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文明实践”,暑期“少年游”刷爆深圳家长朋友圈
“圳少年”行走中寻根 何为拓荒牛精神


中小学生们站在莲花山山顶广场,俯瞰整个市民中心。

深圳市福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在香蜜公园内。
作为人口密度位居全国前列,人气旺、含“娃”度高的国际大都市,深圳现有普通中小学913所,在校学生189.58万人。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中培塑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立德树人的拔节孕穗期。文明实践如何与培育时代新人相结合,让未成年人群体更好地参与进来、融入进来?近年来,“研学热”正当时,深圳创新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研学活动,融思政教育于研学中,让学生在“研”途中学思践悟。
怎么研,如何学,能让青少年真正学有所思、研有所获?爱国教育、文化传播、科学普及……丰富多彩的研学路线、生动有趣的研学内容,让研学这场“少年游”既有了实实在在的干货,也让“学习新思想,当好接班人”镌刻在心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在心头。
“很走心”
孩子们研学后主动跟家长讨论所思所想
一幅幅照片、一件件物品记录一个个燃情时刻,定格一幕幕历史瞬间。
8月4日,深圳福田区的中小学生们来到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在展览海报前不时驻留、拍照,同学们告诉记者,对脚下的这片热土,对深圳这座改革开放之城有了更深的认识。
“曾经落后的祖国为何能够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深圳为何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成长到了如今的国际大都市?”“什么是‘拓荒牛’精神?”……在现场老师的讲解下,有同学说,关于这些问题,他们心头有了清晰的答案。
这是在深圳福田区举办的“强国有我”主题研学活动的其中一站。记者了解到,此次“多彩鹏城 童创未来”2024福田区暑期青少年研学活动共开展10期,每期活动招募约40名学生参与,共计约400人次。
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深入了解红树林保护知识、走进深圳生活垃圾分类科普馆学习生活垃圾分类的各类知识……此次研学行程满满,少年们的收获同样满满。有家长告诉记者,深圳福田开展的研学文明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象牙塔”,走进“大社会”,去到之前没去过的地方,践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孩子们研学后还主动跟家长讨论所思所想,“这次研学很走心”!
“真研学”
感受生态文明力量 学习科普知识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大都市,深圳吸聚了大量的人气。而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位居全国城区前列,“含娃度”也“水涨船高”。据官方统计,福田全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16所(独立校区),在校学生17万余人。文明实践怎么让青少年群体参与进来?
近年来,福田区依托1个区级实践中心、1个智慧云平台、10个街道实践所、92个社区实践站和N个实践点,打造“1+1+10+92+N”文明实践体系,“15分钟文明实践生态圈”让优质文化服务“触手可及”。福田区作为深圳市青少年研学体系建设的重点区域,打造了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系列文明实践研学活动,让“研学热”变成一场场深入进去、钻研进去的“真研学”。
研学路线的设计充满巧思,也蕴含深意。“我们设置了一些系列站点,比如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让青少年可以体会到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福田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黄臻表示,研学活动还着重让青少年学子感受到生态文明的力量,并从中学到科普知识,比如走进深圳生活垃圾分类科普馆和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融入自然教育的元素。
她表示,希望通过研学活动,引导学生学有所思,研有所获,由内而外对党的创新理论有一个全面的、形象的、生动的认识,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到青少年群体心中。
这些研学活动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和欢迎。“很多研学课程,一经推出,立马抢空!”黄臻说。据介绍,今年福田区文明办计划联动多部门打造100场研学主题活动,覆盖近3万名深圳青少年,将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打造坚实基础。
探索创新
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
这个暑假,“圳少年”们过得无比充实。
“福田娃”们探访潮州古城,聆听廿四节令鼓既铿锵有力、又跳跃灵动的鼓点妙律,品尝形如寿桃、米香四溢,寄寓美好愿望的红桃粿……在领略别具一格的潮汕风情,体验当地非遗民俗中,他们也对底蕴深厚、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
“罗湖娃”们参观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深圳市罗湖区东门红色记忆馆、老街历史纪念馆等,研学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史、东门老街发展史和深圳特区改革开放史,学史明志,厚植家国情怀。
“龙岗娃”们走进深圳市中医药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置身于千年中医药历史长河,体会到药用植物的神奇,还学习了“五禽戏”传统健身方法……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引导青少年在行走中学思践悟,为其成长塑形铸魂,培养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原副会长、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荣誉会长谭建光认为,公益研学顺应当今社会的三大需求:一是中小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田野”的需求;二是家长“让孩子独立”“让孩子增长见识”的需求;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政课丰富有趣”的需求。而深圳文明实践公益研学的探索创新取得成效,值得学习推广。
首先是“有励志”。引导青少年行走于反映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各种景点,让孩子们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真正领会新时代新思想,有利于青少年铸魂励志、报效祖国。其次是“有体验”。中小学生反映现在最单一的是“听课、作业、检查”,缺乏社会和自然的感受感悟。公益研学让青少年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非常充实的体验。再者是“有快乐”。孩子的快乐是最重要的,文明实践公益研学让孩子们在大自然、大城市中自由行走、自由活动、自由畅想,可带来非常多的童真和快乐。最后是“有成长”。深圳文明实践公益研学既到新质生产力的科研场所体验,也到红色文化基地、商业时尚街区及志愿服务驿站体验。让孩子们在广泛的接触中不断活跃思维、提高素质,逐渐成长起来。
统筹:李陵玻
执行统筹:陈杰生 叶孜文
采写:南都记者 张思琦 曾俊豪
摄影:南都记者 郑鸿杰 徐坤伟 实习生 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