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门牌、老式挂钟、双喜婚镜、40多张奖状……

他们在城中村 “捡”了个博物馆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董淑云 吴佳琳 04-06 00:43

  2024年1月21日,艺术家张晓静和陈洲在怡乐社区的《捡来的博物馆》开幕。图为他们在博物馆前合影。

  博物馆内展出各种有城中村生活痕迹的旧物。

  海珠区怡乐社区,在一座座粉色小平房的掩映中,有一间仅一层的房子很特别。它的四面墙体贴满了蓝色、绿色的门牌。

  “杨箕东来里 10”“林和积善里 36”“冼村西华坊四巷 3”“琶洲裕龙大街 1”……这两千多块门牌,来自一个共同的地方——十多年前被拆迁的杨箕村、林和村、冼村等城中村。

  它们是艺术家陈洲和张晓静夫妇一块一块收集来的,有的是陈洲亲手撬下来的,有的是当时的村民给的。外墙布满城中村门牌,室内则展示着从被拆除的城中村里捡来的老式挂钟、老照片、“双喜”婚镜等旧物。2024年1月21日,这座“捡来的博物馆”正式开幕。

  抢救、“捡破烂”、告别

  陈洲笑着说,“他们就以为我们俩也是捡破烂的,一直喊‘老乡,门牌不值钱的,那个是铝的,你们要捡这种钢铁的’,特别有意思。”

  那些本该随着瓦砾残垣隐入尘土的物件,在挖掘机到来之前,被陈洲和张晓静“抢救”出来。

  两位没有城中村居住经验的艺术家,却收集了七千多块城中村门牌,以及各种各样的城中村生活痕迹的物件。他们与城中村的故事,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2007年,陈洲和张晓静夫妇从法国斯特拉斯堡高等艺术学院毕业后,直接来到了广州工作。陈洲是一名独立艺术家,张晓静则成为了广州美术学院的一名老师。

  “有一个记者朋友,他叫我一定要去林和村看看”,陈洲说起了自己第一次进到广州城中村的场景,“村民还有外地人都有条不紊。我第一次看到什么叫握手楼,里面的地名、他们搬家留的一些标语也很有意思,能感觉到他们对这个地方还是有感情的”。

  张晓静发现每个村子里都会有好几个祠堂,“特别壮观,我们老家都已经没有祠堂了,尤其是有一两百年历史的祠堂”。独特的雕梁画栋,雅致的厢房私塾,也在拆除之列,震撼之景才入眼眸,惋惜之痛又涌上心头。

  除了像大多数人一样,用相机拍下大量城中村拆迁前的影像资料之外,陈洲和张晓静还加入了“捡破烂”的队伍,和“同行”不一样的是,他们那花花绿绿编织袋里装的东西都是“不值钱的”。

  “那个时候我俩还没有孩子,基本上是每天都往各个城中村跑,跟那些进去捡钢筋水泥的并肩作战。”陈洲笑着说,“他们就以为我们俩也是捡破烂的,一直喊‘老乡,门牌不值钱的,那个是铝的,你们要捡这种钢铁的’,特别有意思。”

  “门牌是我们俩收集的主打方向,因为门牌是一个传统地名的彰显,也是有历史意义的。”

  一开始,在撬门牌还并不那么被人理解的时候,陈洲负责用钢钳撬,张晓静则打着伞帮他“掩护”。

  再后来,陈洲干脆做了一张牌子,上面写着“高价回收旧门牌”,找了个角落蹲在那儿。陈洲因此被误带进了派出所,说清后,民警觉得他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还给他留了电话,并对他说,“下次来也没问题,反正这个村子已经清空了”。

  第二天,民警给他打来电话,“陈洲,我送一件礼物给你。”陈洲去到所里一看,是一块块堆成小山的城中村门牌。

  后来陈洲收集门牌的事也被媒体关注到,不少村民因此主动给陈洲送来了门牌。有人跟他说,“陈老师,我把我们家的门牌送给你,以后做个纪念”,也有人跟他说,自己家里有好几块门牌。原来是他们搬走前,在每扇门上都不舍地贴上了一块门牌。

  匆忙搬家之际,也有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跟城中村告别。

  带走的与带不走的

  深深触动着陈洲的,还有那句孩子写在拆迁屋墙上的话:杨箕就是我的家,我爱你。

  “外来务工者在广州这个群体是非常大的,他们来到广州第一个落脚的地方就是城中村。在城市里,城中村交通便利,生活成本又低,房租又低,所以他们选择先到城中村落脚,然后再工作。”张晓静说。

  关注城中村,就不可避免地要关注这个庞大的群体。“这个村子即将消失的时候,这么多人会去哪里?这个群体他们留下了很多生活的痕迹,我觉得要把它收起来。”

  也正因如此,陈洲和张晓静不止是收集门牌,也“捡”了许多居民没带走的物件。

  彼时,居民都搬走了,房子空空荡荡。用陈洲的话来说就是,“可以闯进任何人的家”。

  生活必需品是会被带走的。陈洲在路上看见一个年轻人坐在床垫上发呆,看见一个小女孩拿着个桶。

  来不及带走的,有桌面上写了一半的作业本,孩子的玩偶玩具,墙上的明星海报,各种信件,培训证明,日记账本,游客照艺术照……

  带不走的,有堆在路边成山的水表。陈洲没地方放,只随手捡了个壳儿回来。

  带不走的,还有琶洲石板广场上成百上千颇具古典风格的陶瓮,这是陈洲和学生从各个屋子里捡来的,他们在每个陶瓮上标上时间,可是第二天,陶瓮被砸,碎了一地。

  带不走的,深深触动着陈洲的,还有那句孩子写在拆迁屋墙上的话:杨箕就是我的家,我爱你。  

  它的故事

  陈洲说着,拿起了窗边桌面上一面不及巴掌大的小圆座镜子。“东西带不走,留不住,但可以带走遇到的人的故事。”

  每拿起一样物件,陈洲和张晓静都能讲出它的故事。

  “最触动我的,是跟物件有关的人。”

  陈洲说着,拿起了窗边桌面上一面不及巴掌大的小圆座镜子。“东西带不走,留不住,但可以带走遇到的人的故事”。

  “这面铜镜来自一位青岛大学外语系的姐姐,是她母亲给她的陪嫁。她从山东坐火车来到广州,带着这面镜子,在这村子开了档口,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买了房扎下根。她在这里有了家庭和事业,马上要搬走了,心里也是万分不舍。”

  “我当时就随口讲了一句话,说将来我们可以做个‘城中村博物馆’,把它放进去”,陈洲说完,这位姐姐就把珍贵的小镜子送给了他。可惜这不是神话故事里的狌狌镜,无法记录和重现过往,它和主人的故事也只能被口口相传。

  还有一个眼镜店老板,她家是1986年来到林和村,靠着磨眼镜过活。“我这几天关店搬走,生计就没有了。”老板把磨眼镜的机器送给了陈洲,接上电线还能转动。

  她走的时候,在放机器的木板上用红笔写下了眼镜店的名字和地址,以及她来此和离开的时间:1986年,2010.4.11。这台机器陪伴了她整整24年,辅助着她养家糊口的24年,有多少物件能跟随一个人24年?

  陈洲感到自己被陌生人信任着。“他们觉得我可以替他们讲述这个故事”。

  “所以我收集了很多很多物件,这不仅是一个人两个人的故事,如果把这件事情做成功了,这就是整个城市的故事。”陈洲说。

  如今,这面镜子和磨眼镜机器都被展示在怡乐社区这座“博物馆”里,陈洲说,“当然这也不是一种伟大的作品,但也是对村民的承诺的兑现,我觉得挺感动的”。

  “博物馆”里还有一卷长达17米的“《富春山居图》”,但因场地限制没能展示出来。这幅“画卷”其实是由四十多张奖状组成,多来自林和村一名叫徐小惠的同学,从幼儿园到初一,有考试获奖,也有优秀班干的奖。

  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一面墙,优秀上进的徐小惠,俨然是父母眼里的骄傲。陈洲和张晓静看到的时候不禁热泪盈眶,感慨道,“窝居之乐,乐在其子女”。

  徐小惠家搬走的时候,这些奖状还留在墙上。2010年5月23日,陈洲和张晓静将它们整体揭下,带回家烘干去霉,做成了这幅17米长的“画卷”。

  当时也有媒体报道过,徐小惠的爸爸还打电话联系了陈洲,说他们一家已经回到了湛江乡下。“这些奖状是很励志的,我会想如果当时被挖掉了,我们就不知道曾经有这样优秀的流动儿童”。在过去的将近十四年时间里,陈洲时不时还会想知道,这名叫徐小惠的孩子,是否还记得在广州林和村的家里的那面“奖状墙”以及在林和村的童年往事。她现在又过得怎么样呢?

  永久那么久

  “我们生活在一个地方、一个社区,它需要有历史记忆,新建以后完全没有以前的痕迹了,个人阻挡不了,我们只能作为见证者。”

  在陈洲眼中,广州城中村独一无二,跟任何地方的都不一样。但这些村子重建之后,陈洲和张晓静再也没有走进去过。

  “我们生活在一个地方、一个社区,它需要有历史记忆,新建以后完全没有以前的痕迹了”,她和陈洲淡淡说道,“个人阻挡不了,我们只能作为见证者。”

  而事实上,有着见证意义的城中村门牌并非第一次向公众展现。

  2013年,陈洲与张晓静一同用收集回来的1200多块城中村门牌,制作成艺术品《星光大道》,在以“城市边缘”为主题的“2013港深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上展出。

  2016年,陈洲与张晓静又拿出了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2000多块城中村门牌,深圳香梅地铁站错落拼贴成墙。他们给这面彩色墙取了一个温暖的名字——《家》。

  2024年,这些城中村门牌与物件终于又等到了“出街”的机会。这一次,展出的地方是在广州海珠区的怡乐社区。周围现代化高楼林立,怡乐社区却还是颇具历史感的老式小平房。

  张晓静早在2016年就带着学生在这里做社区艺术,对怡乐社区非常熟悉。“这边以前是一个‘教师村’,民国时期很多大学教授在这里买地建房,所以它一直被保留着,也算是一个城中村了。”如今住在怡乐社区的,大多是老人和外来务工者。

  对于陈洲和张晓静来说,这十几年收藏的城中村物件,如果在一个不会被拆除的城中村里展出,那将具有非凡的意义。

  “城中村里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当新的社区建立,我们也不应该忘记这里的故事和历史。什么样的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应该有他的痕迹,街区应保留这种文化。”陈洲和张晓静在怡乐社区布展的时候,就引得了不少居民的关注。

  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看到这些,所思所感必然不同。陈洲和张晓静把十几年前的物件放在这儿,是展出,也是发问,由观众来自己去观察去感受去表达,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一份答案。

  两个蹦蹦跳跳的小女孩,在博物馆前的门牌号里找“1、2、3、4……”

  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进来就对柱子上的时钟特别感兴趣,陈洲问他,为什么对时钟感兴趣。老人掏出一本电子表工厂的工人证。他总是和身份证放在一起,随身携带。

  2024年1月21日,这座“捡来的博物馆”在怡乐社区开幕。陈洲将早早预留好的一块蓝底门牌贴上墙,上面印着:宏岗 长寿街 9。

  展出多久呢?

  陈洲和张晓静共同的心愿是:“我们希望是永久那么久。”


  提个醒

  开展第5天门牌“不翼而飞”?

  艺术家呼吁:公共作品不能随意破坏

  在“城中村博物馆”开幕的第五天,张晓静和陈洲两位艺术家发现墙上的门牌竟然少了一块,只留下粘胶的痕迹。墙上门牌贴得非常整齐,少了一块很容易被发现。张晓静从之前拍摄的视频中,找到那块独一无二的门牌是——大塘二巷 4号。

  “这是公共艺术作品了,不能随意破坏的”。而对于墙上空缺的那一处门牌位,他还没想好是贴一块别的门牌上去,还是做一块新的贴上去。

  “一座城市的文明是靠每个人维系的。”两位艺术家在此发出呼吁。


  有show开

  《捡来的博物馆》在海珠区怡乐社区开幕

  艺术家:张晓静&陈洲

  时间:2024/01/21 地点:广州海珠区怡乐路怡乐社区七巷五号后座

  艺术家张晓静和陈洲从2008年开始在各个城中村改造现场,如拾荒者般捡拾了各种物件和打工者的资料,特别是门牌,艺术家把这些外人眼里的“破烂”定义为“城中村博物馆”。如今艺术家改名为《捡来的博物馆》,因为每一个物件和史料都是艺术家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它们都有着自身的历史价值和背后的故事。  

  统筹:任磊斌

  采写:南都记者 董淑云

  摄影/摄像:南都记者 吴佳琳

  董淑云(部分为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