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扩建新建恩平等通航机场 开通对接港澳直升机服务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以珠海为核心,中山、江门、阳江作为发展极,提升珠中江同城化发展水平,提升珠中江阳协同发展水平,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新时代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高地、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到2030年,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0%左右。
长期以来,“东岸强、西岸弱”
伶仃洋畔,珠江口西,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四市地脉相通、人缘共连,侨乡文化、海丝文化、香山文化底蕴深厚,江门五金卫浴、阳江五金刀剪、中山红木家具等区域产业品牌深入人心。
但长期以来,“东岸强、西岸弱”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问题困扰着珠海——作为生态文明新特区、省域副中心城市、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后发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区域服务和带动能力不足,发展能级偏弱。
这一难题有望迎来破题。
构建“两横三射一纵”交通总体格局
2022年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约2228.9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48%。根据规划,这里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新时代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高地、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发展区域。
一方面,要大幅提高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
目前都市圈内部便捷高效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尚未形成,各市交界地区快速路和城市道路存在“断头路”“瓶颈路”现象;对外联系通道仍有不足,尚无通道直连深圳等珠江口东岸地区。
为此,规划提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将加强铁路、公路、航道统筹规划建设,构建“两横三射一纵”综合交通总体格局。
另一方面,要建立协同创新的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都市圈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之间业务、技术等关联度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示范效应的集群“链主”企业相对缺乏,且在本地的产业链延伸度不高。
规划提出构建“两廊三带多集群”的产业发展格局,培育高端服务类、高新技术类、先进装备制造类、现代农业类、海岛海洋旅游等多样化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建成5个以上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都市圈
此外,要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都市圈。
规划提出,以“均衡普惠、整体提升”为导向,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更高品质、高质量、多层次、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高都市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规划提出,以珠海为核心,以中山、江门、阳江为增长极,构建“一核三极、两圈四轴”的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实现核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拓展。
除此之外,规划还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下一步重点推进的主要任务“划重点”:推进市场一体化、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共保共治优美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区域合作开放水平等。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表示,推进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将进一步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集聚和合理流动,形成一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有利于提升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整体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有利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全面拓展开放领域,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为我省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提供重要支撑;有利于发挥珠三角内外沟通的“桥梁”作用,辐射带动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发展。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
范围包括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四市所辖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1.3万亿元,常住人口1435.3万人。
发展目标
努力将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打造成为
●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增长极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新时代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高地
●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发展区域
到2030年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0%左右,基本建成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分布、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
建成啥样
1小时紧密合作圈
完善高铁站、港口、机场等枢纽布局,有力支撑1小时紧密合作圈、2小时协同发展圈建设。
打造“六横十纵”高速公路网
“六横”
广中江高速―狮子洋通道、江鹤高速―中江高速、开春高速―中开高速―深中通道、深南高速、西部沿海高速、黄茅海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西延线―港珠澳大桥―大屿山公路。
“十纵”
广澳高速、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南沙支线)―东新高速、广珠西线高速、中山西环高速、江珠高速、江门市银洲湖高速、新台高速―南海至新会高速、广台高速、汕湛高速、罗阳高速。
通航服务网络
研究开通对接港澳的跨境直升机服务。
推进珠海莲洲、江门恩平、江门台山、阳江合山、阳江海陵岛等通用机场扩建新建,构建现代都市圈通航服务网络。
与广深港澳等打造“一程多站”一体化邮轮旅游线路。
发展格局
一核三极
珠海核心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
中山重要增长极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精品城市。
江门重要增长极
打造成为珠江口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阳江重要增长极
建设沿海临港工业城市、国际风电城、千亿级绿色能源产业基地、珠江口西岸产业转移主承接区,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两圈
紧密合作圈
主要覆盖珠海、中山以及江门城区、鹤山、台山、开平、恩平等区域。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等核心功能。
协同发展圈
主要覆盖阳江等区域。重点聚焦产业承接、生态屏障等功能。
四轴(“两横两纵”发展轴)
创新集聚发展轴
沿海经济发展轴
中(山)江(门)阳(江)至深圳发展轴
阳江至云(浮)广(州)发展轴
A04-08版 整合:易福红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黄慧萍 南方+记者 吴哲 张哲 曾美玲
唐子湉 曾美玲 黄叙浩 崔璨
制图:林泳希 插图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