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贩卖情绪AB面:为情绪找个新出口

0.1元买野生蚊子、定制脑子,这届年轻人“花小钱办大事”?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思萌 11-07 02:52

  “成绩不行,不如买个‘爱因斯坦的脑子’。”“心情不好,不如找个网络树洞倾诉一下。”这些玩笑的背后,是最近热度渐涨的虚拟情绪商品。情绪商品是指围绕人的情绪安抚、舒缓、调节、管理等功能而开发的产品。虚拟情绪商品极富创意性,“情感树洞”“好运喷雾”“骂醒恋爱脑”“虚拟蚊子”“爱因斯坦的脑子”都属于这一范畴;但贩卖情绪是此类商品的本质。

  虚拟情绪商品作为新世代消费群体解构情绪问题、表达个人态度的全新方式,给了许多人调节情绪的阀门和宣泄情绪的出口。不过,在享受情绪商品带来疗愈效果的同时,人们也应该思考,商品化的情绪疗愈是否能长久?

  A面

  “爱因斯坦的脑子”售价0.1元到1元不等 购买后客服陪聊

  在电商平台上,不少店铺都有销售“爱因斯坦的脑子”。在“爱因斯坦的脑子”商品详情中,有商家写道:“本商品为虚拟产品,无需物流发货,拍下后自动发货,请直接确认收货……拍下后提供娱乐聊天服务,自己去找客服聊天,娱乐项目,介意者慎拍。”

  90后的肖肖在面试前下单了一个“爱因斯坦的脑子”,她介绍:“买‘脑子’听上去惊悚,其实就是客服陪聊,为你加油。”肖肖坦言,这份心理暗示,让自己也仿佛感觉有了“爱因斯坦的脑子”加持。

  “花一元钱买下‘爱因斯坦的脑子’,既是图新鲜,也是求安心。”高中生谢鱼(化名)表示,她所购买的“爱因斯坦的脑子”并非实体商品,付款之后收到的只有一句鼓励的话:“下单后就等着变聪明吧,一般睡一觉就可以开始长脑啦。”

  记者在某购物网站上搜索“爱因斯坦的脑子”,显示该网站上共有321件相关商品,售价各不相同,从0.01元到1元不等。但在商品详情页面,关于该产品的介绍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本商品为虚拟产品,无需物流发货,拍下后自动发货,请直接确认收货。”“购买后提供娱乐聊天服务,自己去找客服聊天,娱乐项目”。看起来,购买这款商品更像是购买“陪聊”的业务。

  记者先选择了销量最高的店铺下单,这家店铺里该商品售价0.5元,但对方迟迟没有发货。因为急需“脑子”,记者在搜索页面里找了几家店铺同时询问该商品,最终产品售价为0.01元的店铺最快给出回复。记者拍下商品,对方迅速发货。

  在确认收货后,记者跟客服聊了聊,“这款商品如何‘生效’?见效快吗?”对此,客服表示,“下单后直接精神注入,进阶版优先发货,普通的稍后”,而且见效很快,“今天发货完立马补脑”。但是客服也明确表示,这是一款虚拟商品,而且陪聊服务时间并不长,因为客服是兼职,“上班忙”。

  既没有实体商品,也与之前面向情感需求的“陪聊”服务不同,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究竟是为了什么?谢鱼在购买“爱因斯坦的脑子”前,一直在为开学分班考试焦虑。“虽然是非实体商品,但在商品评论区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自信心增长了很多。”在他们看来,商品是虚拟的,作用却是可感的。

  商机“脑子”“蚊子”选择更多样 有店主销量破千单

  除了可以让消费者“长脑子”,不少商家还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有些店铺让脑子“赋能”的对象多起来,消费者不仅可以为自己智商“+1”,还可以为自己的朋友加智商。

  有些商家则推出了多种类型的脑子,其中售价最贵的是——考试脑,最便宜的是——开心脑。其中,文科脑售价0.35元,比0.38元的理科脑便宜。为何理科脑更贵?网友纷纷给出自己的解答:“理科更费脑”“爱因斯坦更擅长理科”。

  还有些商家推出了“定制脑”,比如“中考脑”“高考脑”“大学生专用脑”,其中为大学生定制的“野生脑”销量最佳,某店铺“大学生专用脑”已售2000多单。

  在售卖“爱因斯坦的脑子”的相关店铺里,可以看见更多“乐子产品”,比如“好友智商直接归零”“纯种野生蚊子,拍下卖价就会不定时嗡嗡嗡地吵你”“野生大象,拍下大象按地址自己走过去”等等。而这些商品都有一定销量。某店铺“好友智商直接归零”已销售1000多单,“骂醒恋爱脑”服务最高销量店铺已售超10000单……

  这类商品背后的商机其实不可小觑,现在有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乐子”买单。

  在一家售卖“虚拟蚊子”的店铺,记者看到了店主这样的“自述”。这位店主因为上课回复消息比较慢,在售卖“蚊子”之前没做成一单生意。而上线“虚拟蚊子”以后,很快迎来首单。在销售旺季,店主一个月就卖出600只“蚊子”,半年的销售量在2000只左右。

  而更早之前火起来的“孤寡青蛙”现在的销量依然可观,而且已经有了十分完善的“服务”,不仅包含文字、语音、表情包、视频等形式,还有“脱单秘籍”提供。

  一位售卖“好运喷雾”的网店店主介绍,成交的几百个订单中,消费者多为90后、00后年轻人。这种充满噱头的创意性商品作为互联网“陌生人社交”的载体,让年轻人在生活遇到烦恼时迅速获得共情。

  消费者 40元一小时的树洞 解构自我情绪问题

  虚拟情绪产品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了更丰富的情绪价值。从价格来看,“爱因斯坦的脑子”并不贵。1元、5毛甚至更低单价的虚拟商品就算无用,花钱也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虽然有商家在商品描述中表示“用过都说好”,但消费者也心知肚明,买下五毛钱的虚拟“脑子”对生活没有太大帮助。

  但从情绪价值来看,此类虚拟情绪商品却是解决一些问题的“灵丹妙药”。五毛、一元能买下的,可能是互联网社交属性带来的积极暗示、情感慰藉,甚至让普通的事情笼罩了一层玄学色彩。有消费者评论,买了“脑子”之后,一直困扰的考试很轻松地通过了;也有人“越来越自信了,有了继续努力的精神寄托”。

  虚拟情绪商品看似“无厘头”,实则是互联网“特产”,互联网的社交属性和匿名性让现实世界中难以被发现和倾吐的情绪得以显现。购买过“情绪树洞”的95后博士小林表示,自己曾在学业和生活不顺心时,花40元钱买了一个小时的“树洞”。“树洞另一端的人会耐心聆听,偶尔在我特别困扰的时候给我几句劝慰。”在小林看来,这是一种不同于线下咨询的方式。“在熟人面前吐露内心的纠结,就像揭开了自己的伤疤,但在网络上我不必担心旁人的眼光,可以将自己的情绪全部倾吐出来。”

  网络搭建出独立的虚拟世界,以供每个人匿名地表达情绪,不必接受旁人的围观和评判。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余,用短短几分钟实现从购买到收货的全流程,从发现情绪、挖掘情绪,到情绪的满足和宣泄,这种速战速决式的情绪开导,在抚慰身心、愉悦自我的同时,亦是在以一种新潮的方式解构情绪问题。

  “举个例子,高考前很多学校会组织动员大会,大会是能提升学生的知识量,还是能降低高考的难度呢?都不能,但是通过动员大会可以让学生带着良好的状态去考试,有助于临场发挥。‘爱因斯坦的脑子’也是同理,如果购买它能让你觉得你将拥有爱因斯坦一般的智慧,带着愉悦和自信进入考场,哪怕你的相信程度只有1%,你的发挥也一定会比平时好的。”心理咨询师、英国心理学会特许咨询心理学家陈志林表示,人们常说“相信则灵”,这四个字有一定道理。

  B面

  功能 部分商品易诱发负面心理 情绪产品无法提升个人能力

  “爱因斯坦的脑子”等情绪产品成了网红爆款,说明了情绪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年轻人对情绪的认知和关注度,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愿意为情绪买单,“买情绪产品,花费的钱并不多,但能换来一瞬间的快乐和满足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这种简单而低成本的情绪体验成为了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方式。”陈志林告诉记者。

  但值得注意的是,虚拟情绪产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情绪,并不是万能解药,更不能包治百病。归根结底,它只是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而已。“所以,无论是在网上购买情绪产品,还是现实中选择心理咨询,这都说明一个本质,这些人需要一个心理寄托。”陈志林表示,一般在“尽人事”后,人们最需要心理寄托:例如高考结束等分数时,你能做的都做了,还是忐忑不安,这时候有人就会选择好运符缓解一下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类情绪产品不推荐购买,比如‘好友智商瞬间归零,下单备注好友名字’、‘纯种野生大蚊子,下单就出发,记得备注好友名字’,这类产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哪怕只是开开玩笑,也会影响购买者的心理,甚至导致‘见不得别人好’。”

  最后,陈志林表示,现在许多年轻人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大,不少人对未来充满迷茫,也是情绪产品能成为爆款的原因之一。陈志林表示,正如高考前动员大会无法提升知识储备一般,情绪产品也无法真正地提升一个人的能力与价值。“如果你想考高分,最便捷有效的方式还是好好学习。”

  风险 个人隐私缺乏保护 缺乏行业规范

  情绪商品走红之后,暗藏的风险逐渐暴露在阳光下。“情感树洞”“骂醒恋爱脑”等服务涉及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缺少系统的保护;网络心理咨询师、占星师等缺少行业标准,玄学因素的加入让疗愈的实际效果难以衡量。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建议,尽管情绪消费商品层出不穷,催生了一批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但毕竟是虚拟商品,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情绪消费以约定自律为主,缺乏行业规范,存在服务收费标准、从业人员资格准入、效果评价、纠纷处理机制、消费者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隐患等。

  他建议,要加强对情绪消费的科学指导,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政府部门要出台激励情绪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强情绪消费市场监管,培育情绪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把虚拟的情绪消费与现实的教育心理抚慰结合起来,把情绪消费演化为情绪经济,形成强大的消费动力,释放出千亿级赛道的市场潜力,更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因此,适度地消费情绪商品,才能避免情绪被消费主义裹挟。如果从消费主义的陷阱中跳出来,人们会发现,舒缓情绪的方式不止购买情绪商品一种。“我经常通过逛公园、和朋友一起打球来缓解学业带给我的压力。”在谢鱼看来,她和其他同学在开学分班考试前购买“爱因斯坦的脑子”,不过是好奇心和焦虑心理共同促成的消费行为,实际的疗愈作用并不大。

  阳光和大自然提供了免费的情绪疗愈资源,现实世界中亲朋好友的陪伴和支持更是解决心理问题的良药,遇到难以解决的情绪问题时,亦可咨询专业心理医师进行科学干预。在“噱头”之外,人们不妨给年轻消费者群体更多关注,尊重现象背后反映的真实情绪需求。多给新业态一些包容和尊重。

  整合:李思萌 来源:央广网、潇湘晨报、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