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某中队做新时代“霓虹灯下的哨兵”
5G巡逻护城市 车厢上起“微党课”


中队官兵进行“一招制敌”对抗训练。

中队政治指导员杨建波在巡逻车上给队员上党课。
浦东新区,因改革开放而起,随改革开放而兴。
浦东开发30多年来,这片潜力无限的土地上涌起滚滚春潮。在这片国际范十足的繁华之地,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某中队驻守在这里,担负着陆家嘴金融城社会面联勤武装巡逻勤务,先后完成世博会、进博会等重大活动安全保卫任务,为浦东“二次创业”保驾护航,伴随着中国“高度”茁壮成长,是陆家嘴金融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日,“奋斗情·青春志”主题融媒体宣传活动来到上海黄浦江畔,走进这个中队,听官兵们讲述他们的奋斗之情、青春之志。
●守望先锋
10分钟开出救人最佳路线 7秒制服犯罪分子
每晚7时,陆家嘴的摩天大楼亮灯,夜上海开始展现出最迷人的风采。
一辆武警巡逻车在各街区缓缓穿行,捕捉随时出现的可疑情况……这是该中队日常巡逻的一幕。
“每天从上勤到收队,队员14个小时在岗,在高密度人流集聚区巡逻,执勤哨兵背负着巨大压力,繁华背后或许暗藏着难以预测的危情险局。”中队长刘华昊说。
今年2月的一天,巡逻哨兵梁吉灿正在外高桥巡逻,途经杨高北路,发现前方出现车祸,一女子受重伤,肇事司机惊慌失措,愣在原地。梁吉灿赶紧下车联系报警急救,并立即运送伤者去医院。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期,他利用车载5G系统指示避开拥堵,规划出最优路线,10来分钟就将患者送到了医院,成功挽回一条生命。
“滨江大道出现警情,请火速前往处置。”多年前的一天,中队收到传来紧急呼叫,队员们迅速到达现场,只见一个5岁小女孩被一名男子所劫持。指挥员一声令下,巡逻队员安益民果断出击,将犯罪分子“一招制服”,并将人质救出。尽管整个过程只有短短7秒钟,却赢得了老百姓的阵阵喝彩。
像安益民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近年来,中队先后成功处置各类突发情况上百起,被驻地群众亲切称为“中国高度”下的守望者。
“陆家嘴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之一,突发情况随时可能发生,时刻考验着官兵的应急处突能力。”刘华昊说。
在营区,官兵结合中队担负的任务实际,充分设想大客流情况下可能发生各种情况,用任务倒逼训练,科学组训,加强综合演练,大大提高了官兵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部队随时能拉得出,打得赢。
在中队“智慧操场”轻武器训练区,参训人员用AI激光射击训练器、以光代弹模拟器分组实施训练;智能刺杀对抗系统则能通过算法和传感技术,精准采集参训人员刺中部位、力度、次数,误差等数据;而在战术实兵对抗场上,官兵头戴VR眼镜,仿佛置身于真实战场之中,练兵热情更加高涨。
●科技优势
5G巡逻管控系统实时监控 研发多个定制应用软件
浦东蝶变的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身处科创中心,中队充分汲取浦东精神,发挥全球科创中心和人才高地“两大引擎”优势,探索打造智慧军营、科技强勤,推动部队建设与浦东发展同频共振。
在中队值班室的指挥大屏上,实时投送着陆家嘴所有重要区域的画面,值班员发现情况后可实时下达处置命令。“一分钟处置组”和附近的车巡组听令赶至事发地后,通过5G动态勤务管控系统将处置过程实时传送回中队,实现了对勤务的动态管控。
为更好地掌控执勤区域整体情况,中队还与浦东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立起共享机制,实现数据共享、链路共通、形势共判。根据实时更新的大数据与风险分布态势电子图,依图排兵布阵,使处置突发情况变得更加高效,这一做法还被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编教材引用。刘华昊介绍,中队早在5年前就率先将5G信号引入巡逻车,成为全军首个迈入5G时代的单位。
驻守在这片创新热土,近几年,中队官兵深挖5G技术在巡逻任务中的场景运用,研发上线方案生成、智能决策、执勤编组等多个为巡逻执勤量身打造的应用软件,系统版本也从1.0版本升级到3.0,强大的算力正助推部队战斗力成倍增长。
●不忘初心
巡逻车变成“红色信号”覆盖的理论宣讲车
陆家嘴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也是各种思潮的集散地。如何在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坚持初心与使命,做新时代“霓虹灯下的哨兵”?
9月23日,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22层的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一堂特殊的党课给出了答案。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早在4年前,就引入“大数据+”的模式,跨入楼宇党建4.0的时代,走在了全国前列。
当天,该中队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活动,官兵与学子们一同回望初心,共话奋斗。
“最美的青春应该与祖国同在,与时代共鸣。”官兵和学子们也在这堂党课中达成共识:新时代青年,以敢担当拓宽天地,以能吃苦披荆斩棘,在奋斗中与祖国同行,靠拼搏成就出彩人生。交流结束后,中队官兵与学子们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再一次用铮铮誓言诠释入党初心,为奋斗的精神源泉,注入满满的生机与活力。
党课不仅在“云端”,也在每日巡逻的日常。
在参观学习了陆家嘴“楼宇党建”成果后,中队借鉴其经验思路,在巡逻车上创新性地开展“车载党建”,让每一辆巡逻车成为“红色信号”全覆盖的理论宣讲车。在每天巡逻的间隙,执勤的党员在车厢里上起了“微党课”,讲党史、军史,学习雷锋精神,讲身边喜闻乐见的红色“微故事”,十多分钟的小课,让官兵们受益匪浅。
在中队政治指导员杨建波眼中,“党课车厢”不仅仅是能拉得动的战斗队,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锋队。今年7月,正在休假的战士曹晓峰与父母干完农活,驾车回家途中,突遇一辆小货车与大货车发生碰撞造成车祸。曹晓峰见状立即停车,飞奔而去,出手相救。卫生员郝宇恒今年中秋休假期间,与母亲从商店出来,看到两辆电动自行车相撞,一名孕妇躺倒在地上,他立即打电话报警,并开车送孕妇到医院急救,而后默默离开。直到节后获救孕妇辗转联系到中队致电感谢,队里才知道郝宇恒做了好事。
类似这样官兵休假期间做好事不留名,屡见不鲜。
时代更迭,变的是光影,不变的是中队官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初心,他们在新征程上续写着新时代“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新荣光。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梁建忠 通讯员 冯来来 李玉 李奎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