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增长极

推进汕潮揭同城化与闽西2.5小时通达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吴璇 黄慧萍 12-21 01:37

  《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以汕头核心区为主中心,潮州、揭阳为两大重要增长极,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增长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重要节点、均质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试验区。到2030年,汕潮揭都市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左右。

  目前汕潮揭都市圈纵向拓展较弱  

  说起潮汕,你会想起什么?2022年汕潮揭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达659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7.4:43.5:49.1。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指出,目前汕潮揭都市圈纵向拓展省内、省外经济腹地的功能较弱,特别是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不够完善,深水大港优势发挥不足,港口经济腹地未能有效拓展。

  他表示,推动汕潮揭都市圈建设,以汕头为中心加快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建设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特色都市圈,将有利于统一谋划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临海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打造开放型经济引领区,建设高端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形成沿海经济带增长的新引擎;有利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地区的联动发展,集聚东南沿海创新资源;有利于深化东南沿海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合作,高标准建设汕头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构建“一心两极、三环五射”  

  根据规划,汕潮揭都市圈将构建“一心两极、三环五射”的多中心、网络化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汕潮揭都市圈将加快建设汕头—潮州东—潮汕—潮汕机场—汕头“一环”和潮汕机场—揭阳南—揭阳“一射”的城际轨道(建设里程约137公里),适时推进汕头—普宁等城际轨道建设,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厦漳泉、赣南、闽西等地区主要城市2.5小时通达,都市圈内部半小时通达。

  在产业发展格局方面,汕潮揭都市圈将构建“一脊一带、两核两环”产业发展格局,构建集聚核心产业功能的产业发展脊,打造沿海经济发展的黄金海岸带,加快打造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产业核心,构建联动集聚的两大梯度产业发展环。

  规划还强调要传承和发扬潮汕文化,以专门的章节提出要打造世界潮汕文化之都,培育具有潮汕本土特色的都市圈文化认同感,推进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展现“海丝文化重镇,潮人精神家园”的风貌。

  汕潮揭都市圈

  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全域,梅州都市区为联动发展区,土地总面积10611.1平方公里,2022年常住人口1375万人。

  发展目标

  努力将汕潮揭都市圈建设成为

  ●现代化沿海经济带增长极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重要节点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先导区

  ●粤闽赣原中央苏区拓展沿海及海外市场的区域物流枢纽和均质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试验区

  到2030年

  汕潮揭都市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常住人口约1400万人,城镇化率达67%左右。现代化产业布局框架基本形成,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区域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完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都市圈统一大市场初步形成。

  发展格局

  一心两极

  汕头主中心

  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

  潮州重要增长极

  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揭阳重要增长极

  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  

  “三环五射”协作发展轴

  环汕头湾协作轴

  串联汕头中心区与潮阳、金平、潮安、澄海城区

  环潮揭协作轴

  促进新城新区与老城区高度联动

  环惠来―揭东―饶平协作轴

  促进惠来、普宁、饶平、揭东等功能节点和产业园区之间高度互动

  汕潮揭至粤港澳大湾区协作轴

  向西串联潮阳、潮南、揭阳粤东新城,连接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乃至港澳地区

  汕潮揭至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协作轴

  以装备制造、能源保障、滨海旅游为主题

  汕揭至梅州协作轴

  以城市功能协作和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交融为主题

  汕潮至赣闽协作轴

  以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为主题

  潮普至河源、汕尾协作轴

  以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综合服务为主题

  A04-08版 整合:易福红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黄慧萍 南方+记者 吴哲 张哲 曾美玲

  唐子湉 曾美玲 黄叙浩 崔璨

  制图:林泳希 插图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