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新加坡将实施30天互免签证,除夕当天正式生效
新加坡潮剧社正洽谈来华演出事宜

1月19日,游客在新加坡牛车水龙年迎春灯饰前拍照留影。 新华社发

新加坡南华潮剧社演出。
“新春贺礼”走一波。1月25日,中国和新加坡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了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这一协定于2月9日正式生效后,两国持普通护照人员可免签入境对方国家停留不超过30日。
1月29日,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多方人士,共忆中新交往的广东印记,共话中新免签协定的政策红利。新加坡驻华大使馆向南都记者表示,希望协定的落实能带动更多的商务旅游、促进旅游业发展,同时加强人员交流往来。新加坡安济圣王庙理事会主席林海德告诉南都记者,中新免签证协定生效后,他回中国探亲、旅游可以待更长时间,去更多地方。
“新春贺礼”
新加坡相关旅游产品热度走高
“中新免签协定在中国农历龙年春节前落地生效,无疑是给两国人民送上的一份新春贺礼。”协定签署当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新双向人员往来,新协定必将进一步促进中新人文交流,推动中新关系和各领域合作不断发展。
南都记者注意到,连日来,这份独特的“新春贺礼”受到了新加坡各界的普遍欢迎,在旅游业的表现尤为明显。
新加坡华运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良义表示,“每个旅游界同行都特别兴奋,而且摩拳擦掌,充满了信心,我们也会准备增添车辆,迎接更多的中国游客来到新加坡。”
南都记者从携程方面获悉,中新免签协定一经发布后,携程平台上,新加坡即时搜索热度迅速上扬。消息公布后10分钟,新加坡相关旅游产品热度环比增长超30%,并有持续走高趋势。
与此同时,新加坡旅客入境中国的热情也被迅速点燃。携程国际版Trip.com数据显示,新加坡游客搜索中国关键词的热度环比增长超两成。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告诉南都记者,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国家,受全球经济波动影响较大,2023年经济增长率仅为1.2%,新一年的预期也不高,经济需要新活力的注入。目前,中国已经是新加坡主要的游客来源地,免签措施出台后,可以预期中国游客将进一步增加,从而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发展乃至对整个新加坡经济起到正面作用。
顾清扬还强调,无论是从旅游还是经贸、商务等领域,免签措施的落地都将进一步加强新加坡作为区域乃至国际枢纽的地位。
“协定的落实将为新中两国公民入境对方国家从事商务或休闲旅游提供更多的便利,这也将加强民间交流,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也为新加坡和新加坡国人带来更多的经济机遇。”1月29日,新加坡驻华大使馆向南都记者表示,希望协定的落实能带动更多的商务旅游、促进旅游业发展,同时加强人员交流往来。
日益密切
数个华人社团筹备回中国探亲或旅游
在新加坡西海岸,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新加坡安济圣王庙沿海沟而筑。庙内有图文并茂的二十四孝图、妙趣横生的十二生肖石雕,龙运桥、青龙聚宝池、养生池……这座起源于1918年的庙宇,虽几经易址,仍吸引各地民众纷至沓来,百年来长盛不衰。
南都、N视频去年8月曾推出“广东民俗的海外传承”专题,报道了潮州青龙古庙主祀青龙爷安济圣王的精神文化流传到新加坡等国家的故事。
新加坡安济圣王庙理事会主席林海德是新加坡第二代华人移民,祖籍广东揭阳,2011年加入新加坡安济圣王庙理事会。
“当然是很好的事!”得知中国和新加坡将30天互免签证,林海德十分激动。1月30日,他告诉南都记者,中新免签证协定生效后,他回中国探亲、旅游可以待更长时间,去更多地方。
春节将至,前来牛车水“扫货”的人潮涌动。林海德过年时亦十分忙碌。据他了解,得知中新30天互免签证的消息后,有好几个华人社团马上开始筹备回中国探亲或旅游。
“剧团到中国演出挺方便的。”1月29日,新加坡南华潮剧社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如是说。
南华潮剧社的历史可追溯至1963年一群志同道合的潮剧爱好者所成立的“南华儒剧社”。剧团成立是为了联络情谊,研究戏曲,弘扬潮人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剧团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足迹遍布亚欧大陆,也在潮剧发祥地中国广东潮汕地区多次演出,皆获好评。剧团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在和相关方洽谈到中国演出的事宜。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表示,中国与新加坡关系良好,互相理解、互信且务实。
今年是中新建交的第34个年头,多年来,两国在经贸合作、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双边关系日益密切。“俗话说,亲戚越走越亲。”顾清扬表示,新加坡有不少华人和华侨,新的免签措施将对两国的长期友谊和相互了解发挥重要作用。
“新加坡约76%的人口是华人,到中国走亲访友本就十分频密。”顾清扬告诉南都记者,此前新加坡公民持普通护照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可免签在华停留15天,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但一些特定情况下,如参加商务活动等,所需时长可能会超过15天。
因此,部分新加坡公民会选择通过申请APEC商务旅行卡,或出境再返回的方式来延长在中国停留的时间。这些不便在中国对新加坡免签时间延长至30天后将很大程度上迎刃而解。
中新交流的广东印记
2023年李显龙访华首站为广州
中新两地人文交流底蕴深厚。15世纪初,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扬帆远航,多次到访新加坡所在地区。明末清初,许多来自中国广东、福建的民众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带去了中华文化和科学技术,也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山高水长,再谱新章。回望中新建交的三十余载岁月,两国是重要合作伙伴,中新关系始终展现出前瞻性、战略性和示范性,不仅有力推动了两国各自发展振兴,也为地区国家树立了标杆。
南都记者了解到,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党溪乡,曾多次到访广东。2023年3月27日,李显龙抵达广州,对中国开启为期六天的国事访问,前两天行程均安排在广州。这是疫情三年以来,李显龙首次访华。
抵穗第一天,李显龙会见了在穗新加坡同胞,表示很高兴此次能与他们重新联系,并得知他们在远离祖国的地方生活得很好。
次日,李显龙到访中新广州知识城,参观了园区内的新加坡企业,聆听他们分享如何有效利用知识城生态体系,在数字、农业科技、可持续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业务。他表示,中新知识城“已迅速发展为广东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枢纽,也是新加坡企业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平台”。
除了新加坡企业,李显龙还走访了位于知识城内的广州新侨学校,为新侨师生亲笔写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寄语。该校是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群走出国门合办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粤新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代表性合作项目,于2021年秋季在中新广州知识城迎来第一批创校学生。
参观永庆坊时,了解到广州对于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视,他认为这项城市更新行动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个很好范例。
同年11月,新加坡驻华大使陈海泉访粤。他表示,新穗双方发展理念、产业规划高度契合,未来合作前景广阔。新加坡将进一步加强与广州的交往交流,全力支持新方企业参与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为新中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事实上,近几个月以来,中国免签的“朋友圈”持续扩容。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57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与44个国家达成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同包括泰国、新加坡、马尔代夫、阿联酋在内的23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此外,还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予中国公民免签或落地签便利。
采写:南都记者 梁令菲 翁安琪 何嘉慧 实习生 吕星星 出品:南都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