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辉灿科技创办人严国生:

深圳出生港商返乡二度创业 招朋引伴体验宝安营商环境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潘莹瑜 许松龙 07-03 01:40

  辉灿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严国生正在进行实验。

  严国生实验桌的一角。

  辉灿科技所获得的奖项。

  开栏语

  从香港狮子山到深圳宝安湾,一片璀璨的星河已然连成。今天,当深港这对粤港澳大湾区核心CP加速“双向奔赴”的同时,一场划时代的共振也正在上演:一群胸怀抱负的香港奋斗者正跨过深圳河,为梦想追寻新篇而来。

  当自强不息的“狮子山精神”与开拓创新的“拓荒牛精神”相遇,又将带来怎样的“化学反应”?即日起,南方都市报推出《从狮子山到宝安湾——香港人的寻“宝”故事》栏目,跟随并记录多位香港创业者的寻“宝”之旅,展现深港融合显微镜下的“宝安切片”,打开大湾区未来融合发展的无限想象空间。

  在西乡河畔一座产业园的实验室内,严国生俯下身,透过灯体的微小视窗,观察缓缓流动的特制液体在光源灯泡内是如何编织着一层层防护,过滤有害光线,为用眼健康筑起一道屏障。

  这盏护眼台灯由严国生创办的辉灿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出生于深圳市宝安区,少年时期跟随父母迁居香港,早年在照明产业投资领域初露锋芒,拓荒出一方“天地”。2017年,他敏锐地捕捉到了LED光源有害光线多的痛点,摸到了市场对于光安全的需求会逐渐提高的时代脉搏,组建专家团队攻坚研发出了发光生物安全照明技术,手握填补行业空白的自研技术,严国生兴奋地开始寻找产业落地的“宝地”,他把目光投向了宝安,转战他事业的第二个“新天地”。

  创业

  拥有光生物安全护眼技术知识产权12项  

  时代的钟摆来回摇荡,改革开放诞育了深圳的传奇。今天,人们谈论宝安,早已不再是“三来一补”“贴牌加工”,而是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因完善的产业链,宝安“一天找齐上下游,三天做出产品”的口号蜚声在外。

  向阳的花木总是更容易触摸到春天的脉动。严国生选择宝安开启他人生的“第二曲线”,也按下了事业开挂的按钮。《前海规划》发布后,相关政策红利扩大到宝安,严国生因此以优惠价格在宝安拿下新的研发基地,“在光生物安全照明领域创业近6年,终于迎来自己研发的产品问世,真的非常开心。”宝安对于严国生来说,是企业走上新台阶的一条新跑道,飞向更远方的起点。

  2017年,严国生在香港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目标锁定于解决LED光源中存在的有害光线问题。历经三年自主研发出全国首创过滤LED有害光线的“液体过滤”技术,为各类厂商提供技术支持。然而,技术输出取得进展的同时,在香港生产终端产品的条件并不成熟。

  2021年,严国生在宝安西乡成立了辉灿科技,专注于光生物安全光源的研究与探索。前海扩区后,公司所在地被纳入了前海规划的宏大图景之中,辉灿如一叶新舟借着政策东风,乘势行远。严国生估算,企业产值如果达到4500万元,新的优惠政策将为企业省下百万元成本,这不仅是数字的跳跃,更是梦想的度量尺。目前,辉灿科技已具备光生物安全护眼阅读灯、实验室专用灯、医院专用灯及儿童健康灯具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拥有光生物安全护眼技术知识产权12项。

  严国生坚持从“0”到“1”的技术创业之路,恰似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版图上,绘制了一条由探索至突破的经纬线,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征途,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宏大叙事中的生动注脚。  

  “媒婆”

  助力更多香港同胞来深寻得职业新生  

  万里归来年愈少,此心安处是吾乡。对严国生来讲,宝安是故乡也是异乡,是承载他童年的地方,也是铺展了他宏图大展的事业苍穹。2023年,严国生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宝安区“点燃学习”班学员。“点燃学习”于2021年首创于宝安,打造了一批新时代宝安高质量发展的“新”尖兵。

  严国生凭借团队的努力,也沐浴着资源平台和惠企政策的阳光雨露,从一开始要靠别人的产品搭载自己的技术,到自主打造产品逐步实现量产,一路高歌猛进,他也看到无数来自天南地北的创业者扎根园区、大楼,和宝安的产业体系血脉相连、共同进化,慢慢地,他种下了一颗为梦想架设桥梁,助力更多的香港同胞跨越深圳河,寻得职业新生,以及促进深港两地科技融合与交流的种子,他希望每一个梦想都能生根发芽,每一份才华都有一席之地。

  “这就跟相亲一样,看实力也看时机。”在严国生这个“媒婆”的撮合下,深圳宝安与香港创业者彼此的眷顾已经开始了。

  这些年轻人、科技精英、企业家在宝安的时间里,严国生不厌其烦地“献宝”:宝安交通方便,到深圳市内基本30分钟左右,离机场近,去往全国各地只需几个小时;宝安及其周边产业链条完备,在宝安创业相当于可以享受“大湾区产业资源”,这是可以让创业者活跃生长的生态系统,可以让创业潜力加倍释放。严国生的香港朋友说,以前觉得,宝安是一个工业区,营商环境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严国生每次的激情“安利”打动了他们,他们惊叹,严国生在宝安的状态非常好,说明宝安的土壤和发展环境滋养了辉灿的发展,营商环境已经十分成熟。

  在接待流程上,严国生是一个称职的“导游”,他精心设计接待流程,邀请朋友们参观他位于铁仔山旁的办公室,不远处就是繁忙的宝安国际机场和延绵不绝的海岸线。在欢乐港湾,严国生接待大家,餐厅的落地窗外,就是一览无余的伶仃洋,碧海蓝天,海面上沿江高速车流不息。严国生告诉朋友们,自己现在每天工作以外的生活:爬山、去海边散步;还告诉他们,宝安有哪些对企业的扶持政策、营商环境如何友好等等。朋友对宝安的发展感到震惊,对严国生的状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能感觉到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热带雨林效应”,独木难成林,只有形成热带雨林生态,才能形成稳定持续的生长环境。

  严国生希望这些朋友们找到业务发展与宝安政策、资源的结合点,“辉灿”享受到的政策优待朋友们也都能享受到。更重要的是,大家结伴而行,形成新经济聚集地和人才高地。

  严国生的“雨林”如今正拔节生长。他邀请的这些年轻人、创业者、企业家在见到宝安政府工作人员后,普遍的评价是“有格局、专业、务实”。而会见香港客人的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显然都在会谈前做足了功课,他们畅聊目前各行业面临的问题,如何与宝安本地资源相结合实现更好的发展,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什么支持等等。“很有获得感”是共识,他们也对来宝安寻找“人生的旷野”跃跃欲试。

  对于宝安,严国生用两个“高”——高颜值、高素质来形容,高颜值指的是宝安的环境,高素质指的是人才。而对于他接触过的这些政府工作人员,他连用了两个“特别”:特别热情、特别专业,“我们是一个频道的。”  

  未来

  攻坚解决电动汽车大灯掉功率影响续航  

  如果说要给来深创业的港人一些经验,严国生给的关键词是“借力和狮子山精神”。借力很重要,洞悉并吸纳政府支持政策是成功者的捷径,而严国生也正在让自己化为被“借”的力量。在深圳宝安,他看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勃发升腾,也看到了暂时缺少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一直是深圳宝安科技创新方面的“短板”。香港强大的科研力量,正是深圳宝安期待的“甘露”。一块深港合作的重要“拼图”——深港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即将应运而生,“让创业人少走弯路,将两地优势更好对接,让这个平台实现1+1大于2的乘数效应。”时代巨变之下,骨子里刻着“拼搏进取 同舟共济”狮子山精神的香港人,选择直面变化和主动开辟新路。

  曾经,香港是时间的魔术师,绘制着效率的神话,而过了罗湖桥,时针彷佛被拨慢。在时间的洪流中,深圳这头“拓荒牛”也在追赶着光的速度,两地的节奏渐渐合拍,彼此的步履在时代的轨道上趋于一致。从追随到融合,合二为一的奇迹在这两座城市间传递。在严国生的故事里,我们看见的不只是两座城市变迁的剪影,更是时代精神在个体身上留下的深刻烙印,狮子山精神和深圳精神的融合在影响着严国生的同时,他也在为两种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对于未来的勾勒,严国生和他的团队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他的公司还将聚焦电动汽车领域,攻坚解决电动汽车大灯掉功率影响续航这一问题,开发出更高效健康的照明产品。

  在自然界中,很多植物向着阳光弯曲生长,严国生的人生和事业都承袭了这份对光的天然追求。作为深港融合的见证者和建设者,严国生手中光源发出的光,照亮了他人生的前路,也点亮了更多香港人走进内地的信心和决心。

  又如那首《狮子山下》: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

  记者手记

  守护每一场梦想的“迁徙”

  当昆虫飞到花朵上时,它们会接触到花粉,并将其带到下一朵花上,完成植物的传粉过程。植物,则以独特的化学语言——芬芳的香气与细腻的分子信号,巧妙地向昆虫发出邀请。昆虫凭借敏锐的化学感应力,寻觅到共生伴侣,这是生物界中精细而协同的沟通艺术。

  在中国的南海边,两个城市之间也正上演着一场现代意义上的“传粉”奇观,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创业者,穿梭在城市之间,完成着一场场梦想与机遇的跨界迁徙。两座城市,也如同自然界中的共生伙伴,不仅地理位置相近,更在经济、文化和创新领域深度交织,如同昆虫与花朵间的精密互动,共同解码时代的密码。

  香江之畔,狮子山下。上世纪70年代,一部呈现香港普通市民逆境自强故事的电视剧《狮子山下》轰动全港,激励着代代香港人迎难而上、同舟共济,共同谱写着“东方之珠”的传奇,刻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狮子山精神自此成为香港人的精神图腾。

  彼时彼岸,以对岸的璀璨灯火为指引,一群怀揣梦想的内地青年,穿过罗湖桥,南下寻找着广阔的机遇与未来。那是一场追梦者的“迁徙”,向南逐梦的年轻人,成为深港之间一抹特殊的时代记忆。

  四十余载东风劲吹,历史的长廊气象万千。当我们再次将目光投射到这片北纬22°的湾区热土时,狮子山下华光依旧,比邻而居的昔日“小渔村”深圳也已华丽转身。

  地处深港合作“桥头堡”、文化同源的宝安湾,成了香港青年栖息创业的理想绿洲。透过这里,一个深港深度融合发展下的“微镜世界”呈现在眼前:雄厚的制造业根基,为创业者找到了科研成果加速落地的实践场;聚链成群的产业生态,为追光者带来了发展机遇与志同道合的同行者;优质的营商环境,为破壁者注入了逆境重生的澎湃动力。

  当坐拥区位、产业、营商环境的深圳敞开怀抱助力每一场梦想“迁徙”时,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活跃在深港的联结线上,他们,是时代洪流中的摆渡人,编织着深港合作和融合的经纬。

  在天际线下延展的深中通道,如同一位巨人搭起的臂膀,横亘于碧波之上。作为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最高的跨海大桥,深中通道让珠江东西两岸各市实现1小时内通达,成为大湾区又一个“黄金通道”。作为深圳侧最先进入的门户区域——宝安,勃兴之势如朝阳东升,吸引了无数港人逐梦大湾区。当下的香港,其社会肌理中,代表着奋斗者阶层勤劳刻苦,自强不息的“狮子山精神”历久弥新,一群承上启下的香港奋斗者,内心激荡着对“自强不息、家国同构”精神的新时代诠释。他们是宝安经济发展的参与者,是深港合作的推动者,是爱国爱港的践行者,他们融入宝安、一起打拼、共同奋斗,佳话不断。

  这些追梦者的奔赴,汇聚了深港交流的生生不息。“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今天,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推进,血脉在同一片土地上相连的我们,使命也将在同一片天空下交织。从狮子山下到宝安湾,一代代湾区人心中的希冀呼应着《狮子山下》穿越时空的旋律,我们共逐理想、携手追梦。

  采写:南都记者 潘莹瑜

  摄影:南都记者 许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