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水润天山!数读广东高质量推进对口援疆,助力当地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链
建园区、派教师、引游客……12年落实超100亿元援助资金

新疆伽师县种植的新梅迎来收获季。近年来,伽师县依托广东援建的粤伽新梅产业园不断推动新梅提质增效。伽师县种植新梅45万亩、挂果36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新梅产销基地。


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9月19日至21日在喀什召开。来自19个援疆省市、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自治区和兵团相关部门及各受援地的参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对口支援大计。
作为对口支援新疆的19个省市之一,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聚焦民生援疆、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润疆、民族三交等重点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实干创新。从珠江之畔到天山以南,新时代广东和新疆交流合作硕果累累。
概 况
12年来广东落实六百个援助项目 定期选派援疆干部与专业骨干进驻
从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广东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疏附县、伽师县和兵团第三师,深圳则单列对口支援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县。这片中国日落最晚的土地与4000公里外的广东有着深厚情缘。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统计了2011年以来广东的援助项目与所落实的资金。
据喀什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透露,2011年-2022年,广东(除深圳外)共落实援助项目600个,到位资金124.22亿元;深圳的援助项目则为629个,超100亿元援助资金到位。
其中,2011年广东省援建项目58个,援建到位资金6.78亿元;深圳市援建项目52个,援建到位资金5.54亿元。去年(2022年),广东省援助项目47个,援助到位资金13.02亿元;深圳市援助项目73个,援助到位资金12.18亿元。
据统计,广东省第十批援疆工作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和“十四五”开新局的目标任务,共落实援疆资金64.22亿元,实施援疆项目212个。2020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民生援疆资金58.87亿元,帮助23.7万人脱贫,建设富民安居房10.8万套,开办乡村生产车间950个,解决4.5万人就业,圆满实现所有对口支援县市(师)高质量脱贫摘帽。
除了援助项目和资金以外,广东也会定期选派援疆干部与专业骨干,进驻喀什地区的不同部门与专业机构。
数据显示,广东省选派的援疆干部来自广州、佛山、东莞等省内城市及各省直单位,主要包括党政干部和技术人才两大类。以广东第九批援疆干部为例,“组团式”医疗队员中高级职称达到83.3%,党员143名,平均年龄41.7岁;有经验丰富的各级骨干12人,首次选派了乡镇干部37名,均具有乡镇或相关工作经历。第八批援疆工作经验丰富的10名援疆干部人才自愿留任,继续为喀什的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截至发稿时,我省第十批援疆干部已完成任务载誉凯旋,并将“接力棒”送到第十一批干部的手上。
另一方面,自2010年首批对口支援新疆干部抵疆后,13年来,深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治疆方略,先后派出援疆干部人才1629人次,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26.56亿元,组织实施和带动各类援疆项目894个,带动各类投资310多亿元,社会捐赠6.37亿元。
产 业 援 疆
3年来预计新增6.5万个就业岗位 为受援地可持续发展找到“源头活水”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广东的产业援疆近几年不断出实效、结成果。
据喀什当地统计,2020年以来,广东省累计投入产业援疆资金18.87亿元,支持喀什地区工业园区建设和改善营商环境,引进重大产业项目406个,总投资额达1775.9亿元,预计新增就业岗位6.5万个。
广东省按照“引进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思路,深入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推进“广东企业+新疆资源”“广东市场+新疆产品”“广东总部+新疆基地”模式,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资金、市场与新疆受援地的政策、资源无缝对接,助力受援地依托现有产业平台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链。
据伽师县委副书记王东纪介绍,近年来,广东产业援疆在数字化消费领域不断进行新探索:盘活受援地特色资源,加大产业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品牌,培育一批技能人才和致富带头人……为受援地可持续发展找到“源头活水”;通过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从事纺织服装、光伏发电、医药、农产品深加工等广东企业纷纷落户喀什,形成联动发展、相互配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目前,广东已在喀什建成粤伽新梅现代产业园和疏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这两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去年,广东省投入援疆资金过亿元,与伽师县打造以新梅为主的集交易、分拣、保鲜、冷藏、包装、物流、研发和培训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粤伽新梅产业园,并引进企业落户,初步形成了一条新梅产业链。
疏附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则是由广州援疆工作队引进的广东省重点农业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促进疏附县当地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如今,基地有大棚1400余座,862户商家已进驻,新增就业1.2万人,人均增收1万元。基地主要种植红菜薹、芥蓝、菜心、豌豆苗等蔬菜,收成后48小时即可飞抵广东。
另一方面,位于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境内的广州新城是广东省最大的产业援疆项目,占地约6000亩,总建筑面积300多万平方米,是集现代商贸物流、电子交易、休闲度假、宜居社区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就业创业、脱贫攻坚等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小商品、建材、五金、机电机械、服装、电子产品等行业商家陆续进驻,带动当地就业5000多人。
教 育 援 疆
3年来选派援疆支教老师逾600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挂钩帮扶
教育援疆一直是广东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大力推动喀什的教育振兴。
2020年以来,广东持续加大对受援地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力度,累计投入教育援疆资金16.07亿元、实施子项目88个,派遣援疆支教老师640名。此外,我省还用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培训机制,以“小组团”方式帮助喀什大学等高等教育、喀什技师学院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与规模,累计开展技术培训3万人次,发掘培养少数民族技术型人才3200多人,有1788人获得相关技能证书。
另一方面,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与后方积极联系,结合受援地实际情况编制未来五年教育援疆规划,完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挂钩帮扶机制,并深入实施青少年“铸魂工程”,拓展“组团式”教育援疆方式方法。
据第十批省市援疆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喀什地委原副书记,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王再华介绍,我省将选派1040名援疆教师,新改扩建学校582所;建设校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6个、培训宣讲员2000余名;帮助喀什技师学院实现“三级跳”,成为全疆规模最大的技师学院;每年增派320名师范生来疆实习支教。
医 疗 援 疆
3年来投入医疗资金7.7亿元 培训三师医护人员3300余人次
健康喀什,广东助力。医疗援疆一直以来都是各地对口帮扶的重头戏。从祖国“南大门”到祖国“西大门”,喀什患者在广东援疆医疗力量的帮助下,在“家门口”摆脱病痛。据当地统计,2020年以来,我省共计派出援疆医疗专家(含柔性人才)631名,投入医疗援疆资金7.7亿元,实施子项目54个。2021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通过国家批复立项。这是南疆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将对改善当地医疗卫生水平产生深远影响。
另一方面,作为广东省援建的重点项目之一,位于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粤康社会福利院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养老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流浪乞讨救助中心为一体的综合福利园区,可为400余人提供服务。
2020年以来,广东省累计投入1.5亿元援疆资金,帮助三师总医院新开设肿瘤科、消化内科等5个科室,将已有的儿科、妇产科等5个科室打造成重点科室,并改建67个团场连队卫生室,建设32个标准化连队卫生室。同时,我省先后选派81名援疆医生支援三师总医院以及各团场医院,弥补该师市医疗机构医疗人才不足的短板。此外,利用“组团式”援疆优势,采取“传帮带”方式,传授医学先进理念和临床经验。截至发稿时,广东援疆医生已累计为三师培训医护人员3300余人次,有力提升了受援医院的“造血”功能。
文 化 润 疆
创办中华文化特色课堂600间“穗疏号”西行1.2万公里情系穗疆
王再华介绍,2020年以来,广东积极探索文化润疆新路子,在当地创建624支舞龙舞狮队,创办中华文化特色课堂600间,鼓励支持受援地各族群众参加全国性中华文化竞赛活动并获得6个一等奖;推出一系列文艺精品,策划拍摄《新疆人在广东》电影,组织创作《珠水润天山》援疆报告文学和《明月出天山》作品集等。
今年8月末,在广州援疆工作队的协调下,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文艺工作者、非遗传承人,一连九天深入新疆喀什疏附县的学校、乡镇、企业、工厂、卫生院等地,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与疏附县各族群众共享穗疏两地文化交流成果。
另一方面,广东大力发展受援地乡村旅游、红色旅游项目,打造区域旅游品牌,促进受援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协助受援地做好旅游业的规划设计,帮助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广东省媒体资源广泛宣传推介受援地旅游资源。据当地统计,在广东援疆的大力支持下,喀什地区共接待游客16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4亿元。
今年8月,首趟南方快车暨“穗疏号”援疆旅游专列发车仪式在广州站举行,660余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乘坐专列奔赴万里之外的大美新疆,开启铁路上的西域丝路之旅。
这个特殊的旅行团行程长达16天,一路西行12634公里,途经大半个中国,串联起四川阆中古城、新疆哈密庙尔沟、回王府、库尔勒罗布人村寨、铁门关、喀什老城、塔县卡拉库里湖、白沙湖、疏附县乐器村、博州赛里木湖、伊宁那拉提大草原、天山花海、天山天池、甘肃张掖七彩丹霞、平山湖大峡谷等著名景点。
据线路的负责人介绍,本专列是践行国铁集团“引流入疆”和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加深穗疆两地交流交融,促进两地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