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湾财社2024新消费势力盛典在成都举行
让川渝和大湾区的企业与消费者“双向奔赴”


8月13日,南都湾财社2024新消费势力盛典在成都举行,与会企业围绕消费新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杨海洋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刘晓龙
居民消费是满足居民美好生活愿望的关键环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今年以来,消费市场陆续涌现出爆品爆款。新的消费趋势下,能否洞见消费需求、把握趋势先机,打造特色消费新场景,决定着企业能否俘获消费者“芳心”,成为行业“顶流”。
南方都市报湾财社持续助力国家促消费政策,从2023年开始推出相关活动报道,持续关注消费新趋势。今年,活动来到了“热辣滚烫”的川渝地区!8月13日下午,由南方都市报湾财社主办的2024新消费势力盛典活动在成都举行。
让两地消费市场、品牌主体“双向奔赴”
南方都市报社党委书记、总裁戎明昌在活动现场致辞表示,消费是当下的绝对热词,粤港澳大湾区和川渝又是国内消费趋势的风向标。在新的消费趋势背景下,南方都市报、湾财社落地成都举办“2024新消费势力盛典”,发布消费趋势洞察报告和新消费好物与案例,旨在让川渝和大湾区的企业与消费者“双向奔赴”,让两地消费市场、品牌主体“双向奔赴”,共同关注与探讨当下的消费议题。
近年来,南方都市报持续推进现代传播能力建设与融媒、智媒转型。两年前诞生的湾财社,应势而谋,以优质内容强势出圈,以行业逻辑垂直聚焦。西南是南都与湾财的重要关注区域。接下来,南都和湾财社,将以专业、新锐、年轻态的视角,专注优质内容与资源平台打造,以融媒力量赋能两地经济发展。
做深做透政策解读 助力行业挖掘亮点
今年的新消费势力盛典,聚焦美好生活,从消费调研、案例征集、好物点赞、品鉴活动、消费市集、智库研讨等方面,做深、做透促消费政策解读、商业趋势分析,助力行业挖掘新的消费亮点、热点及高质量、可持续的消费。
在南方都市报湾财社成立两周年之际,8月13日下午,活动现场还举办了西南之夜·湾财社两周年活动。
南方都市报社编委、湾财社CEO王莹在发言中表示,影响消费最核心的因素是人口,南方都市报湾财社成立两周年,“2024新消费势力盛典”活动落地成都,是因为成都、重庆二地加起来聚集了过半亿的人口。“南都也希望破圈,跟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一起,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王莹表示。
活动现场,国台酒业、新希望乳业等18家企业被授予“南都湾财社西南伙伴”称号。
专家声音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杨海洋:
消费潜力巨大,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消费是未来消费重要方向
“2024新消费势力盛典”上,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四川省亚太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海洋发表《消费宏观趋势分析》的主题演讲,深入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对疫情后的消费新趋势做出全面展望。
企业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精准销售
“从消费角度来看,疫情后中国消费增长明显。”杨海洋表示。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969亿元,同比增长3.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209726亿元,增长3.2%;餐饮收入26243亿元,增长7.9%。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6%、5.6%;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3%、11.2%。全国网上零售额70991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9596亿元,增长8.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3%。
在杨海洋看来,中国消费潜力依然巨大。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2022年已经接近5亿人。2022年美国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是8.1万亿美元,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万亿美元,中国未来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
在消费增长大背景下,杨海洋分析认为,借力数字经济是关键,多样化、个性化和高品质消费,是未来消费的重要发展方向。企业端可通过区块链等技术获取大数据,自建数据库,获得客户消费偏好,从而实现精准销售,满足多样化及个性化的消费趋势。
2030年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51.91万亿元
有关数据显示,2023年末,60岁以上老人数量超过了2.92亿人,2035年,预计老年人数量将超过4亿人,本世纪中叶,老年人数量预计将接近6亿人,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上升,将使银发经济成为新的风口。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健康产业的规模要达到16万亿元。杨海洋表示,事实上,疫情前五年,健康产业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2.86%,按照这一速度,2026年健康产业的规模就将达到16万亿元,2030年将达到51.91万亿元。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和日本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5岁以上居民消费主要集中于养老院、医疗保健和房屋装修,35-44岁居民的消费支出则主要集中于房租、教育、娱乐和外出就餐。
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健康产业包括13个大类: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事务及健康环境管理与科研技术服务、健康人才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健康促进服务、健康保障与金融服务、智慧健康技术服务、药品及其他健康产品流通服务、其他与健康相关服务、医药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健康用品及器材与智能设备制造、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中药材种植养殖和采集。
“简言之,最具发展前景的相关产业链是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以及促进健康,具体而言包括医疗服务(包含医美服务)康复服务及预防保健、健康旅游、制药业(含医用和家用的化妆品生产)、医疗器械生产以及养生服务等。”杨海洋在活动现场表示。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刘晓龙:
消费下行竞争加剧,企业应“高韧性发展”
“2024新消费势力盛典”上,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刘晓龙发表了题为《中国消费企业的高韧性发展之道》的主题演讲,对奢侈品、酒店、汽车、服装、家电、美妆等40个消费品细分市场进行全景扫描,为企业在疫情后修复期迎接新的拐点提供了战略建议。
接近七成行业面临一定挑战
刘晓龙表示,当下中国大消费市场正处于下行与修复期。科尔尼重点监测了40个细分行业,对这40个细分行业做了全景扫描,以判断各个消费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与战略本质——总体而言,接近七成的行业现在都面临一定挑战。
大家电、零售药店、葡萄酒和婴儿食品4个行业处于“日渐均衡”区间。这些行业已有较为领先的企业把握住了结构性的机会,扩大了领先优势。
高端美妆个护、运动鞋服、烈酒等15大行业进入“胶着稳定”区间。这些行业的头部企业很难获取比行业更高的增长动能,亟待在战略战术上形成突破,形成差异化竞争。
养老行业、宠物用品、高端汽车和电商4个行业处于“迭代抢滩”区间。这些行业正处于创新发展或变革期。
气泡/碳酸饮料、餐饮、预制菜、旅游和童装等5个行业处于“战略脱轨”区间。这些行业的头部企业正被后发玩家蚕食,竞争力逐步流失。
线下零售、商超卖场和消费电子3个行业处于“发展失重”区间,无论行业自身还是头部企业,发展都已经失速。
企业应再度寻找盈利增长点
“消费下行与竞争加剧期间,面对成本飙升、供应链中断、价格波动等挑战,企业更多思考如何构建韧性。”刘晓龙表示,科尔尼建议,企业应该将焦点从韧性打造,转向突围再生,再度寻找企业盈利增长点,打造高韧性企业。
他表示,基于当下消费市场需求分化、更替加速、边界突破、链条重构和科技赋能五大特征,在穿越疫情后,中国消费市场需充分“借势使力”捕捉精细的需求分化、“内外兼修”把握竞争更替的增长抓手、“拓阵破局”挖掘增量业务场景、“节储弹药”以运营优化蓄备新一轮增长的韧性势能、“巧用精兵”助推AI技术赋能与价值落袋,以在存量时代捕捉人群、竞争、业务、产业链、技术格局变化中的细分增量,构筑发展韧性和新一轮增长点。
企业分享
挪瓦咖啡副总裁胡旭昊:
国内消费者现制咖啡消费频次逐年升高
“2024新消费势力盛典”上,就国内咖啡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品牌发展现状,挪瓦咖啡副总裁胡旭昊在演讲中表示,驱动我国咖啡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年轻一代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在增强,同时他们对生活质量、丰富度的追求也在增强;其次,国内消费者在现制咖啡的消费频次逐年升高。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在中国内地,人年均咖啡饮用量不超过5杯,而美国、日本则超过200杯。可以看出中国咖啡市场潜力足够大,目前我国现制咖啡的消费群体扩大了3倍,而老用户在稳步提升现制咖啡消费频次。
为了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地位,自去年以来,价格战率先在咖啡赛道掀起,并蔓延至整个现制饮品赛道。面对行业竞争白热化趋势,挪瓦咖啡自去年起,明确聚焦“拒绝高热量”的品牌定位,凭借低热量、健康化的定位,获得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锅圈食品品牌总经理刘一川:
坚定押宝发展潜力大的预制菜
“2024新消费势力盛典”上,就预制菜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品牌的发展现状,锅圈食品品牌总经理刘一川表示,过去几年,锅圈的开店速度几乎可以用“疯狂”二字形容,这确实有天时地利的原因。接下来,锅圈要从1万家店开到2万家店甚至3万家店,这新的1万家店要靠什么来支持?“我们给出了一个答案——预制菜。我们坚定看好预制菜行业,参考发达国家尤其日本过去几十年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每个人做饭的时间成本将会越来越高。因此,预制菜绝对是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领域,我们坚定地把宝押在预制菜上。”
圆桌论坛
消费者更关注产品是否健康、营养、安全
在“2024新消费势力盛典”上,多位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消费新哲学背后:品牌和消费者如何‘双向奔赴’”进行了分享。
目前,消费市场上,价格“内卷”严重。Tims天好中国西南区总经理沈一卿认为,价格“内卷”时,企业对内还是应做好精细化管理。虽然目前咖啡赛道存在低价竞争等情况,但中国咖啡市场黏性高、发展快,“未来的增量依旧很大”。
盐津铺子品牌市场总监黄翠兰表示,在消费回归理性的趋势下,企业应进行全产业链改革,实现产品品牌力、组织力、产品力、渠道力的综合匹配,才能真正打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价格“内卷”之下,消费者对品质依然有要求,企业应如何应对?霸王茶姬西南区域公共事务负责人周平认为,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价值以及个性化需求非常重视,这对企业来说是“利好”,说明消费者愿意接受新品牌、新产品。
猫屎咖啡品牌营销负责人梁安琪则表示:“就咖啡行业而言,我们的用户倾向于去体验品牌健康的生态,而不是单一的产品或服务。我们也鼓励和支持顾客更深层体验咖啡文化,并以此为纽带,提高对咖啡的鉴赏能力。”
SGS农产食品部西南区总经理蒋盈盈则认为,虽然现在市场中普遍认为要“卷价格”,但消费者更关注产品是否健康、营养、安全。“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要深入贯彻‘全链条高标准’,完善供应、研发、生产、仓储运输及市场等全链条系统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
湾区企业代表热议川渝消费特点
疫情结束后,行业有哪些新的消费趋势和热点?在圆桌讨论环节,OPPO AI专家任佩表示,疫情之后,整个手机行业在回暖,手机规模开始稳步增长。AI是现在科技行业和手机行业的大发展趋势,OPPO从卷成本、卷人效变成了卷AI新技术,卷创新的新体验。
极米科技副总裁郭雪晴表示,近两年,消费两极化比较明显。追求质价比的消费者对质量、价格、功能更加在意,而高端化用户更在意整个产品的创新性、设计美学及传递的情感价值。此外,国内消费者更倾向于走出去,而不是宅在家里。
立白党委书记、立白科技集团副总裁许晓东表示,疫情后,消费者在日化行业的消费趋势变化明显,一方面更加关注产品是否具备消毒、除菌等功能,另一方面更关注产品带来的情绪价值是否有提升,“高颜值产品往往带来更大的情绪价值,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度”。
湾区企业如何看待川渝地区的消费特点?慕思集团经典事业部、智慧睡眠事业部产品中心负责人王磊表示,成都是中国最时尚的城市之一,而大湾区产业链完整,制造能力强。大家居行业是制造业和美学的结合,“所以我们可能会把设计中心放在成都”。
许晓东则表示,川渝市场和华南市场消费者有很大差异,比如从饮食上来说,广东消费群体饮食较清淡,喜欢吃河鲜、海鲜,立白就会推出去腥味的产品,川渝的代表是火锅、串串,饮食重油重盐,所以立白主要在当地推能够去油的产品。
名单
●南都湾财社西南伙伴
国台酒业、新希望乳业、泸州老窖、郎酒、赛力斯、水井坊、极米科技、书亦烧仙草、霸王茶姬、茶百道、立白集团、Babycare、新希望、美好食品、红旗连锁、舍得酒业、上纵集团、柚香谷
●好物推荐
超滤奶瓶(Babycare)
青提茉莉(茶百道)
巴旦木牛油果酸奶奶昔(茉酸奶)
AI双子星套床(慕思)
女童冲浪防晒T恤(迪卡侬)
麻辣麻辣辣条(卫龙)
酥脆薄饼(良品铺子)
五粮本草酒(仙林生态酒业)
珠江P9(珠江啤酒)
电解质运动饮料(脉动)
五星靓虾王(太粮集团)
五分饱爆珠酸奶系列(温氏乳业)
●2024年度消费者最关注车型
第9代凯美瑞
本田 型格
问界 M9
埃安 霸王龙
传祺 E8
●年轻态创新营销企业
喜茶、书亦烧仙草、万益蓝WonderLab、一只酸奶牛、朴诚乳业
●可持续消费创新企业
新希望乳业、逸仙集团、猫屎咖啡Kafelaku Coffee、川娃子
A08-11
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莹
统筹:马建忠 陈实 关健明 陈养凯
执行统筹:刘兰兰
设计统筹:金国华
采写:刘兰兰 贝贝 张海霞 詹丹晴 冯家钜 黄驰波 萧子祺 孔学劭 王静娟 邱康正 王蕾娜 实习生 林天星 薛博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