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莫奈、梵高佳作将在香港上拍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茜 09-08 00:50

  克劳德·莫奈 (1840-1926)《睡莲》,油彩,画布,73.3x101cm,约1897-1899年作。

  文森特·梵高(1853-1890),《停泊的船只》,油彩,画布,52x65cm,1887年夏作。

  日前,香港佳士得携重磅拍品在北京佳士得艺术中心举行预展,其中克劳德·莫奈的划时代作品《睡莲》,文森特·梵高的珍罕佳构《停泊的船只》,香港藏家区百龄的中国名瓷珍藏皆在预展中亮相,受到内地藏家瞩目。

  谈及此次北京预展的亮点,佳士得亚洲区主席程寿康说:“最重要的画作就是莫奈的《睡莲》。莫奈的《睡莲》你们肯定在书里也见过,在博物馆也见过。这幅画是在100多年前画的,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我觉得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睡莲》,因为它没有那么抽象,也不像拍照那么死板,非常的罗曼蒂克。另一张梵高的画作也是30多年来第一次和公众见面。区百龄先生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他非常低调,他的瓷器1998年在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展出以后,几乎没有人再见过。所以这次能够见到他的收藏也十分难得。”

  莫奈作品估价超2亿港元

  此次上拍的克劳德·莫奈作品《睡莲》创作于125年前,被莫奈家族收藏多年,现由一位显赫私人藏家委托拍卖。这幅首现拍场的艺术杰作将于9月26日在香港举行的晚间拍卖中亮相,估价在2亿至2.8亿港元。

  莫奈定居于法国吉维尼后,以其心爱的睡莲池为主题创作了最广为人知的《睡莲》系列作品,本作即为其中最早的一组作品之一。值得留意的是,这组开创性的《睡莲》系列中有四幅作品现由重要美术馆收藏,包括巴黎马蒙丹莫奈美术馆、洛杉矶郡立艺术馆、鹿儿岛市立美术馆和罗马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

  佳士得亚太区副主席暨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类别主管Christian Albu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在首场晚间拍卖中呈献克劳德·莫奈首现拍场的巨作《睡莲》。此作是艺术家首个《睡莲》系列中极少数仍由私人珍藏的作品之一,同组创作的半数作品已由知名美术馆纳入珍藏,因此乃名副其实的艺术瑰宝。”

  莫奈当时正醉心探究这个新颖题材在绘画方面的各种潜力,因此现作和首组《睡莲》系列中的另外七幅画作在格式、尺寸、颜色和处理手法上也不尽相同。这幅《睡莲》是这个创新系列的精彩力作,引领观众沉醉于波光粼粼的池塘之中,同时标志着莫奈对这个主题的最早探索,此主题其后更主导他在二十世纪的艺术创作。

  与此同时,此作展示了莫奈《睡莲》作品中最重要和最激进破格的其中一种手法,即消失的地平线。焦点明确的画面将观众带到池塘的中央,并摒弃四周的所有其他细节,让目光集中于池水、大气和光线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在时刻改变池塘的表面。这些绘画特质后来成为莫奈《睡莲》系列各个阶段的重点,也对后世艺术家影响深远。

  在北京预展现场,佳士得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国际部总监及资深专家谭波谈道,莫奈的《睡莲》是二十世纪艺术的经典代表。早期,莫奈会到法国各地寻找可以入画的题材和风景,晚年以后,他在吉维尼家中的池塘发现了水上的花园。莫奈晚年画了二十多年时间的睡莲。“睡莲”系列是莫奈作品中体量最大的一个系列,也是创作时间最长的一个系列。他抽象的表现方式,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波洛克等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此次上拍的《睡莲》是莫奈在1897年到1899年之间创作的,是他的整个睡莲系列里面最早期的一个系列。这个系列里,他有的画的是睡莲池塘旁边的垂柳,有的画的是睡莲池塘和鸢尾花,但这幅画非常的集中,画的就是漂浮在池塘上的睡莲、莲叶和莲花。从表现手法上看,虽然在莲叶的处理上有一些非常奔放自由的笔触,但是跟他晚期作品比较,这幅画更加静谧、优美,也更写实,尚未完全走向抽象。”

  “在这张画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莫奈作为色彩大师,对用色的炉火纯青技巧。从画面上绽放的莲花,大家可以猜到他画这幅画的时间是夏天。睡莲的叶子用了很多粉色、薰衣草色和蓝色,描绘的是晚上的霞光,所以这幅画,他可能是在黄昏的时候创作的。”谭波介绍道。

  《停泊的船只》有望刷新梵高亚洲拍卖纪录

  将与莫奈《睡莲》同在拍卖中登场的还有文森特·梵高的珍罕佳构《停泊的船只》。该画作由波旁-两西西里皇室珍藏逾30年,估价介乎2.3亿至3.8亿港元,有望刷新艺术家亚洲拍卖纪录。

  《停泊的船只》创作于巴黎,梵高在此度过的两年正是他艺术生涯最关键的转型时期。本作也是他于1887年夏天在巴黎西北部塞纳-马恩省河畔的新兴市郊地区阿涅尔创作的一系列重要风景画之一。阿涅尔吸引了不少帆船爱好者,也是人们在夏日逃离巴黎喧嚣暑气的首选之地。在这里,梵高将他在巴黎汲取的艺术养分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停泊的船只》是梵高极为珍罕的三组三联画之一,这些作品被视为他在阿涅尔期间创作的“艺术巅峰之作”。梵高运用尺寸相似的画布和同样的水平构图,描绘塞纳-马恩省河畔这风景如画的小镇。除此作之外,《塞纳-马恩省河畔阿涅尔》系列的另外两幅作品现时分别藏于苏黎世美术馆布尔勒收藏展览馆和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

  与这两幅一脉相承的作品一样,《停泊的船只》画面充满明亮的夏日光线,梵高超越了形式上的考虑,将印象派和点彩派色彩与构图融为一体,直接响应大自然本身,捕捉转瞬即逝的绚烂光彩。在梵高人生最后这段时光里,其天才创想终于登峰造极,这一独特的风景绘画方式成为其最后时期艺术风格的基调。

  这幅佳作逾30载未曾现身拍场。佳士得全球私人洽购部主管暨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联席主席Adrien Meyer表示:“这幅引人入胜的梵高作品让我们得以一窥其艺术旅程的决定性篇章,欣赏自由而明快带有印象派风格的色彩。在此作中,梵高的用色明亮夺目,结合极具表现力的笔触,奠定他日后流芳百世的传奇风格。”

  谭波亦坦言,《停泊的船只》是佳士得进驻中国以来,带来的第一幅梵高成熟时期的精品油画。梵高是现代艺术史上英年早逝,但是又大器晚成的天才人物。他的艺术生涯非常短暂,只有10年时间。梵高27岁才开始学习艺术,决定成为一名艺术家。在创作这幅油画的时候,他已经34岁了,他的艺术风格到了巴黎之后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确立了他成熟时期的典型面貌。

  谭波说:“在巴黎之前,梵高景仰和学习的是伦勃朗等西方古典艺术大师,但《停泊的船只》这幅画受到更多印象派的影响,色彩非常鲜艳、明亮,不再是暗沉的色调。另外他受到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印象派点彩画家如修拉等人的启发,我们看到他的笔触里有非常多的色点。但和修拉那种有秩序感的小圆点不同,梵高的笔触松散、自由、随意,不仅有色点,还有很多横向的、交错的、并列的笔触。梵高是一位色彩大师,他使用非常多的原色,让色彩的饱和度、鲜艳度更高,画面的对比度更高,所以我们看到梵高油画里的色彩是那么的鲜艳明亮,那么的打动人心。”

  区百龄珍藏中国名瓷首度拍卖

  9月26日,香港佳士得亚太区总部还将举行“区百龄珍藏:首拍”专场。这是香港藏家传奇区百龄(1928-2019)珍藏的名瓷佳器首度在亚洲展出及拍卖。

  50多年来,区百龄一直醉心搜罗珍罕的中国瓷器精品,建立了汇聚不同朝代传世杰作的非凡私人珍藏。这个尽善尽美的收藏,横跨宋元明清——这四个中国陶瓷史上的杰出时期,当中更以工艺精妙的成化时期(1464-1487)御瓷闻名。1998年,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行“区百龄珍藏100件官窑瓷器”展览,展出区百龄的精选藏品,包括明成化斗彩花鸟纹高足杯六字楷书横款,而此展览更为皇家艺术学院自1768年成立以来首次举行的单一中国瓷器私人珍藏展览,彰显区氏珍藏在全球艺术及收藏界的超然地位。

  “区百龄珍藏:首拍”专场拍卖将会呈献19件来自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和20世纪初的中国瓷器,均来源有绪,展示区百龄珍藏的多元和深度。领拍之作为极致珍罕的明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玉壶春瓶。此瓶绘以画工精细的四时花卉纹饰,为现时唯一由私人收藏的同款纹饰玉壶春瓶,另外三个则由重要博物馆收藏。此瓶亦曾在1998年皇家艺术学院展览展出。

  程寿康表示:“佳士得非常荣幸获委托首度拍卖区百龄瓷器珍藏,透过这场历史性盛会分享藏品最多元全面的中国瓷器私人珍藏之一,同时颂扬备受敬重和充满热诚的香港藏家区百龄先生,向他的鉴藏慧眼和高瞻远瞩的收藏理念致敬。这个珍藏云集见证中国艺术史变迁的珍品,是同类瓷器珍藏中的典范。”

  据悉,本次首拍的部分收益将会拨捐区百龄慈善基金会,支持基金会的慈善工作,继续发扬区百龄“饮水思源”的慷慨精神,福泽后世。除了将于9月22日至26日进行预展外,同期还将举行区百龄珍藏特展,展出收藏中更多的中国陶瓷精品,包括极其罕见的成化时期(1464-1487)御瓷。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