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开幕,670多位嘉宾参会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惠及全世界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莫郅骅 陈卓睿 李竹 12-02 01:33

  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

  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巴中学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马丁·雅克

  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大卫·弗格森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国家发改委区域开放司原司长赵艾

  12月1至3日,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举办。会议以“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设置10场平行研讨会、8场专题会议、3场闭门研讨会和一系列配套活动,邀请70余位国际嘉宾、600余位国内嘉宾参会,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广州故事。

  2023年是“读懂中国”国际会议10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周年。昨日,活动首日,共建“一带一路”话题备受中外嘉宾关注。以“读懂中国”为窗口,他们在会议现场接受媒体群访,共同总结了10年来的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

  共识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新框架

  “‘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巴中学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高度评价。

  穆沙希德是个“中国通”,上世纪70年代,他作为学生代表首次到访中国时只有不到20岁。在此之后的50多年里,穆沙希德到访中国近百次。他认为,目前世界上正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和发展道路,一种是以安全为导向,高度关注冲突;另一种是强调互联互通、尊重多元、尊重平等、多方共赢。

  他表示,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三大倡议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延伸的各种机制,代表的是第二种世界观与价值观,这对于未来全人类的命运而言至关重要。“这是21世纪发展所需要的世界观。我们认为中国强则世界强,中国弱则世界弱。”穆沙希德说。

  早在今年10月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马丁·雅克曾表示“‘一带一路’如同一部史诗,‘史诗般的项目、史诗般的叙事、史诗般的思考’。”而他在“读懂中国”活动上则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10年,中国正在不断地创造机会,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

  “2023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今年有两件大事,第一个是召开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第二个是金砖国家扩容,它们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都非常重要,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有力的声音。”雅克说。

  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大卫·弗格森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倡议,原因在于:一是能够推动贫穷国家实现经济增长,二是能够促进发达国家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三是能够改变国际舞台,四是能够使更多国家拥有国际发言权。总而言之,它能创造一种多极的世界秩序。

  十年

  达成合作项目超3000个 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不仅为共建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合作平台,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在这一过程中,非洲国家踊跃参与。截至2023年6月,已有52个非洲国家以及非盟委员会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非洲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最重要的大陆之一。其中,埃及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也是最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

  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对媒体表示,中国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不仅对自己有益,也对世界人民有益。2021年数据统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非洲平均每年创造了近2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两大支柱在于推动互联互通和建立伙伴关系,给非洲国家带来了极大帮助,在新时代背景下会带来更多的深度合作与发展机会。”

  “在过去10年里,中国投资了众多项目,在港口、能源、管道、公路、铁路等方面推动了极大的发展。”穆沙希德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惠及共建国家,更惠及全世界。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穆沙希德在采访中表示,在过去10年里中国对巴基斯坦总投资达到260亿美元,创造了25万个工作岗位,2.8万巴基斯坦人到中国学习,并在道路、能源、资源以及IT基础设施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巴基斯坦的发展。

  他以巴基斯坦国内的案例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为当地带来的变化。他提到,巴基斯坦南部的瓜达尔港所在的省份是一个欠发达地区,中国在当地不仅建设了瓜达尔港和瓜达尔国际机场,还保障了人们的清洁饮用水供应,建立了大学研究机构、中巴友好医院等,为当地人带来了教育和工作的机会。而瓜达尔港还成为了巴基斯坦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枢纽。

  此外,穆沙希德讲述了巴基斯坦中部的塔尔沙漠得益于“一带一路”,当地煤炭资源得到了开采,且当地的妇女通过矿产项目获得就业机会,极大提高生活水平的故事。

  未来

  对世界经济贡献率不断提升

  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发改委区域开放司原司长赵艾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全世界公认、共享的国际合作公共平台,不仅带动了共建“一带一路”有关国家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也在提升。世界银行于2019年发布的《“一带一路”经济学》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将使参与国间的贸易往来增加4.1%。到2030年,“一带一路”倡议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

  赵艾提出,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不少国际机构都做过类似预测,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世界银行)这个预测可能有它的弹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世界经济的拉动,对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格局会起到积极作用。”

  面临当前更为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和不可预测因素增多,对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也如此。赵艾认为,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回顾过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10年,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一向是共存的。展望未来10年,就是要在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以及绿色、开放、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指导原则,继续深化务实合作,将中国政府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8项行动落到实处。

  值得一提的是,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成效的有力举措之一。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系统部署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路径。赵艾表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将是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极为重要的任务,尤其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重点合作领域,我国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建设发展。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裘萍

  统筹:李陵玻 冯芸清

  执行统筹:吴璇 李竹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陈卓睿 李竹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冯宙锋

  视频:南都记者 张驰 陈杰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