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恶犬伤童”余波不断,公共讨论当就事论事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10-24 01:31

  短评

  一条罗威纳犬,持续搅动舆论场。10月18日,四川崇州被罗威纳犬撕咬的女童涵涵家属在轻松筹平台发起个人求助后,陷入捐助金额与资金用途争议。与此同时,因烈犬伤童衍生的各地治理“遛狗不拴绳”问题,频繁引发各界争论。

  毫无疑问,这一轮多地涉犬的各种治理行动与围绕相关支线话题的争论,均源于10月16日四川崇州的罗威纳犬伤童事件,而在犬主被警方寻获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主要的个案进展便围绕受伤女童的救治展开。

  在此期间,受害者家属在某众筹平台发起的200万元筹款目标在不到一天内即告完成,但争议、质疑也随之而来,不乏有人撤销捐助。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既然涉事犬主与物业均承诺赔偿,受害者家属募捐的必要性何在?又为什么会是200万元这么巨大的款项?

  进入公共讨论视界的个案话题及其当事人,接受网络监督、评价在所难免。必须强调的是,公共讨论应当尽可能秉持理性客观,就事论事地发表意见。崇州恶犬伤童一案,受害女童在第一时间送医治疗过程中,家属对其伤势、诊治过程均不甚了解,对后续治疗压力、赔偿款到账效率等问题的担心尚属正常。而公众对筹款的质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包括轻松筹在内多个众筹平台对筹款上限的50万元限制,在未得到医院方面证明情况下即被突破。

  按照平台说法,相关筹款目标为家属“自估”,平台还考虑到孩子当时情况“确实非常危急”,在经过平台人工审核后相关筹款链接得以发布。媒体此前对各众筹平台程序进行测试时发现,轻松筹在金额超过50万元时一度曾只有“填写大额筹款的病情及目标金额,或者上传证明材料图片”的要求,医院证明缺失是否并不影响审核?对于筹款上限的约束、审核各家尺度有差异,既然平台经过人工审核,则筹款金额的合规性责任应更多指向平台,而不应是受害人家属。

  家庭突发灾难,对未知情况的某些慌不择路无法苛求,捐助或者撤回均属自由,后续善款的使用、调拨情况当然应该处于严苛的监管之下。而在此过程中,由恶犬伤童案引出的犬只管理细节、争议,也不应该迁怒于受害者一方,同样需要本着就事论事的态度,冷静理性讨论,避免各种不必要的以讹传讹。

  不光是涉犬话题,任何公共讨论都必须基于事实与证据来说话、做判断,这是建设性的公共讨论应该坚持的原则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