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倒计时,广州赛区全力推进场馆改造
AR导航、光影互动 广州体育馆大变身

无障碍观众席位。 通讯员供图
2025年11月9日至21日,粤港澳三地将共同举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临近倒计时一周年之际,11月3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简称“市执委会”)举行“凝心聚力 全力冲刺”广州赛区场馆改造六十天攻坚动员大会,鼓励全体参建单位和人员充分利用11月至12月黄金施工期,推动场馆改造项目如期完工。
场馆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效
记者从市执委会场馆建设部了解到,广州负责改造的旧场馆,面临着情况复杂、时间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等诸多挑战。按照年底实体完工的目标,第一批14个场馆改造从立项到完工只有一年时间,第二批新增9个场馆,改造时间不足6个月。此外,由于今年广州雨季时间长、夏季持续高温,压缩了有效施工时间。
据市执委会场馆建设部透露,目前已动员近3500人参与场馆改造,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蔡胜表示,市住建局将全力推进广州赛区场馆改造和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实现场馆改造审批手续比“绿色通道”更快。同时,市执委会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彭高峰指出,广州赛区负责的场馆改造工作目前进展顺利,接下来,将抢抓施工黄金期,确保所有场馆改造按期完工。
广州体育馆已基本完成改造
南都记者从动员大会上了解到,广州体育馆1号馆将作为十五运会女子U18排球、蹦床项目和残特奥会轮椅篮球项目赛事的比赛场馆,是此次改造的主要场馆,目前已基本完成改造。
其中,在无障碍设施及标识完善方面,场馆内设置了无障碍查询屏、无障碍智能服务桩等,将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地图、出行指引及一键求助等服务。同时,无障碍服务中心可为残疾人提供手语、语音文字、3D手语翻译等服务。
另外,为了满足残特奥会轮椅篮球项目需求,此次改造在无障碍设施方面加重了配置,特别是在1号馆内,设置了四块轮椅观赛区,届时将提供50个轮椅坐席。此外,卫生间、盲道、扶手等设施也已完成无障碍改造。
而值得期待的是,在智慧场馆升级方面,目前已基本完成3D视觉闸机系统、AR导览导航系统、光影互动系统的配置。在全运会期间,运动员和观众可通过系统而便捷地进入比赛场馆,并导航至座位区域、包厢、洗手间、出入口、楼梯等位置。同时,还可以在光影互动系统中体验足球和乒乓球新玩法,增强体验感。
完赛后可作为文艺活动场地
广州市执委会场馆建设部副部长刘崇权介绍,广州体育馆在改造过程中,始终贯彻“设计尊重原创、尊重原设计”的设计理念。“在总体满足赛事功能的基础上,我们对场馆的老旧破损部位进行改造,并结合现代技术升级设备,完善无障碍设施,为残特奥会的赛事项目做好准备。”
对于广州体育馆改造后的赛后利用问题,刘崇权表示,将完善场馆内的盲道系统,与街区盲道系统相连接,并在无障碍出入口增设栏杆,形成无障碍公园空间。“在改造过程中,我们也十分注重场馆灯光、音响等设备的升级,完赛后除了体育赛事,这里可以作为文艺活动的场地。此外,这里也能成为广大市民日常的健身休闲场所,为大众提供更便利的全民运动空间。”
整合:史明磊
采写:南都记者 张德威
部分内容来自南方+
- 上一篇: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今起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