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没收方便面,校园管理岂能蛮干
短评
日前,有市民在惠州民意直通车投诉,惠州求实职业技术学校江北校区强行没收方便面等学生私人物品,同时,校内便利店存在物品价格比校外更贵的情况,学生消费不起。涉事学校回应称,此系考虑到学生健康情况,对方便面、辣条等食品的“严加管理”,并表态将对食堂、校内便利店进行整改。
“方便面不健康”的这个刻板印象,还是挺重的,尽管不少科普博主、账号时不时出来做知识普及,方便面被认为是垃圾食品的说法事实上也没有多少科学依据,但这种印象并没有改变多少。而在这条由市民留言板衍生出的新闻中,方便面被某些校园所禁止引发的网络热议,除了“方便面不健康”这个问题,更多指向了学生私人物品、合法权益被粗暴干预,学校后勤服务水平不足以及校园便利店价格高企等问题。
方便面健不健康,当然可以出示科学依据,也允许存在某种刻板印象,但以“我认为不健康”的名义就在全校范围内轰轰烈烈搞一场搜查、清理行动,恐怕欠缺考虑,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尊重。校方认为方便面不健康,完全可以围绕这一议题展开宣导、辩论或者竞品比拼,以集中检查、清理的方式去禁止,哪怕事后会退还、让学生带回家,可能本身也谈不上文明。
南都报道显示,涉事学校存在多数学生以方便面作为一日三餐主食的情况,学校管理方亦承认“不少学生网购一箱又一箱方便面放在宿舍”。那就有必要深究一下该学校在全封闭管理的情况下,其后勤餐饮的水准、质量存在什么问题,才导致大量学生长期以方便面为食的情况?换句话说,方便食品毕竟有相当的应急属性,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以如此方式对学校餐厅投了不信任票?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方便面真的就那么“十恶不赦”,在国家食品监管部门并未明示相关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情况下,用没收方便面的方式试图把学生赶到食堂,也并不是什么高明的办法。据说食堂正在推动改善菜品,能不能等食堂水准有了明显提高后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尽可能不吃方便食品?
还有饱受学生诟病的校园便利店价格问题,按照校方的回应和处理思路,校内便利店大部分产品的价格与线下连锁店相同,但从新一代网络原生居民的视角去看,通过网络购物获得更加物美价廉的产品显然更划算,与线下便利店同价可能并不足以说服学生欣然消费。而且,哪怕是校方也承认,确实存在部分商品溢价5-10个百分点的情况,而按投诉者说法,有的是高出至少30%,结合日前备受热议的各地学校“天价便利店”问题,可能还有必要对校园便利店的引入、运营过程做一次地毯式排查与审计,以澄清某些权力寻租的揣测。
新一代的学生可以选择通过民意直通车的方式一键表达诉求与疑问,这是值得欣慰的互联网治理新气象。学生有不解就提出来,相关部门及时给予答复和改善,对涉事学校的科学、人性管理都不是什么坏事。
- 上一篇:百亿“毒地”现疑云,土壤污染治理何解
- 下一篇:轮流穿冬装,好处不仅仅是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