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打造“一城二都三中心”六张城市名片

参加广马的选手跑过猎德大桥。体育赛事就是广州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广州市提出将打造“一城二都三中心”六张城市名片,并瞄准:到2035年,全市文旅消费总额超1万亿元,全面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都市活力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有了既定目标后,广州将如何把“广州文化”“广州时尚”“广州美食”“广州演艺”“广州会展”“广州赛事”等六大IP清晰具化为游客可参与体验、喜闻乐见的文旅盛事?
广州文旅表示,将健全融合机制,整合优势资源,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格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推动文化大繁荣、旅游大发展、商贸大提升、体育大跨越,打造国际级旅游消费新标杆。
名片1 历史文化名城 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和品位
近年来,广州持续做好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名片,创建国家级非遗特色街区,持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重塑。
传统文化焕发活力,国潮非遗出彩出圈。广州将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和品位,传承弘扬广州城市历史文脉,挖掘利用广州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四大文化”资源,用好中共三大会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革命文物资源,擦亮广州英雄城市名片;推动粤剧粤曲、古琴、广东音乐、岭南画派、广府美食等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牵头城市,持续做好海丝申遗工作,成立海上丝绸路文化遗产联合研究基地,推进海丝虚拟博物馆建设;保护历史城区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历史文化街区公共开放空间,让更多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场、书店、夜市、商场、市场成为市民游客共享空间。
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治理和活化上,广州以新招旧法、笨力巧思的“绣花功夫”,以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实现文化渊源和原有业态的互为补充、历史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文旅与消费的无缝衔接。
从荔湾永庆坊到番禺西坊大院,“旧时光与新天地”在探索升级中共生共融。近期,岭南书院·隔山书院、云溪植物园、白云山扶梯登顶飞索下山、隧道博物馆(全国首个)等项目接连推出。连年来的实践,广州持续发掘城市地域资源、赓续历史文脉,自然生态、工业文旅融合生长。
名片2 国际时尚之都 时尚流行策源地、国际时尚消费风向标
广州的时尚产业成行成市,“千年商都”的名号令广州国际时尚朋友圈不断扩大,时尚能级和时尚消费核心引擎持续升级。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把广州发展成时尚流行策源地、时尚文化交会点、时尚品牌集聚区、时尚商品集散地和时尚活动荟萃地,打造国际时尚消费风向标。将促进时尚消费,发挥服装、皮具、美妆日化、珠宝首饰、灯光音响、定制家居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时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中国(广州)国际时尚产业大会。
名片3 国际美食之都 擦亮“食在广州”金字招牌,弘扬粤式饮食文化
“食在广州”金字招牌享誉世界,是广州隽永的城市名片。在广州,与美食相遇,几乎是每位游客的妙事。广州还将着力培育餐饮名店、名厨、名品、名宴,升级传统粤菜馆、老字号餐饮店,推进“老店焕新”,引进国际知名餐企餐饮品牌首店,打造多样化餐饮集聚区;弘扬粤式饮食文化,打造引领全球美食风尚的卓越世界美食之都。
名片4 国际演艺中心 培育“广州首演”“广州首发”品牌
“跟着演出去旅行”,有力激发广州文旅消费新动能。近年来,广州演艺市场蓬勃发展。2024年1月至9月,在大型体育场馆改造升级、可用于演出项目场馆资源大幅缩减的情况下,广州市审批营业性演出104614场,其中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117场,演唱会经济带动效应日趋增强。2023年广州市审批营业性演出109180场,其中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157场,创下大中型演出数量、举办演唱会的演出艺人数量两个“全国第一”。广州正构建音乐产业经济全要素生态圈,放大聚资源、展形象、领潮流、促消费的溢出效应,培育更多“广州专属”文旅IP,将其打造成年轻化、品质化、个性化的国际消费城市品牌。
继往开来,广州将打造国际文艺精品智创中心、国际演出中心、国际演艺消费中心、国际演艺会展中心,让广州成为全球顶级剧目展演的摇篮、人们追求高端艺术的向往之地;并鼓励外资、港澳台资投资设立娱乐场所、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演出经纪机构,加强演艺场馆建设,拓展中小型演艺空间,鼓励原创作品全球首演落户广州,培育“广州首演”“广州首发”品牌。
名片5 国际会展中心 广州会展资源优势丰沃、底气十足
创办于1957年春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冠以“广州”名号、昵称“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信誉最佳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现时正在举办的第136届广交会,屡创新高,让世界朋友在广州连接世界创建机遇。广州会展资源优势丰沃,打造“国际会展中心”底气十足。在此基础上,广州将持续发力建设国际会展中心,扩大广交会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办好白云机场商务航空展等行业领先展会,做强传统消费类展会,培育新型消费类展会,把广州建设成为品牌会展集聚的国际会展中心。
名片6 国际赛事中心 持续扩大广州在国际体育领域的影响力
为一场赛事奔赴广州是无数游客的幸福选择;同时,“热辣滚烫”的体育赛事也是广州市民的幸福产业,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竞相发展。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至12月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广州将承办这两场盛会的开幕式。
在此之前,广州将以高标准筹办好2025年世界田联接力赛。
办好大型体育赛事是广州的信心和实力,“广州马拉松赛”已成长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最具传播影响力赛事、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被国际田联誉为“世界榜样”。
广州还将积极引进包括羽毛球、赛马、冰雪、电竞、帆船、户外运动等具有社会基础、发展前景和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赛事;打造一批自主IP赛事,如广州马拉松赛、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广州南沙国际帆船赛、广州100越野赛、广州精彩100羽毛球擂台赛等本土IP品牌体育赛事。
此外,广州早将体育运动融入了城市基因,构建了“城市10分钟体育圈”“农村10里体育圈”,举办了“羊城运动汇”及体育节系列活动、“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等,持续推动着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落实。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通讯员 穗文广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