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划重点、晒目标、亮举措,广东市县2025年高质量发展继续“开卷”

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招牌 “定制”现代化厂房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朱唯信 张思琦 卢婉珊 张婷 叶孜文 赵青 刘兰兰 黄驰波 吴璇 02-06 00:40

  政府部门、高校和企业各方代表在分论坛上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专题展开分享研讨。

  在2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部分市县主要负责同志和企业经营者代表作表态发言,重点围绕新的一年强化制造业当家、夯实现代化建设硬实力作汇报介绍,现场划重点、晒目标、亮举措。

  地市响应

  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

  以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带动10万家工业企业

  “谋早谋先,紧抓快干,加力提速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老并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发言时表示。

  唐屹峰表示,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数字化,佛山制造业在一轮又一轮技术改造中迭代升级,实现了由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奠定了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的底蕴底气。近三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年均超800亿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劲动力;全市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规上工业企业超7000家、占比超70%,转型后企业生产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产品不良率降低。

  唐屹峰介绍,佛山将加快催生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在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的金字招牌。佛山有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10万家工业企业,将因地制宜探索更多数字化的转型路径,以1万带动10万,让广大中小企业更好投身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来。佛山还将强化政策供给,以最大努力和诚意为企业添能助力。

  东莞市委书记韦皓:

  建设一批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的现代化厂房

  “东莞将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抓早赶前、昂扬向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东莞市委书记韦皓发言中表示,东莞2025年将从三方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力推动产业园区再造,打造凤凰涅槃新空间。以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行动为契机,坚持政府主导、连片统筹,大力盘活存量低效用地,推进镇村老旧工业园改造,重点动工建设35个现代化产业园区,加快推进40个拆除重建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一批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的现代化厂房,推动科创产业、研发试验、工业设计等向楼宇聚集。

  二是聚力强化战略区域协同,奏响互利共赢新乐章。推动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南沙科学城重大科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滨海湾新区与深圳前海合作区联动发展,深化与广州、香港现代服务业合作,携手打造更多国家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着力坚持科创赋能产业,勇攀互促双强新高地。突出传统动能提质,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建设,推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二期项目提速,筹建中国科学院东莞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和中试平台。

  揭阳市委书记曾风保:

  推动形成“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新格局

  “2024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3%,技改投资增长4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揭阳市委书记曾风保发言时介绍,揭阳要推动形成绿色石化、海洋经济两大新兴支柱产业,服装制鞋、五金机电、食品加工、物流电商、大健康五大优势特色产业的“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新格局。

  “东粤化学公司全球首创混合废塑料深度裂解项目,将助力揭阳打造世界首个废塑料化学循环产业基地。力争用2年时间全市绿色石化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曾风保说,中石油“超级链主”去年实现产值1124亿元,总投资244亿元的“强链主”项目上半年投产,总投资211亿元的18个下游项目年底前建成,预计年新增产值400亿元以上,“一超多强”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成形成势。

  他表示,今年揭阳将围绕炼化终端产品“就地消纳、隔墙转化”,积极延伸芳烃、烯烃等下游产业,努力打造“从一滴油到一根丝、从一粒料到一张膜”的全产业链。

  “揭阳正朝着国内一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高地奋力迈进,力争用2年时间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曾风保介绍,揭阳正立足资源禀赋,以“双链融合”打造海洋经济“蓝色引擎”。

  曾风保表示,揭阳今年将抓紧开工300万千瓦国管海域风电示范项目,推进漂浮式风机、海水无淡化制氢等首创技术中试转化,加快国投电力常温常压固态储氢项目建设,积极布局“风渔游结合”海洋牧场。

  “百千万工程”三年成效如何?

  在分论坛上,政府部门、高校和企业各方代表共聚一堂,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筑业企业助力县镇村发展”、“县域农文旅融合发展”三个专题展开分享研讨。

  广州市委副书记、市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市指挥办主任陈向新表示,环南昆山—罗浮山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蹄疾步稳,已梳理重点项目145个、总投资2250亿元,发挥全国唯一的世界珍稀含氡温泉优势,布局4类7大康养片区,策划打造全国首个温泉博物馆、森林海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惠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宇航则表示,惠州将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作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最有力抓手和重要发展机遇,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作示范。高标准建设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以“8字形”串联南昆山和罗浮山,连接200多处景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唐洪武指出,下一步,广东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结合“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珠三角对粤东西北的辐射带动作用,筑牢生态屏障,强化科技支撑,优化产业结构。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指出,土地制度改革要坚持守正创新,“所谓守正,即对于涉及土地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法律法规已经明确的和中央再三强调的事项,这些是要‘守’住的,绝不能动摇。所谓创新,就是在守正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而宜,推进改革,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可行路径。”

  县力赋能

  博罗县委书记周耿斌:

  打造更多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博罗县委书记周耿斌在发言中表示,2024年底,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规上企业达1249家,工业投资达266亿元。他表示,博罗县将深入实施“链长制”,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更多五百亿级产业集群。还将积极探索产业互嵌,抢抓产业转移机遇,不断深化与深圳市福田区“同规划、同政策、同招商、同服务和同受益”的“五同”机制,发挥好4个“反向飞地”作用,共建福-博产业园。在一产、三产方面,周耿斌表示,博罗县将强化食品加工和文化旅游两大强县富民产业。

  博罗还将以引领区建设和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为契机,挖掘罗浮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特色资源,做强省级南药产业园,导入文化旅游、高端康养、体育运动等产业,建成最美旅游公路,实施建筑艺术计划,推动博罗文化魅力焕发新机。

  海丰县委书记郭文炯:

  全力打造“四个优选地”

  “海丰将坚持融湾先行、产业兴县,加快构建具有海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海丰县委书记郭文炯表示,海丰将锚定当好汕尾“深度融湾主力军、西承东联先行区”的发展定位,全域推进“三个优化”、全力打造“四个优选地”、全面激活“三个要素”。

  郭文炯表示,海丰将拓展优势,全力打造产业转移、轻奢产品、农特产品和文旅康养四个优选地,充分发挥区位、传统产业、资源、生态等优势,主动承接湾区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提高现代化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

  高标准建设112平方公里的深汕合作拓展区,完善“深圳—汕尾”“龙岗—海丰”2个共建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临深产业园”;精准绘制“招商图谱”,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加快建设“时尚美都”和3个镇级产业园;提质升级三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加快食品谷建设。

  阳西县委书记张秀洁:

  将加快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阳西打造了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一个千亿级和健康食品、临港工业、现代农业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阳西县委书记张秀洁发言时表示,2025年阳西将加快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以全球首台“风机+网箱”智能装备“明渔一号”成功投产为基础,推动“风渔融合”规模化发展,打造“粤海粮仓+蓝色能源”新样板。

  作为“中国调味品之都”,阳西已落户的400万吨调味品产能占全国的五分之一。“阳西将构建大健康食品全产业链,纵向延伸预制菜、食材供应、食品检测、冷链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张秀洁表示,未来阳西将推动形成产业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大健康食品产业集群。

  此外,“百千万工程”也带旺了阳西的乡村游,已建成的“中国蚝乡”“牧海耕田”等乡村振兴示范带投入运营,推动2025年春节游客量预计比2023年春节增长57%。“今年阳西将全域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年内扶持发展20家以上乡村酒店(民宿),县域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15%以上。”

  粤企心声

  华为董事长梁华:

  广东应发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优势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华作为首个企业家代表,围绕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创新发言。“广东省5G基站超过40万,光网基础设施具备为上亿用户提供千兆接入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速产业融合创新,释放网络潜力。”

  梁华在讲话中表示,广东应发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领先优势,加速能力变现形成生产力。“面向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推进5G-A在价值城市、重点场景下连续覆盖,提供泛在的通感融合能力,探索低空物流、海事管理等场景创新。”

  梁华认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在千行百业的应用也迎来关键时期,抓住新机遇的关键是创新,要通过技术创新筑牢根基,通过场景创新创造价值,通过生态创新形成发展合力。

  美的董事长方洪波:

  广东机器人巨大潜力将持续释放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的”)董事长方洪波表示,美的致力于推动机器人制造的本土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如今,位于佛山顺德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累计生产交付工业机器人超过8万台。

  “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全自动化生产线就在此诞生,整条生产线均由美的机器人组成,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平均30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机器人,打造了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的标杆。”方洪波说。

  方洪波表示,广东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以及完备的产业体系。2024年,美的集团营收突破4000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他认为,在全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下,广东机器人的巨大发展潜力将持续释放。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

  相信粤企能引领下一个潮流

  “我在广东创业20多年,从大型软件,到移动互联网,再到AI汽车,根植这片热土。这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和优越的创业环境,让我对创造一家伟大的科技公司抱有坚定的信心。”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小鹏汇天集团董事长何小鹏在发言中表示,只有通过长周期、高投入的研发,坚持高质量发展,才可能创造出未来出行领域的科技创新公司。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过去十年,小鹏累计在研发和制造领域投入超过500亿元。2025年,预计小鹏汽车和小鹏汇天研发投入约95亿元,其中在AI单项投入达到约45亿元。“广东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为科技企业提供良好科创环境。”何小鹏表示。

  “今年春节大热的DeepSeek让我们看到中国创业企业在数字世界中的大模型突破。而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则是在物理世界实现大模型突破,我相信广东的企业一定能够引领下一个潮流。”何小鹏说。

  A06-08

  统筹:李陵玻

  执行统筹:陈杰生 吴璇

  采写:南都记者 朱唯信 张思琦 卢婉珊 张婷 叶孜文 赵青 刘兰兰 黄驰波 吴璇

  摄影:南都记者 徐杰 刘威 郑鸿杰

  视觉设计:李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