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女童遭“开门杀”被碾压身亡 责任怎么认定?如何避免惨剧?

交警提醒行车道禁停车,先观察后下车,可采用“荷式开门法”和“两段式开门法”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央视新闻 新华社 10-24 01:24

  近日,天津一儿童遭“开门杀”后被公交车碾压引发关注。10月20日,当地交警发布情况通报,当天早上,一女子骑车载女儿行驶时路边停靠的小客车车门突然打开致骑行女子及其女儿倒地后,该女子的女儿被途经的公交车碾压死亡。目前,小客车驾驶人于某某(男,55岁)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中。

  什么是“开门杀”?遇到“开门杀”责任如何认定?怎样避免“开门杀”?

  事件

  天津警方通报:小车司机被刑拘

  天津河西交警通报儿童遭“开门杀”后被公交碾压死亡。10月16日7时许,一女子骑电动自行车驮载女儿行驶至河西区围堤道路段时,一停靠路边小客车的驾驶人打开车门,碰到电动自行车,致骑行女子及其女儿倒地,后该女子的女儿被途经的公交车右后轮碾压死亡。经检测,小客车、公交车驾驶人均不涉及酒驾、毒驾。目前,小客车驾驶人于某某(男,55岁)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中。

  案例

  “开门杀”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下车开车门,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如果驾乘人员不注意,极有可能酿成事故,危害到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俗称“开门杀”。

  今年7月,广东中山一女子驾驶电动车时,路边一辆小轿车的司机未留意车外情况就开门下车,女子避让不及撞上车门,连人带车倒地。女子因头部着地造成颅脑损伤,抢救无效身亡。

  今年3月,云南昆明一条道路上,一辆停在路边的车突然开门,导致从旁边经过的一辆电动车径直撞上去,万幸的是电动车上三人只是轻伤。

  今年3月,江苏南通一车主吴某将车子停好后,打开车门准备下车,不料后方驶来一辆电动车撞上车门,导致骑手当日死亡。南通如东法院宣判,吴某获刑9个月。

  去年9月,在北京市房山区大窦路附近,司机杨某将车辆停放在道路西侧非机动车道上,打开左前门时,致后方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杜某躲闪不及,造成两车相撞,杜某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房山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今年3月31日,被告人杨某因犯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

  去年3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北路辅路上,司机冯某在路侧车位停好车后,开门时,刚好遇到快递小哥于某驾驶着电动自行车经过。车辆左前车门打开的瞬间,撞到于某的电动自行车,导致于某连人带车飞向左侧的隔离带,倒地不起。事故造成于某受伤,经医院救治无效去世。

  危害

  “开门杀”极易引发二次事故

  在因开车门不当引发的交通事故中,伤者还有可能因为临近车道的车辆避让不及,造成二次伤害。

  今年7月,发生在浙江绍兴市新昌县的一起“开门杀”事故中,当司机郭某开车门时,将侧后方左某驾驶的电动车撞倒,左某被甩到旁边的机动车道。就在此时,旁边车道同向驶来的另一辆小型汽车,由于来不及避让,再次与左某发生碰撞,事故最终造成电动车驾驶人左某腰椎骨折。

  专家说法

  遇到“开门杀”,责任谁来担?

  如果驾驶人停车位置正确,不存在交通违法行为,驾驶人提醒或告知开门人后方有车辆或行人的情况下,开门人打开车门造成事故发生,则驾驶人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一般不承担侵权责任。

  如果驾驶人违规停车,存在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比如驾驶人在非机动车道内停车,开门人下车时未仔细观察情况而造成事故发生,则驾驶人和开门人可能承担按份或连带赔偿责任。

  作为事故中被撞的受害人是不是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呢?警方表示并不一定,事故责任认定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车门已经完全打开,经过的非机动车、行人或其他车辆因为驾驶人分心或其他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碰撞,那么非机动车、行人或其他车辆也要视情况承担部分责任。”

  法学专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即使没有造成任何损害结果,“开门杀”也属于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将面临警告或罚款等行政处罚。

  法学专家指出,在刑法的角度,从犯罪的主观方面来区分的话,“开门杀”多数属于过失犯罪。但如果开门杀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后果,还可能构成其他罪名。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王志远表示,致他人死亡,或致三人以上重伤,或是30万元以上的财产损失,而且要对肇事结果负主要责任或同等责任的情况下,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故意开门的行为给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构成刑法114条、115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警惕

  这样粗心大意开门不可取

  “开门杀”伤人害己,在平时开车门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下面这几种粗心大意的开门方式,不可取!

  在马路上突然停车下人。极个别驾驶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突然停车,在此情况下,乘客贸然打开车门下车,极有可能与后方驶来的非机动车发生碰撞。

  出租车路边停车,乘客突然开车门。有的出租车驾驶人将车停在路边下客,部分乘客在付完车费后,未观察车外情况便打开车门下车,极易引发事故。

  车辆停放在路侧停车位后,驾驶人随意开车门。当驾驶人把车辆停在路侧停车位后下车时,如果不提前观察后方来车情况就贸然开车门,很容易与后方行驶的非机动车或自行车发生碰撞。  

  提醒

  如何避免此类事故?行车道禁停车,先观察后下车

  不管是驾驶员还是乘客,在开车门前一定要先观察周边车辆、行人通行情况,确保安全后再开车门下车。

  多一个动作,往往就能减少一分危险。交警提醒,驾驶人和乘车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驾驶人要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停车的地方不能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二是乘车人要从右侧下车,最重要的是禁止将车辆停放在行车道上。

  三是驾驶人在停车后应提前提醒乘车人,特别是后排乘客要看清车辆前后左右来往行人、车辆情况,确认安全后才可开门下车。

  交警建议,机动车驾驶人在开车门时采用“荷式开门法”或“两段式开门法”。

  ●“荷式开门法”

  1、用距离车门较远的那只手开车门也就是左驾用右手开,右驾用左手开。

  2、当驾驶员换成离车门较远的那只手即右手开门时,自然而然地转动,头部和肩膀不由地向外看,便能及时观察到后面驶来的车辆。

  3、在确保没有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安全下车。这样一套动作可以有效避免“开门杀”事故的发生。

  ●“两段式开门法”

  1、在确保汽车周围安全的前提下,驾乘人员开车门时,不要一下全部打开,而是先打开一个小缝。

  2、然后扭头往后观察后方情况,确认安全后再推开车门。

  3、略微打开的车门,起到了主动示警的功能,而这也正是相比“荷式开车门”更具优势的地方。

  作为机动车驾驶人,要注意提醒车上乘客,在仔细观察车辆周围来往行人和其他车辆的情况后,才可以开门下车。

  而作为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人,在经过路旁停放的车辆时,注意保持适当的横向距离,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整合:黄亚岚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网、新京报、科普中国、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