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混乱 “堵城”出入难 多条路通 新城新活力
广钢新城打通关键通道,交通路网逐步完善


广钢新城新修好的道路,车辆行驶起来非常顺畅。

南都报料热线扫码报料
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南方都市报联合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政数局推出《民呼我应·共建美好广州》栏目,精准聚焦百姓关切和民生实事,扎扎实实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本期报道关注,拥堵的广钢新城是如何逐步完善交通路网的。
民呼
人多路少变“堵城” 出行不安全不方便
广钢新城是广州西部的“特色宜居新城”,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居住人数的高速增长,广钢新城的交通拥堵问题渐显端倪。
“好堵。”近年来,不少居住在荔湾广钢新城片区的市民曾向南都反映:片区内塞车现象严重,广钢新城变“堵城”,上班上学异常艰难。从2020年开始,南都始终关注广钢新城道路问题,对片区包括崇文二路、开拓一横路在内的多条道路拥堵情况进行了报道。彼时,相关部门称,拥堵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不少市政道路尚未移交,仅由开发商自行管理所致。
作为小区第一批收楼的业主,居民邓先生在2019年就搬进广钢新城,见证了整个片区交通的变化。“刚开始,内部道路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很多地方都无法通行。”邓先生介绍,刚入住时开车出行很麻烦,若碰到有工程正在作业,堵车几率非常大,也不太安全。即使选择乘坐公共交通,住在广钢新城北区的他也只能从崇文二路(原开拓路)步行十多分钟至培英中学公交站,搭乘公交车到宝岗大道换乘地铁,整个过程繁琐、耗时。
邓先生告诉记者,当时广钢新城南区正处于开发阶段,整个北区居民出行都需经过荔勤北路(原开拓二横路),导致早晚高峰期异常拥堵,“因为我们这里有学校,早上送小孩来上学的,还有出去上班的,市民在路上来往的时间比较长。”
广钢新城能否“不堵”?这成了片区居民长期以来关注的问题和亟待实现的心愿。
我应
打通关键通道 逐步交通路网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脉络,更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关切。在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多年努力下,广钢新城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区环境越来越宜居。
难题:居民多,出入口少
破题:加快征拆脚步,打通多个出入口
在道路没有开通之前,居民主要依靠崇文二路及崇文五路出入片区,“但那时崇文二路只是一条两车道的临时路,并且标识不清。”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市政科副科长章志峰介绍,由于市政道路建设内容多,涉及面广,建设时序未能与房地产开发完全匹配,道路建设进度赶不上居民入住速度,拟建设的几个主要对外出入口受征拆等影响暂无法实施,导致交通拥堵。
想要打通这些出入口,首先要解决征拆问题。章志峰介绍,如崇文二路原本是厂区小路,只有两车道,周边有大量建筑物需征拆,征拆难度较大,部分建筑权属复杂,一些被征拆单位诉求较高。为此,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工作人员调阅大量档案,深入现场实地调研,多次同权属人协调,把问题逐个击破。经过不懈努力,完成了最后一户的征收签约,为整体项目工作的顺利完成扫清了障碍。
难题:管线错综复杂,多个项目交叉施工
破题:多方协调,见缝插针式施工
广钢新城道路在建设过程中并不顺利,地下水电气等管线交错复杂,章志峰回忆起当初的场景,“水、电、气、通信,所有的管线我们基本上都碰过。”广钢新城原有的地下管道并非全都已经废除,部分还在使用中。道路开建时,已有部分楼盘有居民入住,也有楼盘正在施工,地下有不少临水临电的管道,“这些管道都没有规范的路由,摸查起来非常麻烦。”
为此,荔湾区住建园林局多次组织市自来水公司、市燃气集团、荔湾供电局、中国电信等管线单位以及开发商召开会议,要求各管线权属单位提供准确的施工图纸,但还是经常发现有权属不明确的管线,影响道路施工进度。该局加强与相关单位协调,加快管线迁改审批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荔勤北路、荔信二街、荔勤南路等路口还与地铁建设、管线扩容、环城综合管廊等其他建设项目施工作业面有重叠,道路建设进度受影响。“我们刚入场时,有些楼盘还只是基坑,部分道路在基坑与基坑之间,需待楼盘主体建成后才能取得施工面。”
章志峰表示,在道路建设时,基本无法全封闭施工,“只能见缝插针地去施工,先建设一边,留下另一半的道路给居民和广钢新城各楼盘施工单位使用。”而这样的施工方式,势必对建设进度有很大影响。“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是因为建设时序与楼盘建设没有做到完全同步。不过好在现在都建好了。”他感慨道。
实效
交通“内联外畅” 群众出行称满意
2023年7月,培英天桥开通;2023年8月,华丽苑天桥开通;2023年11月,崇文四路开通;2024年1月,4个口袋公园开放;1月30日,崇文二路、荔勤南路和锦心街开通,2月2日,荔勤北路开通。
截至目前,广钢新城打通内部次干道和支路的20个节点、7个对外出入口,“内联外畅,片区活”的交通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近日,记者在广钢新城看到,其内部道路已经全线通车,连通外部的主要通道也已开放。下午五点半,坐车经过这些新开通的路段时,只见路面干净宽敞,标志标线颜色鲜明、指向明确,车辆行驶平稳通畅,路上车辆也跟随红绿灯的指示有序行驶。经过十字路口时,市民们遵守交通规则有序通过。
道路中间绿化带上的植物郁郁葱葱,人行道上平整的地砖和路口处的交通柱相得益彰。道路旁分布有学校、幼儿园、商户、小区,整个广钢新城不只交通环境得到了改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提升。
邓先生告诉南都记者:“现在行车顺畅很多,而且有三四条路能够出去,可选择的路也多了,比较方便。”现在他出行主要选择开车,偶尔搭乘公交时也不用绕路了,能够节约一大半的时间,早晚高峰时段基本不会拥堵。邓先生称,街坊们也认为现在出行效率提高了,都表示很满意。
经验
施工前细致谋划 施工时加强沟通
“市政道路建设牵涉到多方,需要细致谋划。”章志峰认为,道路建设在前期谋划阶段要充分完善建设方案,将工作前置,提前对接相关单位,科学安排道路建设时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加强沟通,统筹协调抓落实。
据了解,2023年,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投入13.24亿元推进53条新建道路建设,广钢新城、白鹤沙地块、龙溪路升级改造工程(东段)等20条共13.31千米道路已建成通车;东沙大道、丛桂路、东西路等47条共39.72千米道路改造工作已完成,共增设机非护栏16.9千米,全区交通路网通达性大幅提高。
2024年,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将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努力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为荔湾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交通优势。
您的急难愁盼我们联手来办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南方都市报面向广大市民群众启动“民呼我应·共建美好广州”线索征集活动,若您身边有急难愁盼问题或是基层治理堵点,请向南都反映,我们将及时响应,共同推进问题解决。
统筹:李欣 冯芸清
执行统筹:廖艳萍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廖艳萍 实习生 邹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