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盘点奥运常青树,格鲁吉亚女枪手十赴奥运,华裔乒球奶奶已61岁

马龙拼“六金王” 刘虹已集齐金银铜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陶新蕾 07-23 01:20

  中国选手马龙今年四赴奥运,将争夺自己的奥运第六金。 新华社发

  37岁竞走选手刘虹成中国代表团中年龄最大的运动员。新华社发

  塞纳波涌,埃菲尔铁塔下的倒计时牌数字飞闪趋零,世界瞩目的巴黎奥运会已进入开幕倒计时。作为世界顶级赛事,奥运会将汇聚着各国优秀的运动员。

  初出茅庐的,期待一战成名;久经沙场的,期待突破自我。岁月不居,老兵常青,不需要奖牌、成绩做注脚,体坛“常青树”们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与超越,也是对体育精神最深刻的诠释。

  射击 

  传奇女枪手连续参加十届奥运会

  有一位女运动员自1988年以来,就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届奥运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将是这位传奇枪手职业生涯里参加的第十届奥运会,她就是格鲁吉亚射击运动员妮诺·萨鲁克瓦泽。

  2016年里约奥运会,妮诺·萨鲁克瓦泽与既是儿子也是徒弟的索特内·马查瓦里亚尼一起参赛,成为奥运会史上首对同时参赛的母子,成就又一段传奇。

  北京时间7月27日,当妮诺·萨鲁克瓦泽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上亮相时,她将成为历史上首位连续参加十届奥运会的女选手。

  乒乓球 

  61岁倪夏莲成年龄最大选手

  55岁的妮诺·萨鲁克瓦泽不是本届奥运会年纪最大的女运动员。中国球迷熟悉的卢森堡籍华裔乒乓球运动员倪夏莲将第六次出征奥运会,“倪奶奶”7月初刚满61岁。华裔乒乓球手、智利运动员曾之颖也比妮诺·萨鲁克瓦泽年长,她的年龄为58岁。

  在顶尖高手云集的中国乒乓球队,能参加一届奥运会都不是容易的事,但“六边形战士”马龙将第四次征战奥运赛场。这一次他不参加男单比赛,只在男团项目中出战。中国队如果拿下这一金,那么马龙也将成为中国奥运史上首位“六金王”。

  一人对抗国乒几代球员,胜过孔令辉、王励勤、王皓和马龙的波尔也将出现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作为德国乒乓球队的灵魂人物,43岁的波尔将第七次参加奥运会,这将是他在奥运会上的最后一舞,此前他宣布将在巴黎奥运会后告别国际赛场。

  篮球 

  美国42岁陶乐西六次出征

  如果将目光放到篮球场,本届奥运会上最受关注的明星应该是美国篮球超级巨星勒布朗·詹姆斯。今年底将满40岁的詹皇将第四次踏上奥运征程。此前三次征战奥运会,詹姆斯取得两金一铜,他上次参加奥运会还是2012年。

  除了詹姆斯,美国队阵中还有斯蒂芬·库里和凯文·杜兰特这两位超级巨星,以及恩比德、安东尼·戴维斯、阿德巴约等一众好手。可以说,这套阵容基本上涵盖了目前美国篮球的最强战斗力。他们将携手为美国男篮冲击第17枚奥运金牌。

  42岁的“白曼巴”戴安娜·陶乐西将第六次出征奥运会。如果美国女篮夺得本届奥运会最后一枚金牌,实现“八连冠”,陶乐西将以六金独占团队项目中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运动员这一殊荣。

  中国球迷熟悉的女篮运动员劳伦·杰克逊将第五次出现在奥运赛场。虽然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43岁的劳伦·杰克逊还是成功入选了澳大利亚女篮巴黎奥运12人大名单。

  足球 

  38岁“女王”玛塔还将亮相

  绿茵场上,球迷们会继续看到“女王”玛塔的身影。作为史上第一个连续参加五届奥运会并有进球的选手,38岁的玛塔将第六次参加奥运会。这也是她与国家队共度的最后一年。“穿裙子的贝利”宣布2025年将从巴西国家队退役。

  田径 

  中国37岁刘虹竞走不停歇

  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中年纪最大的不是36岁的马龙,而是37岁的刘虹。这位集齐了奥运会金银铜牌的“妈妈级”竞走传奇,脚步没有停歇,而是继续向前迈进。

  中国田径队中,跟刘虹一样即将第五次踏上奥运赛场的还有即将35岁的撑杆跳高名将李玲。三年前在东京,李玲的比赛被大雨中断,她等待四个半小时,最终因体能消耗殆尽,无缘决赛遗憾离场。泪洒赛场的李玲没有因此灰心、退役。在去年杭州亚运会上以4.63米刷新赛会纪录夺冠的她,这次在巴黎希望“离天空更近些”,弥补东京奥运会上的遗憾。

  滑板 

  英国50岁麦克唐纳与16岁队友一同参赛

  在“小孩哥”云集、20岁就称得上“老将”的滑板赛场,50岁的英国选手安迪·麦克唐纳成了奥运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滑板运动员。看看跟他一起出征巴黎奥运滑板项目的英国队队友—斯凯·布朗和洛拉·坦布林都才16岁。

  在奥运赛场,像安迪·麦克唐纳这样将年龄变成数字的选手还有很多。比如40岁的法国手球运动员尼古拉·卡拉巴蒂,他此前已五次出征、摘得三枚奥运金牌。这次本土作战,他有望成为赢得最多奥运男子团队项目金牌的选手。

  网球场上,37岁的德约科维奇将第五次冲击奥运金牌;38岁的“红土之王”纳达尔将在他最熟悉的罗兰·加洛斯,上演奥运最后一舞。  

  采写:南都记者 陶新蕾 实习生 谢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