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东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中北部地质灾害风险仍较高

省防总要求重点做好退水期间安全防范和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美苏 04-09 01:37

  4月8日,位于大燕河边上的清远清城区百加居委茶二合作社,大片菜田和部分民居被淹。

  4月8日,英德市大站镇东岸咀村的积水仍深。

  根据气象水文部门监测预报,本轮强降雨过程已基本结束,全省江河水情平稳。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和省防总有关规定,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决定于4月8日18时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广东省气象部门预计,9日至10日,广东大部将转多云到阴天。气象部门提醒,中北部地质灾害风险仍较高,需保持警惕。

  当前,广东已进入汛期,省防总要求各地各部门继续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动态,加强值班值守,强化会商研判,重点做好退水期间安全防范和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要强化转移人员安置管理,在风险没有解除前严禁擅自冒险返回,坚决做到“不安全、不返回”。要加快损毁设施修复,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切实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直击

  北江韩江洪水出峰 清远等地缓慢退水

  4月8日,广东省水文局清远分局通报,北江2024年第1号洪水洪峰自7日10时过境清远英德市区后,陆续于当晚穿过北江干流飞来峡和清远主城区,已于8日凌晨1时在石角站出现8.61米洪峰水位,相应流量12800立方米/秒,超五年一遇。北江2024年第1号洪水是我国今年主要江河首次编号洪水,为全国1998年有编号洪水统计以来最早的洪水,刷新了石角站4月最大流量的历史纪录。此外,广东省水文监测显示,韩江三河坝(三)站于4月7日23时出现42.97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0.97米,该洪峰水位也是棉花滩水库建成后该站4月历史同期最高水位。截至发稿,该站水位已退出警戒。

  记者注意到,北江及周边河流正缓慢退水,周边村民生活正常。

  8日上午,记者来到清远清城区百加居委茶二合作社,这里毗邻北江最大的支流大燕河。洪峰来临时,这里也受到了波及。目前,村内仍有积水,但水位已经不再上涨。记者走访了解到,除了一些低洼的农田和道路被水浸泡外,村民居住的房屋、圈养的家畜基本未受损失。在一户民房内,几名村民坐在家中喝茶聊天。有村民告诉记者,由于当地干部提醒及时,7日晚洪峰来临时他们很早就转移到了二楼,家中的物品也没有损坏。

  8日上午,记者来到英德市大站镇东岸咀村,江水完全浸没了入村的主干道,不少村民住房的一楼被淹没。现场天气阴沉,江水掺有大量泥沙,呈现浑浊的黄色。

  目前清远市主要江河正在缓慢退水。预计北江干流石角站流量于4月9日2时退至12000立方米每秒(编号洪水标准),北江干流英德(五)站水位于9日8时退出警戒水位(26.0米)。4月8日15时,清远市共有6个河道超警戒水位。清远水文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江河仍保持着水位高、流量大、流速快的特点。相关单位、沿河村镇和社会公众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及时做好防御工作。

  来自韶关水文分局的消息,8日10时,洪峰已经通过韶关市区,主要江河处于缓慢退水阶段,但仍有乌石和乐昌两个站点处于超警戒状态,其中乌石站超警戒2.43米。

  水文专家指出,后续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致灾风险较高,广东多地山洪风险预警持续生效,仍须继续做好防范,注意防灾避险,广东水文将密切关注汛情发展,全力做好洪水应对工作。

  影响

  全省大部分地区春茶采制受影响

  清明假期以来,受冷空气、切变线和高空槽影响,粤北、珠江三角洲北部市县有连续性暴雨过程,加上近日广东进入汛期,珠江流域北江出现明显洪水过程,对全省大部地区茶园管理和春茶生产造成影响。

  4月7日,北江发生2024年第1号洪水,记者了解到,洪峰过境期间,清远英德部分茶园被淹。从受访者提供的图片来看,部分地区积水严重,茶树几乎被完全淹没。据介绍,该茶园受灾面积有10-20亩左右,“洪水的影响其实不是很大,目前水位在逐渐下降了。但是连续多日低温降雨,对茶青影响就比较大。”据悉,英德市英红镇、横石塘镇、望埠镇、黎溪镇等均有茶园沿北江且地势较低,每遇汛情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受灾情况。

  “茶树怕淹水,遇到这种情况要根据积水情况尽快开沟排水。”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教授张凌云指出,短时间的浸泡对茶树影响不大,但如果连续长时间浸泡,或者叶片被污泥覆盖,茶树生长将受到严重影响。

  “韶关大部分为山地茶,基本不会出现茶园被淹的情况。就是一直下雨,采不了茶。”韶关曲江某茶园负责人表示,目前暴雨没有导致其茶园的茶树毁坏,只能等天晴抢收茶青,“产量不会有太大影响”。

  珠三角汛情同样严重。“没办法。”说起最近天气,怀集下帅车福村仙山茶叶种植基地负责人涂沛常无奈地摇摇头。据悉,该基地从过年到现在,只陆续采了7天茶,其他时间一直在下雨。“今年产量预计会减少三分之一。”涂沛常说。开平大沙有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下着雨还是会开采,“最近每天采茶都有1000多斤,今天茶青的产量预计会更多,但总体来说对比天气好的年份,产量肯定会有所下降”。

  在雨天采摘茶叶,由于山路湿滑,无论是企业老板还是采茶工,都需要考虑安全问题。“下雨天我们就没有采茶了,暴雨让员工采茶不安全,而且湿度太高了,采回来品质也不是很理想。”韶关翁源某茶园负责人表示。

  此外,下雨天人工采茶成本大大提升。涂沛常表示,以前采茶工每人每天大概需要140元,现在则要200元以上。“下雨天采茶工更难请了。”据相关人士介绍,春茶季也是春耕季,韶关茶园采茶工以当地农户为主,家家户户都要先忙完自己的农活,才能有时间采茶。  

  整合:李斌 易福红 统筹:任磊斌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蔡肇宇 陈诚 综合央视新闻、南方农村报、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