年走向真实。她感叹道:“那么,在我看来可以将湾区青年视为此时此刻人与时代的心动时刻,他们是真实的奋斗者,也是真诚的创作者。”
《报告》发现,受访KOL以80后、90后为主,受访时湾区、活力、文化、创新、热爱、正能量等词频较高。“我觉得湾区青年应该是更多创新、更多与众不同,身在大湾区,更有敢闯、敢拼的基因。”湾区青年KOL代表、百万粉丝短视频博主“丸子妹”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青年是创造空间最大、对未来最具想象力的群体,“希望湾区青年未来在各领域发光,不给人生设限,创造N种可能。”
“年轻在于折腾”,湾区青年KOL代表、短视频博主“青椒姐姐”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在湾区青年的奋斗之旅上,好的环境、政策等外界因素都影响着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在她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既有专门针对青年发展的优渥政策,也有多元的文化和开放的国际化视野,在这片区域发展,随时会上演N种可能。
共创计划为湾区注入新活力
N视频客户端在上线三周年之际,启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KOL共创计划,并为大湾区高校、平台、MCN机构等共创伙伴现场授牌。共创计划旨在发掘并扶持具备传播潜力的湾区青年KOL,提升湾区青年的创作技能和创新思维,促进湾区青年的交流与合作,用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输出正向价值观,为湾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传播正能量。
“大湾区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区域,那么湾区青年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很闪亮的名片”。在“青椒姐姐”看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KOL共创计划是一个非常好的设想,从宏观角度来说,它能更好地推动湾区文化的传播。而对于每一个生活在湾区的个体而言,它提供了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大家都有记录生活、感受生活、传播身边文化和个人感受的需求”。她表示,在共创计划的加持下,湾区青年KOL在重视内容创作的同时,也要借助这一平台强化个人的湾区青年特点,帮助自己在一众创作者中脱颖而出。
通过为青年KOL搭建专属频道、搭建激励体系,粤港澳大湾区青年KOL共创计划助力青年佳作传播,拓宽青年创作收入纬度。同时,共创计划将发挥N视频原创优势,联合指定垂类KOL,共创优质内容策划,提高青年KOL影响力;为青年KOL创作提供定制扶持,定期开展创作培训和行业交流活动。
“丸子妹”也对共创计划抱有新期待。她表示,希望通过共创计划为湾区优秀青年搭建起深度交流的平台,“大家都在大湾区,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优势,希望通过共创计划相遇,未来碰撞出不同创意。”
圆桌论坛
短视频如何吸引年轻人?
激发共情要找到“情感公约数”
活动现场,来自高校、MCN公司、专业研究机构等行业的代表嘉宾,在“以青年为方法:短视频创作的平台聚力与内容创新”圆桌论坛上碰撞观点。多位嘉宾提到,短视频要用年轻人听得懂的语言讲故事,找到“情感的公约数”,在创新方式的同时,传承主流价值观。
以交朋友的方式去创作短视频
郭全中担任此次圆桌论坛主持人,他率先抛出的话题是,“短视频内容创新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
陈贝儿曾参与拍摄N视频融媒报道《探宝觅踪——寻找湾区民间文化力量》,追忆千年海丝繁华商贸。圆桌论坛上,回想起这段经历,陈贝儿坦言,无论是千年前的历史,还是当下的中国故事,如何吸引到年轻人,并让他们由衷喜欢,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朱立芳称,现在的“00后”注重个性、兴趣多元、敢于表达,他们既是短视频的使用者,也是内容创作参与者,“不仅去看,也去评论、转发,甚至通过裂变式的二次传播、多级传播,促进内容从小火到出圈”。
广东青少年大数据及新媒体中心主任李绍斌认为,短视频内容要触达青年圈层,要让这个群体拥有感受度、参与度,此外,要有平视的创作态度,“以交朋友的方式去做好短视频的创作或传播。”
击中“情感的公约数”
圆桌论坛上,来自MCN公司和专业研究机构的嘉宾也表示,在短视频行业站稳脚跟,长期来看仍然要靠内容。而媒体则能发挥社会责任,传播引导主流价值观。
无忧传媒新媒体学苑副院长沈严坦言,短视频行业瞬息万变越来越卷,KOL的“保质期”也面临诸多考验,但始终不变的是“情绪共鸣点”。
“好的内容要激发共情,我觉得就是找到了情感的公约数。”微信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斌以微信视频号为例,“正能量视频在里面传播得好,正是因为击中了大众情感的公约数。”在媒体、平台、短视频创作者之间,张斌认为媒体担当着重要的引领角色,“帮助大家拉取共同的价值观和情感公约数。”
坚守内容为王,N视频持续在重大主题策划、对外传播等内容生产上强化“青年力”。今年推出的《探宝觅踪——寻找湾区民间文化力量》融媒报道,打造出全网阅读量近1亿、体现主流价值观的现象级传播爆款,有效连接大湾区青年。
嘉宾观点
行业媒体、业界专家等纷纷打Call:
用青年KOL影响青年人值得借鉴
在N视频上线三周年之际,行业媒体、业界专家、青年KOL等各界代表纷纷来打Call,为N视频送上祝福、表达期待。
关注青年,贴近青年
“从内容来说是真实的,从形式来说是活泼的。”刘灿国这样总结N视频客户端三年来的探索。他说,N视频从诞生时就确定了贴近年轻人的定位,所以许多内容都是为年轻人设计的。例如,用直播、说唱等形式进行文博传播,用创意片的形式真实地描述党史党建,这些都让年轻人在愉悦中接受知识的熏陶。
“青椒姐姐”也对N视频的栏目设置颇为认同。她说,N视频将i广东、青年KOL、港澳台等栏目和频道前置,用户可以优先看到很多与湾区青年相关的新闻,“一进来就知道N视频是传播湾区声音的平台”。
谈及N视频三周年的主题“湾区青年,N种可能”,陈贝儿表示,近几年在内地的探访和调研让她对此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大湾区交通网络发达,大湾区青年能在内地不同城市找到创业、发展的机会,感受不同的环境,从而拥有崭新的人生规划。“湾区青年应该是有梦想的一群人,他们在大湾区寻找梦想、实现梦想,而大湾区空间广阔,足够容纳很多梦想,也能让年轻人的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
“要研究好青年人的需求”
“N视频不仅为大湾区青年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平台,还是一个让大湾区青年更好传承发展岭南文化的平台。”谈及N视频的年轻化发展,郭全中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要想平台年轻化发展,就要研究好青年人的需求,通过他们愿意接受的话语方式和传播渠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传播。
他认为,作为主流媒体,N视频有连接渠道资源的优势,在大湾区的传播布局中,更要服务好湾区用户,通过提高客户端智能化水平、选择合适表达方式、做好内容与服务,才能提高用户黏性,“尤其是做好用户服务,如内容创作水平、信息发布能力等”。
刘灿国也提到,从内容建设上考量,未来的视频内容要以青年人愿意听、愿意看的为主。“当代青年更倾向于同龄人间的相互影响,N视频就在做这样一件事。邀请自媒体入驻、启动大湾区青年KOL共创计划,用青年KOL去影响青年人,这种主流表达方式值得借鉴。”他期待,在这种模式下,N视频会成长为大湾区乃至全国青年人的主流表达平台。
陈贝儿说,正如N视频三周年主题“湾区青年,N种可能”所说,N可以表示很多内容,所以“N种可能”可以是无限迸发的活力源,也可以是对于未知的大胆拥抱。她建议创作者结合社会议题、传统文化以及创新表达,让创作的门槛不断降低,增加多元化的表达,同时还应该有多样的线下交流机制。
“青椒姐姐”也提到,希望N视频能够举办更多的活动,成立网络达人间相互交流的社群,并对达人进行鼓励和扶持,这样可以吸引他们长久地在平台上更新内容,一起将湾区声音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传播。
总策划:
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
王佳 陈伟斌
统筹:陈成效 胡群芳
执行统筹:向雪妮
李湘莹 欧阳云蔚
柯晓明 苏芬南
陈实 关健明
凌慧珊 陈蓓蕾
陈燕 李绮雯 江英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陈燕 敖银雪 张林菲 张纯 沈红媛 张雨亭 胡利超 谢小清 陈艺丹刘寅杉 李嘉颀
见习记者 农诗祺
实习生 李月 秦琪惠
视频:南都、N视频记者 董梓浩 陈艺丹
魏雄锋 任磊斌 张静 伊凯文 陈杰豪
曾俊豪 武艺璇
林耀华 徐杰杨杰
李孟麟 曾俊豪
邵嘉慧 李鹤鸣
马青 邹卫 阮增豪
实习生 许暖晴
王琦 黄乐瑶 谭凯文
陆永平 陆卉婷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邹卫 张志韬
新媒体编辑:杜银龙
黄薇 彭沁玲
蔡宝春 杨赠玉
活动执行:李冠祺
陈志刚 林瀚韬
李绮雯 李豪 邹思曼
杨舒婷 林舒萍 张婷
刘红豆 王熠 陈灿荣
谭俊凤 李敏谊 肖遥
罗锐 刘寅杉 何欣
欧阳静 张博 林泳希
严丽萍 谭肖愉 甘丹
实习生 区栩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