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调研团建议,强化规划统筹,持续外溢科创活水,激发镇街新潜能

搭建“车库文化”载体 孵化“最强大脑”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梁锦弟 李晓艺 唐国轩 曾奕静 12-13 01:50

  松山湖科学公园。

  “松山湖迅速地将优质资源导入到周边镇,填补短板,未来周边有望诞生更多星星……”12月6日,百千万|“园”动力——松山湖区域协调发展主题调研举行。调研团成员纷纷表示,松山湖不仅自身实现了飞跃,而且将丰富的科创资源与周边的村镇的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主动进行资源外溢,走出了一个推进“百千万工程”引领园镇高水平协调发展的松山湖样板。

  调研团成员建议,未来,松山湖应持续强化规划统筹,让松山湖的科创之水源源不断润泽周边村镇,激发镇村科创新潜能。

  陈鸿宇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省政府原参事

  科创活水激发镇村新潜能 统筹规划列好“外溢清单”

  经过20多年发展,松山湖从原来的荔枝林,到如今的高楼大厦林立、科研机构企业密布,这离不开松山湖持续将“湖水盘活”。本次走访,让陈鸿宇印象最深刻的一站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大朗镇屏山社区的新材料产业园。“材料实验室研发,相隔不到50米的新材料产业园就地转化,感受到了科研创新与产业落地紧密结合。”陈鸿宇说。

  据悉,屏山社区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4亿元,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半导体相关材料,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平台。

  陈鸿宇表示,自己对松山湖园区周边接壤的52个村(社区)“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一概念印象深刻。他认为,松山湖的湖水是科创资源之水,怎样去持续“注水进村”是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

  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强化注水进村的体制机制,未来,松山湖可以强化统筹、加强顶层设计工作,加大对周边52个村(社区)乃至全东莞的带动力。二是列好“外溢清单”,相关部门可以对松山湖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系统性梳理,哪些企业可以外溢,周边的村、社区、镇街可以承接哪些企业产业?“不仅仅是企业、产业,整个松山湖周边的生活教育等配套都可以列好清单,进行统筹规划。”陈鸿宇说。

  “第三方面是做好‘养水’的工作,科创资源之水必须是流动且富有生气的。”陈鸿宇说,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过程中,除了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环境持续向好,还需要不断强化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周边村居民素质。

  李胜兰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建立大型休闲项目等 用软实力赢得年轻人

  “松山湖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围绕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两个大的科创平台为中心,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李胜兰说,得益于松山湖的资源外溢,周边村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收入不断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研的其中一站在大岭山镇大塘村,该村紧邻着松山湖,得益于“湖水”外溢,近年来承接了不少优质项目。大塘村委书记黎家汝介绍,2020年以来,该村成功引进投资38亿元的华为人才房项目和总投资60亿元的大族激光项目,这将为大塘村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当前,松山湖已成为青年人才的聚集地,总就业人口平均年龄29岁,本科学历及同等能力以上人才占总就业人口的56%。近年来,为吸引更多年轻人才在此安居乐业,松山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全域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目前,松山湖已完成黄花风铃木林景观提升和科学公园绿美广东示范点建设。此外,松山湖还建成金地礼廊书轩、阿里山、湖岸等5个口袋公园。

  对此,李胜兰建议,希望松山湖能够持续夯实软实力,未来能够建设更多的大型休闲娱乐项目等,让这里的人民除了工作以外还能有更多的精神享受,吸纳并且留住更多年轻人才。

  李胜兰认为,松山湖可以说是引领东莞未来发展的核心,未来,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当中,可以加强对产业链的构建,保障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应对新的国际局势和挑战。

  黄汉城 中国城市研究专家、智谷趋势合伙人

  借鉴“车库文化” 造就松山湖“最强大脑”

  “通过推进‘百千万工程’,我们可喜地看到,松山湖迅速地将优质资源导入到周边镇,填补短板,未来松山湖周边会诞生出更多的星星,我对此是非常期待的。”黄汉城形容,松山湖是东莞的“长板”,未来不断通过优质资源外溢,填补周边的“短板”,加大对周边的辐射,才能助推周边镇乃至东莞的产业加速崛起。

  松山湖方面介绍,目前,园区集聚规上工业企业26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55家、上市企业及上市后备企业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近年来每年约有100家企业从松山湖外溢到周边镇街。

  黄汉城表示,未来松山湖可以在推进园镇高水平协调发展,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过程当中,创新土地形态。据他观察,硅谷的背后有浓厚的“车库文化”,几个年轻人在车库当中实验,让一些好的想法能够最终孵化落地。“未来在推进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能否提供更多类似于车库的载体用于租赁,说不定未来松山湖就能诞生出更多的最强大脑。”黄汉城说。

  东莞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黄汉城认为,未来在人口存量时代,松山湖也应加大力度建设更多生活配套设施、娱乐设施,留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对于松山湖未来的发展,黄汉城表示,希望通过推进“百千万工程”,助推松山湖以及东莞,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的后花园”,成为全球人才梦寐以求的田园家乡。

  知多D  

  “车库文化”

  很多美国人喜欢将自己的车库改装成车间或实验室,在车库里拉根电线就试着做产品了,由此产生了“车库是美国人创业摇篮”的戏称。那些怀揣梦想却没什么钱的年轻人,往往把车库作为第一个“风水宝地”——哈雷就是在车库里创造出第一辆哈雷摩托,华特兄弟也是在车库里成立了第一间迪士尼工作室。惠普、苹果、谷歌,都萌芽于车库,车库文化在美国几乎就可以与创业精神画上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