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之子被拐案一审宣判
两被告人分别被判死缓和无期徒刑

2021年7月,郭刚堂(右)终与被拐的儿子相认。

郭刚堂。
12月2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呼富吉、唐立霞拐卖儿童案公开宣判。呼富吉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限制减刑;唐立霞被判处无期徒刑。同时,法院判令二人共同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物质损失人民币50余万元。
该案共涉及5名被拐儿童,电影《失孤》主人公原型郭刚堂之子郭新振(又名郭振)是其中之一。身为寻亲家长,郭刚堂从“单骑走全国”,到积极配合警方破案,历经24年,才与被呼富吉、唐立霞拐走的爱子重新团聚。谈及审判结果,郭刚堂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只希望人贩子得到法律的严惩。”
宣判
两被告人分别被判死缓、无期
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呼富吉、唐立霞拐卖儿童案公开宣判,以拐卖儿童罪判处被告人呼富吉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被告人呼富吉限制减刑;以拐卖儿童罪判处被告人唐立霞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同时判令被告人呼富吉、唐立霞共同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物质损失人民币50余万元。
法院审理查明,1997年至1998年间,被告人呼富吉和唐立霞以出卖为目的,拐卖李某慧、郭某振、杨某豪、李某豪四名儿童。2001年,被告人呼富吉伙同他人以出卖为目的,拐卖儿童杨某羽。被告人呼富吉、唐立霞以出卖为目的,共同实施拐卖儿童行为,拐卖儿童四人;呼富吉伙同他人以出卖为目的,拐卖儿童一人,二人的行为均构成拐卖儿童罪。法院根据两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作出上述判决。
27日9时许,郭刚堂走出法院大门,嗓音沙哑。他愤怒表示:“呼富吉他还要上诉!唐立霞就认罪。”并呼吁对一直作恶且未悔罪者顶格处罚、处以死刑。
今年7月7日,该案一审开庭审理,5名被拐儿童的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诉讼代理人,被告人呼富吉、唐立霞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2021年6月,公安部门在河南发现疑似郭新振下落,通过采血进行DNA比对得以确认,山东专案组立即赶赴河南,在当地公安机关大力配合下,围绕郭新振当年被收养的情况循线追踪,确定呼某(男,河南人)为该案犯罪嫌疑人,由于涉嫌另一起案件羁押于山西某看守所。
经提审,呼某畏罪心理严重,拒不交代。专案组围绕其关系人开展进一步侦查,发现其当年的女友唐某(女,山东人)有重大作案嫌疑,公安机关在山西某地将唐某抓获。经审讯,唐某对1997年9月伙同呼某拐卖郭新振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在大量证据面前,呼某最终认罪并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经查,1997年呼某、唐某两人相识并恋爱,9月一起在山东旅游期间为图财预谋拐卖一男孩。1997年9月21日,两人窜至山东聊城,呼某在汽车站附近等候,唐某外出寻找作案目标,将在家门口独自玩耍的郭新振抱走,随后与呼某一起乘长途车返回河南,由呼某将郭新振贩卖。
12月25日,呼富吉、唐立霞拐卖儿童案一审宣判前,郭刚堂发布了一段视频表露心迹:“我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把黑手伸向孩子。四五个家庭,不只是老郭一家,二十几年一直在这种苦熬苦等里煎熬。我相信我们全天下做父母的,都会对这样的事情零容忍……”
案发
人贩利用村民信任拐走男童
假如1997年,这对男女没有将郭新振拐上长途汽车卖到河南,或许郭刚堂会过上完全不同的生活。当年,他只有27岁,已经靠着拖拉机运输生意攒下几万元,还打算开个旱冰场。
1997年9月21日下午,时年两岁半的郭新振在山东省聊城市李太屯村的家门口玩耍时,被一名30岁左右、身穿牛仔裤、长相漂亮的女子带走。
郭刚堂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下午4时许,妻子张文革带着儿子串门归来,便留他在家门口,与小伙伴一同玩耍,等她做完一顿饭的功夫再出来,儿子就不见了,找遍了附近的院落也没发现踪迹。
其间有人告诉她,看到一个女子领着孩子出了村,焦急的她赶忙去了村里的广播站,用“大喇叭”寻求大家的帮助。
当天下午,郭刚堂开拖拉机拉货回来时,家门口已经聚集了百十号人。堂叔告诉他说,小六(郭新振的小名)出事了。听说儿子是被偷走,郭刚堂立刻给众人跪下了:“求求你们帮我去找孩子!”
在报警和多方走访之后,郭刚堂才得知,那个不速之客利用了同村村民的信任,得手前也曾频繁接触过其他几名男童,而被她利用的村民确实毫不知情,无从提供任何有用的线索。
万般无奈之下,郭刚堂将儿子两岁生日的照片放大,印在一张一平方米大小的油布上,上面用大字写着“儿子,你在哪里?爸爸找你回家!”插在摩托车的后座,再捆上一编织袋的家当,穿戴好摩托车头盔和塑料雨衣,挎包里揣着文书、地图和记录本,来往穿梭于大大小小的城市和村镇,沿路打听。
但在十几亿人口中找一个幼童,谈何容易?郭刚堂只能疲于奔命,每年有一多半时间在陌生的地方度过,北至漠河,南到海南。20年来,行迹超过50万公里,报废了10辆摩托车,也花光了积蓄,甚至欠下了20多万元外债。
他和妻子张文革后来又生育了两个孩子,家中生计愈发为难,但妻子对他说:“找孩子这件事,你当作第一件大事来抓。”
寻子
单骑走全国曾在悬崖边翻车
常人难以想象这条寻子路上的酸楚,甚至是艰险。2012年,郭刚堂曾经花费数月骑行一万五千公里,途中目睹了多起交通事故,12人受重伤,其中6人和他一样是摩托车骑手。
还有一次雨夜过大别山,几乎就到了悬崖边,他的车翻倒了,脸磕破了,血水混合着雨水往下淌,有一瞬间,他想到了轻生,“我这一松手,可能所有的苦痛都没有了。”
一扭头却看到摩托车上的“寻子旗”翻飞作响,郭刚堂瞬间醒悟,他还有寻子的使命要完成,于是慢慢从地上爬起来,扶起摩托车,也扶正了那面“寻子旗”,继续推车前行。
2015年上映的电影《失孤》中,刘德华饰演的主人公雷泽宽有句台词感人至深:“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觉我是一个父亲。”这基本是郭刚堂的原话。片中有很多情节和人物设定,也取材于郭刚堂的真实经历。
多年的寻子苦旅中,郭刚堂接纳了很多不求回报的善意,也向无数和他一样遭遇亲子离散的家庭伸出援手。2012年,他发起创办了天涯寻亲网,2014年又依法登记注册了聊城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对失亲群体免费提供帮助,为上千个家庭圆了团圆梦。
2021年7月11日,51岁的郭刚堂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团圆。在认亲仪式上,他和妻子与被警方找回的儿子抱头痛哭,离散24年的家庭终获团聚。
这些年警方在打拐方面已有长足进步。2021年公安部部署开展“团圆”行动以来,因为缺少郭新振的DNA信息,在打拐基因数据库里始终没有比中的情况,但又有了一种破解之法,乍听上去,让郭刚堂都有些难以置信。
警方根据失踪儿童小时候的照片,在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在河南发现了疑似郭新振的线索。后来,警方采集了河南林州一名本地居民的血样,在打拐DNA系统中成功与郭刚堂夫妇比中,从而最终确认了郭新振的身份。再到抓获拐卖案嫌疑人,专案组一共只用了9天时间,还带破了另外两起拐卖案件。
郭刚堂对南都记者感慨道:“孩子不是我找到的,是公安机关给我找到的。我的24年和他们9天的工作之间,画了一个‘小于号’。”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陈燕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受访者供图
出品:南都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