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布局科创、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家居等园区
十大产业园今年推地1.38万亩

6月30日下午3时,深中通道开通,近千名湾区游客前来打卡。 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张志韬 通讯员 安旭 摄
“以前觉得深圳很远,现在觉得很近。”看着远处的深中大桥,戴思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戴思乐公司”)董事长陈梅湘对深中同城充满期待。公司50多名来自深圳的员工即将实现半小时通勤。
深中通道正式通车,中山“大桥时代”到来,深中产业一体化加快推进,中山如何接住这“泼天富贵”?
产业
物流便利 货物出口经南沙港和深圳港都方便
中山翠亨新区马鞍岛东部,深中通道西侧登陆点旁,一个新的产业平台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由深中两地国资平台联手打造的深中产业协作示范园区——湾区未来科技城已进入建设工作的收尾阶段,预计今年10月正式开园。深中(广东)高新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中海表示,目前园区已储备超过70个来自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科创型项目,涵盖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
作为传统制造业强市,中山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最完整、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拥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18个省级专业镇,“深圳总部+中山制造”“深圳链主+中山配套”“深圳研发+中山转化”。
深中通道开通以后,华帝股份的副总裁王操准备开车,经深中通道,前往深圳拜会客户,抢先享受深中通道贯通带来的便捷。“中山经虎门大桥到深圳来回要4个小时以上,现在深中通道开通了,中山、深圳往返最多只需2小时。”王操表示,“中山企业看好深中通道带来的机会,中山从西岸城市变为东(岸)西(岸)兼顾,既融入广州经济圈,又融入深圳经济圈。”王操说,货物出口既可以走南沙港,又可以走深圳港。
中山乐途电器今年9月将搬进南头镇一个现代工业园的新厂房,目前代工生产、出口到美国市场的电风扇,买手与深圳一些跨境电商企业有合作。总经理黎明阳说,如果有出口的急单,现在走深中通道,让货物经深圳盐田港出口,物流费用节省许多。
黎明阳发现,有的深圳、东莞的小家电和钟表工厂搬到了他们旁边的现代工业园。在深圳龙岗的厂房每平方米租金40元/月,中山厂房每平方米租金12~13元/月,便宜超五成。“深中通道开通,中山吃到了深圳、东莞传统制造业向外转移的‘头啖汤’。”
园区优质 中山推动十大主题产业园建设
深中通道通车,半小时深中同城正式到来,极大提高了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的“含金量”。近年来,中山大力拓展产业空间,全力以赴优存量、拓增量、调结构。截至今年6月底,可供出让的产业用地约1万亩;至今年12月底,可供出让产业用地增加至1.9万亩。
当前,中山正集中力量推动十大主题产业园建设,本年内可推出产业用地1.9万亩,约1.38万亩位于十大主题产业园,撬动产业势能。
1.翠亨科创产业园
位于翠亨新区(马鞍岛),连片工业用地共2527亩,其中立即可供13块,共1311亩。
2.深中合作创新区
位于民众街道,连片工业用地共1856亩,其中立即可供6块,共722亩。
3.岐江新城智慧港
位于港口镇,连片工业用地共2477亩,其中,立即可供5块,共966亩。
4.中山新能源产业园
千亿级现代产业新城,含南区、大涌、板芙、南朗四大片区,连片工业用地共3822亩,立即可供11块,共2065亩。
5.中山高端显示产业园
位于坦洲镇,连片工业用地共773亩,其中立即可供6块,共743亩。
6.中山健康医药产业园
重点发展健康医药、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美妆等产业,布局下一代生物技术产业化应用。含火炬开发区、南朗两大片区,连片工业用地共636亩,其中立即可供5宗,共404亩。
7.中山半导体产业园
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向为主导,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产业。位于三乡镇,连片工业用地共610亩,其中立即可供2宗,共433亩。
8.中山智能家居产业园
围绕高端制造,发展灯饰光源智造、智能家居等产业,带动工业互联网、数字创意等产业发展。包括小榄、古镇、横栏三大片区,连片工业用地共481亩,6个月内可出让。
9.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
汇聚智能家电、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家电产业基础优势突出,打造中山北部千亩连片制造业基地。包含黄圃、南头、东凤三大片区,连片工业用地共259亩,其中,立即可出让2宗,共208亩。
10.中山新材料产业园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化学、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新材料行业。位于三角镇,连片工业用地共423亩,其中立即可供6宗,共291亩。
文旅
各镇街推出特色旅游资源供游客打卡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古氏宗祠、罗三妹山、翠亨湿地公园、金钟湖公园、古镇灯饰、小榄菊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山拥有旅游资源278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101项。各镇街都有不同特色的旅游资源供游客游玩打卡。深中通道前方到站,中山准备好了。
经深中通道到中山,从翠亨东出口,继续前行,来到南朗街道的绿色村落。目前,南朗崖口村正在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巧妙地将稻田、海岸线、美食等穿珠成链,形成一条独具魅力的“海上日出+稻田落日”生态景观线。南朗街道还与深圳市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草签文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前两地联合发布了“追寻革命历史记忆之旅”“特色精品住宿推荐”“绿美生态之旅”“深中寻味之旅”五条推文,打造深中“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
6月30日-7月1日,两天时间里,深圳多个车友会组织100多名深圳车友,来到中山市神湾镇打卡。摘菠萝、品美食、看美景……神湾镇成了深圳游客自驾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在欢迎仪式上,神湾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何振伟向深圳游客介绍了神湾的旅游资源,并向他们赠送了中山十佳旅游手信BOBO、神湾首张旅游指南手册等礼物。
6月30日和7月1日,三乡镇中山温泉住宿客人604人,其中港澳客人427人、深圳客人39人;不少香港游客专程搭乘跨境巴士经深中通道来到中山,深入感受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中山职院经管学院副院长杨超表示,深圳的旅游产业以都市、海滨度假为主,旅游项目以华侨城这种综合类大型旅游景区居多,旅游产业规模整体较好。而中山的农文旅、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等旅游资源丰富,不乏知名度较高的旅游资源,如孙中孙故里旅游区、中山温泉等。深中通道开通以后,从交通上极大地便利了深圳人来中山,对于中山来说是一个文旅资源整合与推广的好机会。如果能将中山的旅游资源和深中通道产生更好的联动性,重新形成一些优质性的文旅产品,能更好地推动中山文旅市场的发展。
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在旅游应如何定位?杨超表示“微度假旅游目的地”就十分契合中山的实际情况。相较于深圳而言,中山的城市规模没有那么大,以前中山旅游业最集中的问题就是过夜游客不多,如果要把过夜游客数量迅速提升到一定的层次,肯定也是很难的。“中山的景区、景点在规模上相对较小,但也是亮点纷呈,很多产业是可以融合的,形成一些新的业态和模式,很多深圳客来到中山,一两天正好是一个微度假,可以将中山的农文旅、温泉,古村、名人等历史人文串联起来,开发一些深圳缺失、能形成互补性的旅游产品,才能吸引更多深圳的游客。”
采写:南都记者 吕婧 侯玉晓 刘贤沛
见习记者 刘继贤 通讯员 崔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