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破局学生午休管理,需要政策支持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综合 02-23 02:09

  短评

  日前,广州某小学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反映,新学期学校要求家长参与到午休午托管理工作中。广州市教育局回应称,已经关注到个别学校邀请、招募家长志愿者参与学生午休管理相关情况,并已紧急叫停,同时举一反三全市排查类似情况。

  让家长管午休肯定不现实,且不论家长愿不愿意,会不会给家长增加负担,光是若有意外事件发生,谁来负责就是个大难题。让当值家长负责,人家会觉得自己只是来帮忙的,如果要承担什么责任,甚至要赔钱,就容易引发更大的矛盾。只要发生一起意外磕碰追责事件,这个模式就无法运转了。所以,教育部门紧急叫停是对的,要求家长参与到午休管理在合理性与法律争议上都存在问题。

  从过去的学生午休管理看,最初是散养,之后是中午学校不开张,要求学生中午放学后必须离开学校,至于离开学校之后发生的事,与校方无关;最后,考虑到小孩中午散养导致下午上课没精力,以及多数家长既没时间管孩子,又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管理午休的职责逐渐就落到老师身上。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一些校长看到了传统模式的缺陷,所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校长也说,“午休管理不是教学任务,也不是育人工作所必需的”“放弃午休来进行午休看管,无疑是增加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工作量,还压缩了教师的休息时间,理应有额外报酬来进行补贴”。在这样的背景下,解决路径自然会转到通过校方购买第三方服务或者给老师加工资的方式,来应对午休午托的缺人问题。

  然而,让午托实现从免费到付费一方面要考虑家长观念上是否接受,此前一些地区就托管或其他课外服务收费,还曾引发过家长反对。另一方面,需要突破政策的规定。教育部曾明确规定,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不得将早到校看管和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纳入课后服务收费项目。

  因此,付费的路子也行不通了。要破局则需要教育部出面对这条规定进行重新解释,否则现状很难改变。

  按照现在的理解,对午餐午休看管等收费就属于“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所以有意愿收费的学校就卡在这里。但这条规定也能够从“乱收费”入手进行解释,即合理的收费标准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只有超出合理价格的收费才属于乱收费,该条禁止性规定的本意是:禁止以过高价格购买课后服务。这样进行解释既不用变更原有规定,也可以破局,关键在于教育部是否愿意接受这种解释。

  可话又说回来,之所以要把所有收费的课后服务都禁了,恐怕也在于不愿意交钱的家长呼声很大,这背后或许是校方在交钱比例上没有跟家长谈妥,学校把所有支出责任都交给家长,增加了家长的开支。于是,管理部门把付费的路彻底堵死了。而要重启这条看起来唯一可行的路,就需要教育部通过再解释的方式放松政策规定,再通过实践确定家校在购买服务上的合理分配比例。

  教育问题千头万绪,一个小小的午休谁来管的问题,解决起来都不是那么容易。让家长参与学生午托管理肯定不合适,但这个问题不能就此搁置,有关部门不妨尽快明确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