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开会员畅看”实为套娃收费“0.1元试用”实为自动续费

乱收费难维权,微短剧App野蛮生长,如何强化规范监管?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罗韵 03-16 02:39

  “骑士短剧”App购买会员页面说明及跳转后的短剧付费观看页面。

  爱奇艺随刻和等鱼短剧App的会员充值页面。

  “一对夫妇做短剧每月入账4亿多”“爆款短剧编剧月入可超10万元”……近两年,凭借着反转与颇具戏剧性的剧情,部分微短剧收获了巨大流量,也展现了强悍的吸金能力。不过,微短剧背后也隐藏着不能忽视的收费乱象。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的微短剧App各种收费乱象愈演愈烈:花钱开会员看全平台剧集,实际上多个短剧需跳转第三方平台进行二次付费才可观看;0.1元试用平台会员,却在短时间内被自动续费扣款;想申请退款却又被告知虚拟商品不支持退换……

  北京雷腾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超表示,微短剧App是短剧行业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处于“爆发式”的快速增长阶段,未来或将成为行业的监管重点。有专家提出,要提高微短剧App的市场准入门槛,同时明确收费标准和行为准则、提高收费透明度,开展定期审查。

  套娃收费

  88元永久会员却无广告宣传的短剧 19.9元包月会员看全集需额外付费

  2023年短剧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爆款不断。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上半年各大视频平台上线481部新微短剧,每个月还有近300部微短剧提交备案。而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平台、影视公司入场掘金,“微短剧之争”战场从原来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一步扩散到长视频平台,微短剧App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南都记者以“短剧”“剧场”为关键词在手机检索,至少找到40余款微短剧App,除红果短剧、喜番等互联网大厂的手笔外,也有不少小厂商制作。数据显示,微短剧App用户流量呈现增长态势,去年12月环比增长超三成。

  市场火热,微短剧App收费乱象屡屡发生。下载了App却找不到广告宣传的短剧、开了会员看全集却发现剧情不完整或需二次付费……南都记者检索发现,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在使用App过程中“踩坑”了。

  “宣称市场上各大热播短剧都可在平台上观看,下载App后要求购买会员才可进首页看有哪些短剧。”有网友投诉称在汇享看App购买价格88元的永久会员,进入App后却找不到广告宣传的短剧。还有网友在App开了会员看短剧全集,结果看了1/3剧情就戛然而止,剩下的剧集都是其他短剧拼凑出来的。

  在对前述40余款微短剧App进行测评时,南都记者也同样遭遇了消费圈套——“套娃式”收费:一名为“骑士短剧”的App声称开通平台会员可“畅看所有短剧、无限资源”,花19.9元开了包月会员,却发现App内的多个热门短剧需跳转至第三方小程序观看,且看到关键情节就需要额外付费解锁。

  续费陷阱

  付0.1元开会员后自动扣98.9元 多个App强制或默认自动续费

  “0.1元试用会员”“3分钱看全集小短剧”……不少微短剧App的宣传广告诱惑力十足。用户开开心心地消费了这0.1元、3分钱,殊不知已经掉进了平台自动续费的陷阱。

  网友小王就告诉南都记者,为了看“土味”短剧,她下了一个叫咻咻短剧的App,平台宣称0.1元就可以成为会员,“付了钱之后,没过十分钟又自动扣了我98.9元”。在某投诉平台以“短剧 扣款”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也能发现不少消费者与小王有着同样的经历。有网友指出,所谓的“0.1元试用会员”其实都是平台诱导消费的伎俩,目的是启动用户的自动续费机制,让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消费”。

  南都记者随机查看了多个微短剧App,发现强制或默认用户同意自动续费是常见的操作。例如,不少App的充值页面会把自动续费协议与会员服务协议放在同一选项,开通平台会员时必须勾选会员服务协议才能进行支付操作,这也意味着用户必须同时同意自动续费,如等鱼短剧、星芽短剧、爱奇艺随刻、天天看剧等;还有个别App在支付页面并未明确提示自动续费的相关规则,而是在密密麻麻的会员服务协议中不起眼的位置进行约定。

  维权困境

  微短剧App频繁换皮甚至消失 消费者退款却找不到客服商家

  当遭遇微短剧App各式各样的消费陷阱后,消费者第一反应便是找平台退款。然而,“虚拟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规定、找不到的客服渠道、冷冰冰的机器人客服都让消费者深陷“花钱容易退款难”的维权困境中,不少投诉的内容描述中多有提到“找不到客服”“客服不回复”“不支持退款”等字眼。

  此外,频繁换皮甚至是消失了的微短剧App更是让消费者投诉无门。小W告诉南都记者,被咻咻短剧自动扣了将近100元后,当下气得把App给卸载了,后来想重新下回来找客服退款,却发现在应用商店找不到App了,“最后通过订单在支付宝进行申诉,但也没成功拿回钱”。值得一提的是,某互联网投诉平台关于短剧平台的近百条退款投诉中,有超过半数因“商家未匹配成功”即找不到投诉对象而处于停滞状态。

  南都记者留意到,短剧小程序也曾出现过疑似平台“跑路”的情况。今年3月初,就有媒体报道称缥缈剧场、尘醉剧场、玉海剧场、都市好影剧多个短剧小程序无故失踪,用户已经购买的会员无法使用、短剧也无法观看,其中不乏九天剧场(又名玖玖看剧)这种头部平台旗下的小程序。据悉,九天剧场2023年的活跃用户数高达3000多万。

  专家建议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相关主体建立健全违法违规信息监测

  诱导消费、套娃式收费、默认自动续费等,不少短剧消费者在小程序上踩过的“坑”,在微短剧App上再次踩中。

  对此,北京雷腾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超表示,过去的一段时间,微短剧App处于“爆发式”的快速增长阶段,就很可能会伴随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出现,这些都是一个新兴业态在初级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在她看来,微短剧App已经纳入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视野。不过,她也表示,基于审慎监管的精神,目前监管部门对于相关短剧App的合规工作提供了一个缓冲期限。她提示,根据《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App的主办者应该在2024年3月底前完成备案,这对短剧App同样适用,意味着从今年4月份开始,如果相关微短剧App未能依法完成备案工作,就可能会遭遇下架或被关停的处理。

  此外,多位专家表示,未来微短剧App很可能成为短剧行业新的监管重点。去年11月,广电总局宣布将多措并举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从7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举措,其中包括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等。

  未来如何强化规范与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专家表示应提高微短剧App的市场准入门槛,同时明确收费标准和行为准则、提高收费透明度,并开展定期审查。陈超则指出,除了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之外,更需要App的分发平台、智能终端生产企业等相关主体建立健全违法违规的信息监测和处理机制,积极配合落实好监管责任。  

  南都调研

  总第212期

  采写:南都记者 罗韵 实习生 李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