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一街镇一普惠”,广州越秀首推街道级“公建民营”托育园

上下班接送方便了 家门口托育价更平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美苏 07-30 02:20

  广州市首家“公建民营”的越秀区建设街普惠托育园开园。

 六榕街普惠托育园功能区域划分明确。

  南都报料热线扫码报料

  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南方都市报联合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推出《民呼我应·共建美好广州》栏目,精准聚焦百姓关切和民生实事,扎扎实实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本期报道关注广州市越秀区街道级“公建民营”普惠托育园的故事。

  民呼

  双职工家庭育儿压力大 学龄前孩子托育机构少

  在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道,双职工家庭的李女士面对着工作与育儿的双重压力,她的声音代表了众多家庭的共同心声:“我们很需要学龄前孩子的托育服务。”

  李女士家中有一个两岁的孩子,由于工作繁忙,难以亲自照顾,“我们之前也找到了可以托育2至3岁孩子的私立幼儿园,他们将不同年龄的十几个孩子放在一个班。”李女士表示,这家私立幼儿园每个月要两千多元,距离家里大概2公里,设施也偏向于简单。“我们希望离家里更近一点,价格也低一点,能够在小朋友早期习惯养成方面给一些专业的指导。”

  “现在的孩子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以前我们都是在院子里长大,有很多朋友。现在小朋友小时候都是独自成长,在托育园有机会和更多人交朋友,增长社交能力。”李女士补充道。

  屈先生也表达了对婴幼儿托育服务的迫切需求。“孩子今年2岁,主要是我在带,非常需要托育服务来支持。”他表示,之前了解到很多托育服务针对的都是上了小学的孩子,提供的服务也只是放学、接送、配餐,针对0到3岁学龄前小朋友的托育机构比较少。屈先生说,看到家门口办了一个公建民营托育园,赶紧带着孩子过来了解一下情况。

  我应

  广州首家“公建民营”普惠托育园开园 

  越秀区首推的街道“公建民营”普惠托育园由越秀区卫生健康局统筹指导,街道办事处整体推进,委托第三方机构运营,实现了服务便利“可视化”、资源整合“最大化”和送托成本“普惠化”。5月20日,广州市首家“公建民营”的越秀区建设街普惠托育园开园。7月28日,六榕街普惠托育园迎来首个开放日。  

  难题:老城区规划性质、空间受限

  破题:整合既有服务资源 创新服务融合发展  

  首家“公建民营”普惠托育园选取城区中心行政街道建设街作为普惠园区试点,然而老城区受到规划性质、空间受限,很难找到完整地块重新建设托育园。

  越秀区建设街道武装部部长李劲说,越秀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建设街,积极破解老城区空间受限难题,在黄华塘社区颐康服务站的基础上,利用90平方米的室内空间,拓建60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办了这个有15个托位的街道“普惠托”。在这里,还引入了越秀区计划生育协会“向日葵亲子小屋”资源,拓建户外活动场地60平方米。该场所整合既有服务资源,实现“颐康+托育”、医疗保健、配餐服务融合发展,让越秀老城区焕发“一老一小”民生服务新活力。  

  难题:托育机构价格、品质不一

  破题:政府补贴 “公建民营”减轻运营成本  

  托育行业的高收费、环境和配套的良莠不齐,一直以来是抑制百姓送托意愿的主因。越秀区首推的街道“公建民营”普惠托育园,场地由街道提供,水、电、气均按居民价格收费,减轻托育机构运营成本。

  南都记者了解到,建设街道、六榕街道的“公建民营”普惠托育园托育费最高定价1650元/月,仅为一般市场价格约一半。在托管时间上,提供全日托、临时托、计时托等多种服务形式,考虑到双职工家庭需求,全日托从早上8时30分开始,服务可延长至18时30分。

  负责六榕街普惠托育园运营的桐乐集团董事长张春介绍,六榕街普惠托育园约124平方米,可提供20个托位。按照目前的政策,每个托位政府将提供一次性的建设补贴,未来每个月每个托位还有一些运营补贴。  

  难题:家庭托育服务需求多元化

  破题:设不同功能分区 开展五大领域保育活动  

  随着社会发展,家长对于托育机构的需求类型更为多样。“政府对辖区内托育市场提前开展了系统的市场调研,帮助我们实现服务的精准定位。”越秀区六榕街普惠托育园负责人王女士表示。

  走进六榕街普惠托育园,功能区域划分明确,有户外场地、活动区、综合区、大运动区、睡眠区、配餐区、保健室等。王女士介绍,“婴幼儿的营养餐由专业配餐机构配送,按照婴幼儿的膳食营养需求,每周调整菜单。”根据15个月至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该普惠托育园的保育涉及运动、社交生活、认知、语言、情感五大领域。“我们非常重视广府文化的传承,在语言领域不仅有普通话,还有粤语教学,在主题活动中还设置了粤语儿歌学习和特色广府文化活动。”王女士介绍道。

  经验

  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普惠托育服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下发之后,越秀区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公建民营”普惠托育园开园是越秀区完善托育服务体系、落实“一街道一普惠”工作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多渠道推进托育服务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社区婴幼儿照顾的难题,让居民享受品质有保障、价格真实惠的托育服务。

  “群众托育服务有痛点难点,比如上下班时间无法错开接送幼儿、托育费用高等,我们希望能通过普惠托育这项工作来逐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越秀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林晓晖介绍,街道托育更加强调可及性,托育机构就建在居民区里,家长接送幼儿都比较方便。另外,街道的普惠托育相较于市场上的其他托育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越秀区妇幼保健院也会发挥协同机制,派出医生指导托育园的建设,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

  林晓晖还表示,越秀区此前已打造省、市、区级的托育园示范点,并推进用人单位开办托育园,促进幼儿园实施托幼一体化。跟省、市、区级的普惠托育机构不同,街道级普惠托育机构首要定位是设在“家门口”,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送得起、用得上、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务。作为全市首个街道级的普惠托育园,建设街选址在商住融合街区,为更多街道提供可复制的操作模式。未来,越秀区将按照“一街镇一普惠”的目标,实现全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您的急难愁盼我们联手来办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南方都市报面向广大市民群众启动“民呼我应·共建美好广州”线索征集活动,若您身边有急难愁盼问题或是基层治理堵点,请向南都反映,我们将及时响应,共同推进问题解决。

  统筹:李欣 冯芸清

  执行统筹:廖艳萍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实习生 查雨苗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王美苏 实习生 查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