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农产品主产区县如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南都对话饶平县委书记陈跃庆

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擦亮“全国特色魅力茶乡”招牌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卢婉珊 08-29 01:00

  饶平分期实施总投资5亿元的饶平县海洋牧场现代设施建设项目,同步发展好重力式深水网箱养殖。

  作为国家和广东省“十三五”能源规划重点项目,潮州华瀛LNG接收站预计在8月底迎接首船到港。

  沈海高速钱东出入口至李厝村沿线外立面提升,打造具有潮汕骑楼特色的风貌示范带。

  万亩单丛茶园采茶现场。

  潮州市饶平县置县于明成化12年,至今已有548年历史,取“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之意,是原中央苏区县、海洋县、粤闽省际县,居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的交会处,陆域面积1694平方公里,是粤东三市15个县(市、区)陆域面积最大的县。

  在饶平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孕育了以保存“南昌起义”革命火种的“茂芝会议”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中国最大八角土楼道韵楼为代表的潮客文化、以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商陶大口尊为代表的浮滨文化、以柘林古港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以饶洋镇蓝屋畲族村为代表的畲族文化,被誉为“岭南佳胜地,瀛洲古蓬莱”。

  今年上半年,全县GDP达170.95亿元,增长4.2%,增速自2019年以来排名潮州市各县区第一。今年5月,饶平县入选广东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接下来,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饶平将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强县促镇带村富民?南方都市报就此对话饶平县委书记陈跃庆。

  谈完善公共服务

  以黄冈河县城段为中轴线 规划建设现代化凤江新城

  南都:作为农产品主产区县,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饶平如何突出规划引领,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陈跃庆:今年5月9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宣读了广东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其中潮州市饶平县成为15个成功入选的县(市),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

  近段时间来,我们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关于“农产品主产区县”的发展定位,认真学习领会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相关政策,综合考虑本地资源禀赋、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发展实际等因素,委托广东省城规院、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参与规划设计,加快编制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专项规划和县城建设规划。

  计划到2027年,县城区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备,常住人口净流入3万人,城镇化率突破50%;“工农并举”发展之路取得实质性成效,强县富民产业更加蓬勃兴旺,全县GDP突破5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20亿元,农业总产值达220亿元。

  计划到2035年,公共服务水平更加优质,产城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稳定在1.5以内,城镇化率达80%,经济发展水平迈入粤东地区第一方阵,基本建成具有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饶平。

  南都: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饶平将如何完善基础功能?

  陈跃庆:我们认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完善县城功能非常重要,必须先把县城建好建强,以县城作为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将以黄冈河县城段为中轴线,统筹好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规划建设现代化凤江新城,高品质打造新型城镇化“饶平样板”。

  凤江新城北片区主要围绕居住、教育、医疗、文旅、商贸物流等5个核心功能进行优先开发,目前已建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新图书馆和档案馆、县中山实验学校、石壁山风景区、凤江广场、饶平大桥、唐商商业综合体、唐宋酒店、大肚林文旅山庄等一批市政和民生项目。今年将重点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县奥林匹克中心)、颐养中心、粤闽茶叶交易会展中心、凤江新城实验学校及幼儿园、环城北桥、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文教康旅商住现代化新城。

  凤江新城南片区主要围绕已开工建设的时速350公里漳汕高铁饶平南站,规划建设高铁站前广场、东溪水闸重建及配套工程、东溪大桥重建、碧洲山观海公园、沈海高速潮州港支线等项目,构建形成县城区“双高速出入口、双高铁站”的快速交通格局,重点打造港铁联通、产城联动的滨海高铁新城。同时,提升县城对周边镇村辐射带动能力,按照小城市标准建设中心镇钱东镇,推动城镇形态全面向城市形态转变。

  谈扮靓城乡风貌

  重点抓好3条示范道路建设 彰显潮州特色门户形象

  南都:城乡风貌是城市最直观的形象名片,在推动县城风貌改造方面,饶平将具体抓好哪些工作?

  陈跃庆:饶平县位于广东省最东端,是由闽入粤的重要通道,如何扮靓城乡风貌展示“窗口”、打造崭新的广东“东大门”,显得尤为重要。

  近段时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潮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好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总里程248.27公里、总投资1.66亿元的涉及“三高一铁”及主干道沿线风貌提升的9个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总里程34.58公里的3条示范道路建设,主要抓好沿线房屋外立面微改造、“三线”整治、沿线两侧乔灌木补植(主要种植桃花心木、樟树、澳洲火焰木、火山榕、红继木、红车等)、微地形景观节点打造和省界位置宣传标志设置等,彰显潮州特色门户形象。目前,涉及“三高一铁”及主干道沿线风貌提升的9个项目,已完成环境综合整治节点2050处、绿化美化提升约414.66万平方米。

  在推进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的过程中,我们重点突出“潮味风格”,比如在推进总里程约7.3公里的沈海高速钱东出入口至李厝村沿线提升项目中,秉承潮州刚健朴实文化内涵,对沿线房屋外立面进行特色化改造提升,增设特色山墙、深灰色小披檐、特色花格窗、木色窗框线等文化元素构件,并进行统一店招,打造具有潮汕骑楼特色的风貌示范带,彰显潮州特色门户形象。

  同时,深入开展全域风貌整治提升大会战,突出“清拆、清脏、治乱、绿化、美化”工作重点,全域推进主干道路集中清拆整治、“三线”整治、农房风貌整治提升、绿化美化整治提升、田间窝棚和农业设施用房整治提升、社会力量动员等“六大行动”,优先打造7个“连线成片示范片区”、12个“连线成片风貌提升片区”,力争今年10月底前全域风貌取得明显变化。

  谈工农并举抓产业

  分期实施总投资5亿元的海洋牧场现代设施建设项目

  南都:饶平将如何推进产业发展,打造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引擎?

  陈跃庆:饶平作为农业大县,农业基础较好,但工业方面相对薄弱。接下来,我们将聚焦“农产品主产区县”发展定位,坚持工农并举抓产业,通过“抓一产促二产带三产”发展模式,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一产方面,我们将充分发挥“全国渔业百强县”“中国海鮸之乡”“中国汫洲大蚝之乡”等金字招牌作用,积极探索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路子,推动水产产业提质增效,2023年全县水产品总产值达56.91亿元,其中海鮸养殖规模占国内50%以上,输韩活鱼占全国同类产品活鱼量70%,今年饶平海鮸首次出口欧洲市场;依托饶平海域是省内最适合海水育苗的海湾之一等优势,在推动万佳省级花鲈良种场一期成功产苗3000万尾、填补省内空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万佳省级花鲈良种场二期建设,力争今年底累计产苗达5000万尾;大力发展海水网箱养殖,清建并举推进近海传统渔排“木改塑”,分期实施总投资5亿元的饶平县海洋牧场现代设施建设项目,同步发展好重力式深水网箱养殖,目前已清拆木质渔排近4000格,投放新型环保塑胶网箱2800格、重力式深水网箱284口。

  同时,做大做强潮州单丛茶产业,坚持在生态种茶、科学养茶、合理采茶、规范制茶、精准销茶上下足功夫,推动单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全国“特色魅力茶乡”金字招牌,目前全县茶园种植总面积约15.56万亩、占全市茶园种植面积56.19%;2023年产量约2.08万吨、产值约52.38亿元。

  二产方面,我们将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手抓”,借力规划面积约3.49万亩的潮州港及饶平县6个成熟度比较高的工业园区等产业平台支撑作用,发挥百亿元级的益海嘉里潮州粮油生产销售基地、潮州华瀛LNG接收站等龙头企业及“无穷”盐焗鸡、“金灶”“新功”智能茶具等品牌带动效应,大力推动能源、粮油及水产品加工、盐焗鸡休闲食品、水族机电、智能茶具等传统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总投资约84.89亿元的大唐潮州电厂“风光火储”一体化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开发粤东海上风电场场址六300万千瓦资源,谋划发展新型储能、海洋装备制造、氢能、冷能等新兴产业,构建临港现代产业集群。

  三产方面,我们将探索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加快推进大中华“七夕井”海水温泉度假区项目、汛洲岛力诚博物馆景区、西澳岛黄嘴白鹭自然保护区等文旅项目建设,积极申报青岚国家地质公园、汛洲岛等国家3A级旅游景区,精心办好文旅美食节、汤溪湖风筝艺术节等特色文旅文体活动,努力实现“引客入饶”“引客旺饶”。同时,谋划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等,支持广东海润冷链物流基地等发展跨境电商,推动“饶字号”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谈激发镇村活力

  坚持“一镇一业” 培育创建31个2024年度典型村

  南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饶平将如何激发镇村活力,助力构筑县域经济强引擎?

  陈跃庆:去年来,我们坚持“一镇一策”差异化协同发展,加快1个城区镇、3个中心镇、9个专业镇、8个特色镇规划建设,在去年推动柘林镇入选首批110个省级典型镇名单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创建2024年度7个省级典型镇。

  在推动镇村经济发展方面,饶平坚持“一镇一业”发展好黄冈水族机电及智能茶具、钱东盐焗鸡、柘林食品、汫洲水产、海山育苗、新圩青梅、浮滨单丛茶及狮头鹅等一批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农业大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上下游产业链。

  此外,饶平坚持把“兴村”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最后一公里”,在做大做强21个2023年度省级典型村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创建31个2024年度典型村,打好乡村建设“组合拳”,高质量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今年,饶平开展了“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比学争先“打擂”活动,以比学活动为契机,让各村通过“比思路、比经验、比成效”,总结亮点加强推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扎实推动产业发展,助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南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饶平将如何加强改革创新,夯实发展根基?

  陈跃庆:去年来,我们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立足饶平实际,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解了海域使用权证办理时间长、入园企业报建审批手续繁琐、“上山下海”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等一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健全县域产业发展动力机制、镇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动力机制,推进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镇街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力提速推进“社村”合作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宅基地和农村建房审批建设规范管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放管服”改革等一批重点改革事项,努力拿出更多首创性经验和标杆性成果,为全力打造新型城镇化“饶平样板”注入改革动力。

  饶平名片

  饶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大门”,县域总面积222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69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136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3.81%。全县辖21个镇,396个行政村(社区),户籍人口103.9万人,常住人口81.75万人。

  ●特色产业

  拥有电子茶具、水族机电、食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建有水产、盐焗鸡、茶叶、预制菜等7个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先后获评“中国盐焗鸡之乡”“中国海鮸之乡”“中国汫洲大蚝之乡”“全国渔业百强县”“全国特色魅力茶乡”“广东省特色产业园区”“广东省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园”等称号。

  ●交通优势

  饶平已建设形成“2高铁3高速1码头群”的综合交通格局,拥有沈海、甬莞、大潮3条高速公路,以及厦深高铁入粤第一站饶平站,同时启动建设的全市首个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漳汕高铁饶平南站,建成后从广州到饶平仅需80分钟。拥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潮州港,是粤东地区码头服务功能最齐全的港口。  

  ●民生事业

  暨大附一潮汕医院、新图书馆和档案馆、县中山实验学校、凤江广场、唐商商业综合体等一批市政和民生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全县21个镇全部获评“广东省卫生乡镇”;2023年被评为“广东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优秀县”。

  统筹:李陵玻

  执行统筹:陈杰生 吴璇

  采写:南都记者 卢婉珊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