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地震中的邻居们给寒夜废墟下被困者带来生的希望
从院墙爬进院子 带伤从废墟里救人

大河村一社不少房屋倒塌。

张海吉者(中)在自家倒塌的房屋废墟上翻找可用的食物。
一场6.2级地震摧毁了积石山县很多人的家园。在救援力量抵达前,村民自发参与救人,成为寒夜废墟下被困者生的希望。
在大河家镇大河村一社,村民韩培礼用受伤淌血的手从土块、木头中救出邻居,又带着伤员去求医。他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我长这么大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大的事,没受过这么重的伤。”
12月21日傍晚,村里有人开着车来送物资,也有村民在自家废墟中翻找可用的肉和菜。他们大都住进了安置点的帐篷里。夜幕降临,帐篷外不少免费粉面摊忙着给大家做晚饭,帐篷内灯光亮起,炉里炭火传来的热量足以抵御寒冷的冬夜。
从废墟里刨人
地震后第三天傍晚,大河家镇大河村一社的一处废墟上,几名村民正在翻找东西。旁边的空院子地上放着几袋牛肉和蔬菜。
这是大娘张海吉者地震后第一次回家,他们目前住在镇里广场上安置点的帐篷里。“还是要回来看看情况”,她告诉南都记者,旁边的肉和菜是刚从废墟里的冰箱中刨出来的,还能吃。
地震刚发生不久,也正是从这片废墟中,她救出了自己7岁的孙子。邻居帮忙救出了她70多岁的父亲和5岁的小侄女。
发生地震的那晚,张海吉者的父亲和侄女在她家做客,由于天气寒冷,她把二人和孙子安排在了有暖炕的土坯房里,自己则睡在没有暖气的砖瓦房。深夜听到“砰”的两声巨响,她赶紧跑出来。“我爸爸、侄女、孙子三个人都看不见了,房子也看不见了。”
孙子所在的位置离她近,被埋得也不深,她连忙去刨压在孙子身上的土块,花了大概二十分钟,终于把孙子挖了出来。
发现孙子没有大碍,她又转头去找父亲和侄女,一边刨土块一边喊“救人”。附近邻居被她的呼救声引过来,大门被木头挡住打不开,邻居就从倒塌的院墙爬进院子。
邻居大娘马努给牙向南都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忍不住心疼得抹眼泪。“我赶去的时候,她孙子已经被救出来了,她的侄女被一根木头压住头,脸上都是血。”那块木头又被土块压着,马努给牙和张海吉者都搬不动。
这时,邻居韩培礼也赶来了。马努给牙开着手机灯照明,韩培礼去搬木头,很快小女孩被救出来。由于光线黑暗,看不清具体伤情,韩培礼只能依稀看到女孩“脸上土和血混在一起,也没哭”。
紧接着,几个人将张海吉者的父亲从土块里救了出来。随后,几人又跑到其他邻居家救人。
隔壁一对50多岁的夫妻和孙子同样被埋。韩培礼率先赶去,他边挖边喊,过了好一会,始终无人回应。
这时,张海吉者跑来找他,因为侄女出现呕吐症状,希望他能开车帮忙送到医院急救。考虑到已有不少人赶过来帮忙救人,所以他赶紧折返回去,先带小女孩去医院。
据了解,后来这户被埋的50多岁夫妻还是不幸遇难了,但他们的孙子被救了出来。因为这位奶奶始终把他抱在怀里。
“手一直在淌血”
地震发生时,韩培礼其实不在家里。他告诉南都记者,当时他正在镇上一家商铺里跟朋友聊天。
“完全没啥征兆,突然停电了,人像是要被从凳子上颠起来。”韩培礼只想着往外跑,商铺的玻璃门被震倒,他在跑出去的时候什么也看不见,加上地震晃得厉害,摔倒时手掌正好按到玻璃断面,顿时不断淌血。
由于担心家里妻子和女儿的安危,他也顾不上手伤,赶紧跑回车里,扯了一把纸试图止血,然后单手开车回家。
回到村子里时,很多房屋倒塌,车已经开不进去,他便把车停在村口,自己跑进去。
所幸,当韩培礼回到家时,妻子和女儿都已经安全跑出来,但自家的房子塌了。来不及进一步查看,他便跑去邻居家帮忙救人。
得知张海吉者的侄女受伤呕吐,他意识到小女孩的伤情可能不简单。“她脑门上一个大口子,后来又有呕吐的现象,那样看可能脑子里面出了问题。这病情耽误不得。”
那时,很多邻居的车停在屋外,被倒塌的墙壁、窗户砸坏,只有他的车停在街上,得以幸免。他和张海吉者轮流抱着小女孩跑到村口,进入车里,扯过一张毯子裹住,便一路开到镇卫生院。
“卫生院也成了危房,大夫们不敢进去,院子里乱成一团,到处都是伤员。”后来韩培礼找到一位医生,把自己手上的伤和小女孩头上的伤简单包扎了一下。“大夫说我们的伤他根本就没有办法,要到别的医院去。”
外面实在太冷了。考虑到村里还有不少伤员,他又把小女孩抱回车上,回到村里。这一次,包括张海吉者的父亲、孙子,还有那个被奶奶抱在怀里躲过一劫的男孩,与一位受重伤的老人在内,他换上堂哥的平板小货车,共装了十几个人再次赶去卫生院。
一位女医生为重伤老人实施心肺复苏,没一会儿,老人还是走了。张海吉者留在这里陪侄女输液,韩培礼则继续开车把众人送到镇里的广场上。
此时已是凌晨3点左右。这一路,韩培礼的手一直在淌血。“我也没觉着疼,也没顾得上。”
广场附近一家诊所的医生查看了他的伤情。“他说你这血管割断了,这样子不行,要尽快找地方缝合。他给我手腕上扎了一根胶带,让我每隔40分钟解开一次,让血液流通,不然手会坏死。”
一起住进临时安置点
韩培礼把平板货车留在广场上给人们避寒,自己则找朋友开车送他去县里求医。到达积石山县人民医院时,这里人满为患,他们无奈只能继续往临夏州人民医院赶,到达已是清晨5点。
临夏州人民医院也满是人排着队等着做手术,要等两小时才能轮到韩培礼。后来一位医生出来看了一眼伤口说,“你这等不了两个小时了,耽误太长时间了”。医生把他带到旁边打石膏的房间里,帮他缝合伤口。放松下来后,因为失血过多导致的晕眩感也顿时向他袭来。
经过医生诊断,韩培礼的左手掌主血管被割断,还伤及筋脉。三天过去,他的左手还裹着厚厚的纱布,小拇指仍然没知觉。医生说,伤口愈合需要大概20天,之后可能还要做一次手术。
另一边,韩培礼离开后不久,张海吉者的弟弟、小女孩的父亲张龙也开车赶到了大河镇卫生院。他告诉南都记者,那时女儿正在输液,但由于气温太低,“吊针里的水都不走”,只能在一旁生上火堆提升周围温度。
后来,他带上女儿,选择赶往临夏州人民医院。
最开始两天,女儿的病情不太乐观,时常呕吐,拍片显示脑内部有两个出血点。21日12时30分,女儿转院来到位于兰州的兰大医院,需要观察72小时,如果未见好转就要做开颅手术。张海吉者和张龙的父亲多条肋骨骨折,伤及肺部,目前则仍在临夏州人民医院治疗。所幸,两人的命都暂时保住了。
住院多日,韩培礼还不知道家里受损情况到底如何。“我长这么大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大的事,没受过这么重的伤。”
21日傍晚,村里有人开着车来送物资,尚未倒塌的房屋也有专人前来评估鉴定,大部分被贴上了“不得入住”的字条。
附近大部分受灾村民都住进了广场上的安置点。夜幕降临,帐篷外不少爱心企业和饭店搭设了免费粉面摊,大家有序排队领取。走进帐篷,这里灯光亮起,炉里的炭火也燃起来了。
张海吉者从冰箱里搜出不少肉和菜,全都带回了帐篷里,她说,这些能给大家做一顿好吃的了。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陈燕
采写:南都记者 陈燕
摄影:南都记者 徐杰
出品:南都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