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代表委员等围绕提振消费支招

推动更多全球名牌来粤首发新品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叶孜文 朱唯信 赵青 邱永芬 01-15 01:40

  广东省政协常委曹志伟。

  广东省政协委员熊伟。

  广东省政协委员陈筱棠。

  开栏语 聚焦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出的关键信息,聚焦制造业发展、科技创新、“百千万工程”等中心工作。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围绕两会“热话题”,南都采访相关代表、委员,展示广东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有效,新经济新动能快速发展,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提升的阶段性成效。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也是消费大省,消费人口、消费总额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广东通过发放消费券、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等一系列惠企利民的举措,在促进消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如何进一步提振消费,持续促进经济向好?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及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围绕提振消费话题建言献策。

  为打造文旅名片提“金点子”  

  民革广东省委会在相关调研中发现,演唱会、音乐节、时尚秀、电影节等消费场景和消费形式,一方面能直接拉动住宿、餐饮、门票等消费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可塑造城市品牌,为城市发展带来长尾效应。对此,民革广东省委会提案建议,应支持广州结合自身商业、美食、文遗、娱乐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流行演艺+文旅”的体验经济,打造流行演艺集聚区,从而制造更多新消费场景,留住更多消费力。

  广东省政协委员陈筱棠、谢萌等也联名提案建议,在老建筑活化、老街区改造过程中,增加歌剧、音乐剧、话剧等优质文艺消费供给,丰富文艺消费场景,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和就业机会。“北京路商圈曾是广州的‘文化大本营’,如今这里通过活化更新,引进了一批文艺文创工作室,它们与老街区的浓厚商业氛围相互呼应,极大丰富了老街区的消费业态。”陈筱棠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举例说道。

  2024年以来,“首发经济”成为消费领域热词,为消费市场带来诸多新业态、新模式。如何通过首发经济提升广东消费能级?民革广东省委员会在相关提案中建议,可依托广交会等展会,推动更多全球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来广东首发新品;同时扩大全球首店招商,积极举办首演、首赛、首展等活动,吸引一批低空经济、时尚消费、数字消费等高附加值服务型业态的首店进驻。

  此外,民革广东省委会、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也在相关提案中建议,可积极探索“公园+首店、街区+首店、社区+首店、文创+首店”等新模式,推动新型商圈与数字空间的融合业态,把国潮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等有机结合,举办“概念首店”“产品首发”“IP首秀”等活动,并鼓励本土传统、优势特色品牌结合自身优势创新发展,推动老字号开展厂店融合首秀。  

  “银发经济”要打通需求端和供给端  

  据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预测,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19.1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为27.8%。

  对此,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建议,要充分发挥广东在先进制造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优势,收集、挖掘和应用老年人群和银发经济的数据信息,进一步精准挖掘细分市场,促进智慧养老、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打通银发经济的需求端和供给端。

  老年用品产业是“银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医疗器械、康复辅具等领域,培育和发展老年用品产业,是激发新内需、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对此,民进广东省委会建议,进一步完善老年用品产业政策体系,并由政府主导,多渠道宣传教育,普及“健康+品质”生活理念。

  大力发展银发旅游行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增进老年人福祉、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针对银发旅游市场不规范、产品供给不匹配等问题,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建议,要进一步健全老年旅游法律法规,探索制定强制性的老年旅游安全保障标准,同时加大景区观光电梯、防滑步道、无障碍卫生间、一键报警按钮等老年友好设施的投入,并通过推出更多面向旅游机构及个人的老年人出游保险产品,为适老化旅游产品的推广提供保障。

  “发展银发经济,不仅能够直接促进该领域消费,还有利于释放家政、养老、托育、物流等社会领域的就业潜力,拓宽生活性服务业就业空间,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消费循环。”广东省政协委员、中职信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熊伟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具有消费市场规模大、消费者层次多元等特点,密切关注“一老一青”的消费动向,是提振消费的关键。

  基于此,广东省政协委员彭富强也表示,除了关注“银龄族”,青年消费者对前沿科技产品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消费需求也有待进一步挖掘。  

  加强监管,营造安全消费环境  

  广东省政协委员潘尚鹏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出台直接刺激消费政策的基础上,还应完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制度。“推动教育公平、减轻就医和养老负担,可以提升家庭幸福指数,中青年作为消费主力军,才能更有信心专注于工作和消费。”在他看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促进消费是非常关键的。

  对此,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新阶联副会长曹志伟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是长期有效促进消费的关键。“保障越多,居民的生育意愿就会越高,从而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他认为,生育是人生命周期的起点,也是催生众多消费需求的起点,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兜底保障十分重要。

  此外,曹志伟也建议,通过进一步加强法治化建设来优化营商环境来促进生产。“刺激消费,就需要激活市场,激活市场首当其冲就是要企业愿意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增加就业。”他认为,社会消费可分为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正是企业加大投资的信心基础和保障。

  为消费者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需要完善法规、标准,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今年广东两会期间,广东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彭晋谦也带来了有关优化消费环境的提案。他认为,持续优化消费环境,一方面需要强化市场监管,集中力量查处民生领域典型垄断案件;另一方面,也要持续进行“经营者放心消费承诺”和“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等活动,加大放心消费街区、商圈、农贸市场等方面的创建力度。

  而在针对医疗美容、预付式消费等领域的乱象调研过程中,民革广东省委会认为,加强预付式消费监管,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释放广东省居民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

  对此,民革广东省委会在相关提案中建议,通过借鉴上海、北京等地经验做法,加快推动广东预付式消费领域专项立法工作,并在全省范围统一建设运营预付式消费监管服务平台,对经营者发卡备案、预收资金等预付式经营活动进行全链条监管,从技术层面断绝预付资金被挪用及经营者卷款跑路的可能。  

  A04-07版

  统筹:陈杰生 邹琳

  执行统筹:吴璇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叶孜文 朱唯信 赵青 邱永芬 实习生 郝心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