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洗澡难?助浴服务走进广州社区
“移动洗浴房”花洒浴缸备齐,超200次助浴服务已认领


停放在东漖街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助浴车。

助浴师为长者清理个人卫生。(东漖街道办事处供图)

市民现场咨询助浴服务内容。(东漖街道办事处供图)

南都报料热线 扫码报料
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南方都市报联合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政数局推出《民呼我应·共建美好广州》栏目,精准聚焦百姓关切和民生实事,扎扎实实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本期报道关注广州市荔湾区东漖街道开展的助浴服务进社区活动。
民 呼
社区长者来反映,个人卫生“难清洁”
据广州市荔湾区东漖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负责人陈少芬介绍,辖区居民人数众多,其中老龄人口比例正逐年上升。“在社区开展养老助老服务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长者反映个人清洁卫生难题,这个需求一直存在着。”
近年来,东漖街道在广州市和荔湾区相关部门的指导安排下,逐步搭建起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但陈少芬坦言,相比餐饮和医疗等服务保障工作,长者的清洁卫生服务并未像其他服务那样得到专业指导,早期也未被重视。“原本我们不了解还有专业助浴公司的存在。”她继续补充道,当辖区内的长者饭堂以及医疗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后,助浴服务的计划便开始纳入他们的下一步工作中。
我 应
探索助浴服务,志愿者亲身体验推广
随着广州市助老服务项目的不断扩展,助浴很快被视为其中一个要点。陈少芬告诉记者,2022年,广州市、荔湾区多个部门联合关注并向外市学习经验,通过有关渠道接触到一家专业的助浴公司并展开考察,“今年8月,该公司的助浴车被引入广州,在荔湾区政府的指导协调下,东漖街道和金花街道成为这一助浴服务的落地试点街区。”
为了让助浴服务顺利落地,东漖街耗时两个月对辖区内的长者展开洗浴清洁需求摸查,陈少芬告诉记者,“摸查时需要注意不同长者的身体状况,譬如适合坐浴还是卧浴,另外还要考虑长者家中是否有空间放置上门助浴的设备,倘若遇到户型比较小的家庭,就要考虑其他助浴方式。”
在摸查工作开展期间,助浴服务的宣传推广也在同步进行。东漖街东芳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者顾洁芳为此带头体验助浴,她向记者解释道,“要消除街坊对助浴的顾虑,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亲身体验。”作为一名60多岁的长者,顾洁芳通过讲述亲身接受助浴服务的细节和感受,向辖区内的长者进行宣传和沟通。在她的宣传下,越来越多长者愿意进行体验和尝试。
通过对摸查数据的统计,东漖街最终订制了三种助浴服务模式,分别是上门助浴、固定服务点助浴和流动助浴车助浴三种,以满足不同条件长者的需求。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长者,可以为他们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助浴团队会带着充气浴缸、热水器以及一次性卫生用品等到长者住处开展服务。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专业助浴服务的价格在每次100元至400元不等,具体价格根据服务需求而定。为东漖街提供助浴服务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进入广州前,他们已在重庆、深圳等城市拥有丰富的长者助浴服务经验,“这次将助浴项目落地广州荔湾,因为是带有公益服务的性质,我们尽量给出了低于市场的价格,希望能推广惠及更多行动不便的长者。”
目前,该项助浴服务的经费是如何解决的?陈少芬告诉记者,主要通过街道搭建的微心愿平台开展认领活动,“微心愿平台会发动辖区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通过认领‘助浴心愿’的方式,让每个社区的党员和企业代表参与进来。”目前,已有200次助浴服务得到认领,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
实 效
“感受非常好”,长者体验后点赞
11月初,南都记者在东漖街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看到了引进的专业助浴车,这是一辆专门改造成的“移动洗浴房”,走入其中可以看到,内部花洒、浴缸、空调等设备一应俱全,还配有更衣室和各类洗浴用品。
据了解,一个助浴团队主要由两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助浴师和一名司机组成。一名助浴师向记者介绍称,整个助浴服务耗时约30到40分钟,每次助浴内容包括为长者剪头发、剪指甲、洗头、洗澡以及简单按摩等多个方面。
89岁的冯婆婆已经体验过助浴服务,对此赞不绝口,她告诉记者:“平时自己洗手脚不便,只是简单冲洗,他们(助浴服务师)洗得非常认真,洗澡感受甚至比自己孩子帮自己洗都要好!”退休干部汤先生住在其他街道,听闻东漖街引进了专业助浴服务,特意前来体验。近半小时的助浴体验后,他也表示:“这个服务感受非常好,工作人员很认真。”他还详细分享了接受服务的细节,“更衣室的床上铺有消毒纸,为了保护长者隐私,还会提供一次性毛巾围住下半身。”
在现场,助浴服务公司负责人还强调,助浴服务期间,工作人员会密切关注服务对象的身体情况,“整个助浴流程符合行业标准。举例来说,洗浴的步骤分为先湿脚,再从头淋浴,这是从人体特点以及助浴经验里总结得到的。”他还表示,目前公司已完成7万多人次助浴服务,没有发生过安全问题。
经 验
学习外地经验,本土落实完善
陈少芬表示,此次东漖街能展开助浴服务试点,得益于荔湾区政协和民政部门积极响应群众需求,向国内其他城市学习和引进相关经验,并将助浴项目协调落地东漖街道与金花街道。广州有大量存在助浴需求的长者,此次助浴试点的推开,意义重大,“我们的模式成功之后,就有机会复制到更多的街道、社区,甚至可以推广到广州其他城区,这也要看区域政府部门的协调、指导,以及具体落地时街道社区的积极配合。”
陈少芬还认为,引进专业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助老工作,将会成为一个趋势,她总结为“企业让利一点、政府兜底一点、个人出资一点”。“在实际的养老助老工作中,政府起到搭建平台和兜底的作用,最终要结合多方社会力量的参与,我们的养老助老事业才能够走得更加长远。”陈少芬进一步解释。
您的急难愁盼 我们联手来办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南方都市报面向广大市民群众启动“民呼我应·共建美好广州”线索征集活动,若您身边有急难愁盼问题或是基层治理堵点,请向南都反映,我们将及时响应,共同推进问题解决。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裘萍
统筹:李陵玻 李欣
统筹编辑:董晓妍
统筹记者:廖艳萍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魏志鑫 实习生 罗铱珊 南都政法与民生新闻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