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惠州今年GDP增速目标:6%

今年将重点抓好“十大工程”,城镇新增就业8.9万人,动工建设惠坪高速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杨振华 田飞 李晓慧 02-20 01:10

  2月19日,惠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

  2月19日,在惠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惠州市代市长陈宇航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136.4亿元,增速居全省第三。2025年,惠州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左右。

  2024年

  工业投资总量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元  

  2024年,省委、省政府专门为惠州就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和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先后出台了两份文件。陈宇航说,惠州坚定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一年来,惠州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完工通车、稔平环岛高速先行段贯通。莞惠城际连通广佛肇并实现公交化运营。惠州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9.9%,惠州港总吞吐能力超1.8亿吨。广深佛惠莞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粤港澳大湾区(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二期建成。

  惠州把引领区建设作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最有力抓手,链接9个镇、54个村、200多处景点的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及沿途驿站全面动工。全市“3+7”产业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入选自然资源部十大典型案例并获中央财政支持。完成全国首宗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获批数量全省第一,全年完成投资超100亿元。

  在产业科技发展方面,惠州市跻身“2024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30位,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新能源电池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含复核)、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7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量约占全省五分之一。启动建设全国首个低空行业数据空间。中国科学院“两大科学装置”建设及东江实验室成果转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3.1%,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50.4%。大力实施“十万人才大招引”等三大专项行动,人才总量突破170万。

  170宗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额居全省第三,工业投资总量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元,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和聚碳酸酯项目全面建设,太平岭核电一期1号机组竣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项目全面试产。  

  2025年

  加速迈向万亿级GDP城市行列  

  惠州经济长期保持向上向好态势,增速连续四年居全省前五。“我们今年踮起脚、跳一跳,争取6%左右的增长、比全省目标高1个百分点,这既是惠州加快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为全省增长多做贡献的担当,是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实现的,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最好结果。”陈宇航信心满怀地说。

  从报告中,也可以看出惠州的底气和信心所在。惠州经济大盘稳健。经济总量稳步上扬,接连跨越5000亿元、6000亿元台阶。两大支柱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产业集群”,一批在全省甚至全国举足轻重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惠州经济活力十足。实时人口近900万,实有经营主体突破90万户,其中企业33.7万家,产值超10亿元的工业企业有151家、超百亿元的15家、超千亿元的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650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等高水平科技力量汇聚,拥有一大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

  惠州经济潜能巨大。拥有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等重大战略利好,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

  “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全力以赴做优经济质量、做强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能级,加速迈向万亿级GDP城市行列。”陈宇航表示。  

  “十大工程”

  今年将建成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

  今年,惠州市政府将重点抓好“十大工程”:

  一是“丰”字交通主框架工程。加快建设1号公路(惠霞高速)、惠肇高速、环岛高速,动工建设惠坪高速,实现“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

  二是千万级干线机场工程。全力推进惠州机场二期改扩建,加快机场高速前期工作。

  三是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工程。建成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及16个主题驿站,导入高端宿集、公共服务等功能,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四是南昆山、罗浮山整体提升工程。加快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提升知名度、影响力,打造全球旅游目的地。

  五是滨海旅游公路工程。推动国道G228惠州段129公里滨海旅游公路建设。

  六是西湖及周边区域优化工程。整合建筑艺术计划资源,高站位提升古城规划设计水平,推进西湖荟客厅、府城文旅融合提升、水东街文旅业态更新等重点项目建设。

  七是绿网慢行系统工程。通过连接和提升绿道、碧道、骑行道、古驿道、森林防火通道等慢行通道,形成总长约1100公里的连山、通海、贯城、串趣的绿色生态游憩网络。

  八是防洪排涝工程。完成淡水河先行段项目建设任务,动工建设淡水河一期、增江龙门段、潼湖流域洪水出口通道一期工程,加快推进淡水河二、三期前期工作及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周边水系整治工作。

  九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程。推动各县(区)分别规划建设1个以上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增加值力争实现1200亿元。

  十是“惠民速办”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依托12345热线平台,从“接通电话”向“解决问题”转变,搭建统一调度平台,把市民“有感小事”办成民生“暖心大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数据

  2024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136.4亿元,增速居全省第三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82.7亿元,增速居珠三角第一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6.1亿元,增速居珠三角第三

  ◎固定资产投资2737.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3.4亿元,增速居珠三角第一

  ◎外贸进出口总额3937.5亿元,增速居珠三角第二  

  2025年

  ◎今年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

  ◎城镇新增就业8.9万人

  统筹:刘辉龙

  采写:杨振华 李晓慧 惠州新闻部两会报道组

  摄影:南都记者 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