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中国持续成为全球发展引擎
始终坚持创新但从不放弃初心和使命
马克西姆·维瓦斯
丹尼斯·穆内内
米德华
“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每逢重大历史关头,党总是能够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指引我们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连日来,多名国际专家学者、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后代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焕发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活力,中国共产党是发展中国家政党和人民学习的榜样。
“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的凝聚力,且目光长远”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智慧?法国学者、作家、时政评论家马克西姆·维瓦斯(Maxime Vivas)告诉南都记者,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强大的组织,正是在其领导下,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的凝聚力,而且目光长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焕发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活力,成为全球发展引擎。
马克西姆·维瓦斯表示,制度为发展提供了指引。今天人们见到中国的成功,是几十年前提前谋划、正确决策的结果,而中国现在做出的决定,又将在未来的10年、20年、30年内结出硕果。以上这些成就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中国有着一个百年前成立、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意大利《二十一世纪马克思》杂志主编安德烈·卡托内(Andrea Catone)也向南都记者表示,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在于,始终坚持创新但从不放弃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安德烈·卡托内看来,中国在实现巨大飞跃的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所造成的灾难和不平等。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一直建立在中国人民自身的力量之上,是和平实现的。“我认为,这是中西方现代化的关键区别,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优越性,还体现了其道德优越性。”安德烈·卡托内表示。
巴基斯坦前外交国务秘书塔米娜·詹朱亚(Tehmina Janjua)从事外交工作30余年,被派驻到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工作过。塔米娜·詹朱亚告诉南都记者,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解决了政治理论和治理实践之间的复杂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发展中国家政党和人民学习的榜样。
她说,这些问题包括如何准确“诊断”并克服根深蒂固的社会矛盾;如何让本国人民的生活得到彻底改善;如何制定和实施长期发展规划等。这些是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许多国家直到现在仍深受其扰。
“但显而易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不但已经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还将旧有的社会矛盾化为发展动力,推动中国不断前行。”
“中国几乎每一处可用空间都在植树造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最令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非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Dennis Munene Mwaniki)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蓝天白云。丹尼斯·穆内内2019年首次到中国考察,2024年他再度访华,走过北京、长沙、洛阳,他告诉南都记者,这几年来在这些地方都能看到蓝天,呼吸新鲜空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践行效果明显。中国几乎每一处可用空间都在植树造林,人们对此也非常高兴。这表明中国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丹尼斯·穆内内说。
比利时前驻华大使、终身荣誉大使帕特里克·奈斯(Patrick Nijs)曾长期生活在中国农村,目睹了中国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他告诉南都记者,中国现在正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这非常令人兴奋。在全会《决定》中,有关“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内容“非常生动”。
在谈到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时,巴基斯坦亚洲生态文明研究与发展研究所首席执行官沙基尔·拉迈(Shakeel Ahmad Ramay)向南都记者表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精准扶贫生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国家才有希望”
“我认为,中国这些年来最重要的变革,都与中国共产党有关,与党的革命性锻造有关。”安德烈·卡托内告诉南都记者,在如今动荡艰难的国际环境,以及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国内背景下,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共产党,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需要党所带来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在安德烈·卡托内看来,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
“永远不要离开中国。”这是汉斯·米勒(Hans Miller)医生1994年去世前反复叮嘱妻子的话。其子米德华向南都记者讲述了父亲与中国共产党结缘的故事。他提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父亲到达延安后,目睹了中国共产党员甘愿冒死保护人民。父亲由此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真正能领导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走,这个国家才有希望,所以他决定一生追随中国共产党。
而对于一直生活在中国的米德华来说,他也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发展壮大。米德华对南都记者表示,他一直以来的感受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办的事情一定能办到,无论有什么问题,党员们都会冲锋在前。“当把人民服务好了,江山就在这儿,人民喜欢党,这个国家就会勇往直前。”
“新蓝图 新担当——国际社会聚焦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系列报道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何嘉慧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肖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