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之少年说第三季《活力南粤 朝气少年》推出
小狮妹、AI小创客、亚洲花游冠军……10名南粤朝气少年展现榜样风采


周思晨 周思雅

蔡多贝

何依依

林熙悦

黄建铭

魏中华

张晟轩

王梓烁

许博轩

陈昱同

扫码看专题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好儿童,当有高远的志向、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昂扬的精神。少年须立凌云志,强国有我奋进时。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南方都市报、N视频在2024年推出“强国复兴有我”之少年说第三季《活力南粤 朝气少年》,讲述10名南粤少年的故事,他们是玩转无人机和AI系统的“新质生产力小创客”,拿下花样游泳亚洲冠军、挑战国内超高难度攀岩路线和在跳绳运动中突破自我的“体育小健将”,传承发扬咏春和舞狮的“非遗传承者”,坚持环保公益宣传的“绿美小卫士”,爱好书法的“小小艺术家”、弘扬爱国精神的“小小红色宣讲员”……他们茁壮成长,学有专长,争取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梦想舞台上展现南粤少年的榜样风采。
12岁拿下亚洲冠军 深圳双胞胎姐妹花默契演绎“水中芭蕾”
从六岁开始练习到12岁已斩获冠军无数,来自深圳的周思晨和周思雅一直是“彼此的影子”。虽然二人性格迥异,但在花样游泳的世界里,她们像水中的双生花,用默契在水中编织旋律。
姐妹俩自幼便与水结缘,双胞胎身份也让周思晨和周思雅在双人项目上具备了天然优势,精益求精的信念更是她们不断前行的力量。无论是陆上训练还是水下配合,姐妹二人的惊人默契离不开对动作力度、角度的精益求精。
2024年3月,第11届亚洲分龄游泳锦标赛花样游泳项目中,她们获得了双人项目金牌和集体项目银牌。二人首次参加亚洲大赛,不仅以出色的花样游泳技巧引人瞩目,更以少年的风采和实力赢得了赞誉。奖牌背后,榜样的力量也不可或缺。“希望能成为和王柳懿、王芊懿姐姐一样优秀的运动员。”周思晨和周思雅表示,她们一直期待跟随前辈的脚步,奔赴更大的“舞台”。
广州跳绳少女 小身躯大能量,每一次起跃都是“飞翔”
在广州市花都区七星小学的操场上,五年级学生蔡多贝双手紧握那根特殊的、由钢丝制成的跳绳。她蓄势待发,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跳跃。身躯娇小的她,即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从二年级作为新人加入跳绳后备队,到如今晋升为“七星跳绳队”甲组女子组的主力队员,这一路充满了艰辛和汗水。回忆起刚开始练习跳绳的日子,蔡多贝坦言,钢丝跳绳的甩动对她来说是一大挑战。由于动作不够熟练,钢丝绳一不留神就会甩到腿上、打破皮甚至出血,她的腿上还因此留下了不少疤痕。对此,她却有着自己的坚持:“我也怕疼,但疼不是放弃的理由。”正是这样的信念,让她在困难面前一次次战胜自我。交互绳训练项目曾是她的一大难题,但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懈努力,她终于掌握了进绳的节奏,克服了这一难关。“跳绳是我的翅膀,我渴望通过它飞向更自由的世界。”谈及未来的目标,蔡多贝满怀憧憬地表示,她渴望跳向更高的理想——进入国家跳绳队,今后为国争光。
河源环保“小精灵”用声音传递万绿湖背后的绿美建设理念
“我想化作一只‘精灵’,飞进绿色的梦境中。”何依依是河源市碧桂园学校五(3)班的学生,她是广东省十佳普法小使者,河源市声音志愿者,她曾参演有关环保的科普剧,获“2022年河源市第四届科普剧大赛”一等奖。
“一切美景都让我发自内心地喜爱,这是增强生态环保意识的原动力。”她热爱自然,热衷于参加环保相关的公益活动。在河源万绿湖,她与护林员一起深入丛林秘境,对家乡绿美建设背后的故事进行了科普讲解。
她介绍道:“万绿湖是‘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多年来维持优质水源,以一湾清水滋润南粤,这片湖里不仅有‘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还吸引了鸬鹚、‘环保鸟’白鹭等鸟类来此安营扎寨。”环境的优化和保持,也推动了“万绿湖开渔节”等多种生态旅游的发展。何依依说:“我爱着这片土地,爱着这片绿色,我希望通过我的声音,让更多的小朋友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让这片绿色一直延续下去。”
揭阳“小狮妹”街头偶遇舞狮群秒变“团宠”走红网络
2024年春节,七岁半的揭阳女孩林熙悦在路边练习舞狮,偶遇一支专业舞狮表演队路过等红绿灯。听到熟悉的舞狮鼓声响起,小女孩也非常投入地展开了一段表演。一分钟后,小女孩摆动着小狮头做出“低头三甩”动作,向车上的“大狮子们”表示感谢,这温暖的一幕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网友们评论“小狮妹”:“父母引路是动力,巧遇狮群是机缘,刻苦练习是要点,‘低头三甩’是灵魂,传承发扬是目标。”
林熙悦的爸爸林凯荣自小习武。受爸爸的影响,林熙悦对打鼓、舞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现女儿节奏感特别强后,在林熙悦五岁时,爸爸开始着手引导她学习舞狮。林凯荣表示,女儿十分有天赋,节奏感很好,父女俩经常配合着舞狮。
这个暖心的故事迎来了后续,舞狮队邀请“小狮子”到舞狮队参观,并表示到时会对小女孩进行专业辅导,尝试合作演出。林熙悦说:“很高兴,我能学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会珍惜机会,会继续努力,希望自己的舞狮技术越来越好,希望能让更多小朋友也爱上舞狮,爱上传统文化。”
佛山“咏春小侠”用心感悟一招一式里的中国态度
黄建铭是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民乐小学小飞鸿国术团的一名咏春学员。小小的身躯却能出招凌厉,拳拳生风。黄建铭说:“练拳不仅要有悟性,更重要的是有恒心。”“我在咏春练习里努力做到不断观察、持之以恒,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应该坚持学习的品质,并且坚信,它会成为我人生的指路明灯。”
黄建铭的老师,民乐小学国术团团长邱烁彬说:“建铭身上有耐心和专注的品质,用心去练的人,才能做到手到、心到、眼到。”在他的悉心指导下,黄建铭迅速成长,在不断练习中修正动作,在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武状元大赛集体拳术中获得金奖。
在观察和训练过程中,黄建铭意识到,练习咏春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为了传递“心正不畏难,身正立天地”的咏春精神,为咏春注入无限生命力。“忠义、仁爱、担当、精进,感受一招一式里的中国态度。”他希望把咏春的态度,传递给更多人。
惠州无人机“小飞手”蓝色天际,是梦开始的地方
起飞、加速、过弯、避障,一架小小的无人机在赛道上穿越重重障碍,越过终点,而操作这架无人机的则是一名13岁少年。“小飞手”魏中华在一次科技展上爱上了无人机竞速这项安静又刺激的运动,“当我戴上飞行眼镜操控无人机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小鸟一样飞在天上,自由自在的”。在第二十三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无人机项目)总决赛上,他荣获无人机第一视角竞速赛小学组一等奖,“无人机对我来说就像是并肩作战的队友”。
除了飞无人机,受父亲影响的魏中华还酷爱发明创造,他与同学合作发明的“农村环保蓄能空调系统”获得了第二十一届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创新成果项目发明类一等奖。“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带着我改装的无人机飞跃更多障碍;我希望有一天能够通过我的发明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少年无畏,与梦相逢;蓝天之下,是理想开始的地方。
中山小创客 制作“赛博班主任”,用可爱的力量改变世界
就读于中山东区水云轩小学的张晟轩连续两年获得过《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决赛一等奖等全国性奖项,并且还有多项发明专利。
善于观察的他注意到,班主任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还要进行班级管理、课后一对一辅导等工作。为了减轻班主任的压力,张晟轩与同班同学马金浩,在吴锦开、邱嘉南老师指导下,制作出了集成语音控制等多种人工智能功能的“班级AI小助手”。将“班级AI小助手”放置在班级中,只需与“班级AI小助手”对话,就能实时将语言内容编辑成短信发送到老师手机内,提醒老师班级中正发生的事情。同时,这款“班级AI小助手”还内置多种辅助学习功能,比如能将接收到的中文内容实时翻译成英语。
2024年5月26日,在广东省教育厅和珠海市政府主办的《2024粤澳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中,张晟轩与马金浩共同制作的这款“班级AI小助手”荣获创意智造1、2级(小学组)一等奖。
深圳小攀岩家 成功挑战国内超高难度的“中国攀”
“高峰不是用来仰望的,爬上去才有意义。”这是深圳男孩王梓烁的信念,也是他攀岩路上的座右铭。攀岩于他,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历练。四年时间,他从一个对攀岩充满好奇与敬畏的初学者,成长为如今岩壁上的佼佼者。在岩壁上,他灵活多变,快如闪电,准确地找到每一个着力点。
王梓烁也曾有过恐惧与迷惘。六岁时第一次走进攀岩馆,十米高墙带来的恐惧和泪水并没有击垮这个男孩。为了支持王梓烁的攀岩梦想,他的家人把家里的客厅改造成了一个攀岩训练馆,为他提供了随时随地训练的条件。每当王梓烁在攀岩墙上挥洒汗水时,他的父母都会在一旁默默陪伴,为他加油鼓劲。两年后,王梓烁成功完攀了国内超高难度的自然岩壁攀岩线路“中国攀”。如今,作为深圳攀岩队的重要一员,他依然保持着那份对攀岩的热爱与执着,“我享受战胜自己的感觉!”王梓烁不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勇敢无畏的精神,还心怀对攀岩运动的自豪与责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争光。
潮州书法少年 国潮燃起来!执笔尽显少年风骨
潮州书法少年许博轩从五岁半开始学习书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写好每一个字,许博轩将每一个笔画都练习了无数次,吃了很多苦。“每当我练得很累,想放弃的时候,我都告诉自己用热爱书法的心和意志力坚持下来。”在刻苦练习中也让他的书法水平不断提高,在首届亚太青少年书画大赛中,获得金奖;在“羲之艺术杯”中国大书法第六届大赛中荣获学生组毛笔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除了书法,许博轩还非常喜爱打篮球和朗诵。“我会把在篮球场上学到毅力与力量带到练习书法当中,让我能够在一次次枯燥的练习中坚持下来;在书法中磨练出沉稳与耐心,篮球竞技中即使输了也不会烦躁和沮丧。”“动”与“静”的相互结合,让许博轩无论在球场上还是方寸间都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分寸。
软笔6级、硬笔7级,方寸砚台之间,自有波澜壮阔。“每一次写书法,我都会幻想自己能够穿越千年,和那个时候的文化与历史对话。”笔走国粹传承,墨染少年人生。站在传统之上,品味文化独特的魅力。
小小红色宣讲员 传承肇庆红色基因,弘扬少年爱国精神
就读于广东肇庆中学的陈昱同从小便接受红色家风的熏陶。陈昱同的外公曾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小时候,陈昱同最爱听外公讲述当初与战友们保家卫国的战斗故事,并被其中浓烈的爱国情感打动,坚定了“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信念。于是,陈昱同主动申请成为一名红色宣讲员,加入了肇庆市红领巾宣讲团,将外公口述的先辈革命事迹编写成20多篇红色小故事,利用学校广播平台分场次演讲。陈昱同还创新了一些宣讲形式,比如“共写红色书法”等。
他还热心志愿服务,频频为贫困小朋友献爱心,荣获广东省2023年度“新时代好少年”、广东省2022年度“红领巾奖章”个人四星章,2021年度肇庆“新时代好少年”“十佳少先队员”等诸多荣誉。
陈昱同通过自己的宣讲让肇庆的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革命火种生生不息,又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传承,让红色,成为大家心中的底色。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陈文定
执行策划:王佳 陈伟斌
统筹:李琳
视频/文字:李琳 晨曦 林寄傲 唐顾笑 吴晓桐 李孟麟 吴博斌 张驰
设计:欧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