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东莞迎来首个“千亿镇”,去年GDP达1050.7亿,同比增长5.5%

长安镇每平方公里GDP超13亿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莫晓东 曾奕静 黄慧萍 唐国轩 黄芳芳 刘媚 02-26 00:50

  作为全球智能手机生产重镇,长安镇平均每分钟就有195部智能手机产出。图为vivo全球总部项目施工现场。 通讯员 占有兵 摄

  2月21日召开的东莞市长安镇高质量发展大会,披露了该镇2024年经济大考成绩单:GDP实现1050.7亿元,同比增长5.5%。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长安系全省第三个“千亿镇”。

  继广东佛山狮山镇、贵州遵义茅台镇、江苏苏州玉山镇、广东佛山北滘镇、江苏张家港杨舍镇之后,东莞长安镇晋级全国第六个“千亿镇”,成为不断壮大的中国镇域经济“优等生”代表。

  GDP从超2亿元到超1000亿元,长安镇用了34年。

  继长安之后,东莞将如何发力,培育更多的“千亿镇街”?

  “优等生”

  GDP从超2亿到破1000亿用了34年  

  南都记者从2025年长安镇高质量发展大会获悉,2024年,在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下,长安仍实现工业总产值超32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3300亿元,社区两级总收入超3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400亿元,本外币银行存贷款总额近6000亿元。

  各项主要经济数据的单位面积产出在东莞“遥遥领先”的长安,迈向工业化的重要一步始于1982年。那一年,长安开办了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自此而始,全镇各村在无资金无基础的情况下,纷纷利用祠堂、仓库等开办“三来一补”企业,迅速积累起工业化的资本。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1991年,长安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5亿元。彼时,长安的GDP排在虎门、常平、厚街、石龙等镇街之后。

  2000年,长安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9347亿元,GDP排名全市第二。这一年,全镇工业产值达121.61亿元,是1990年(4.15亿元)的近30倍,拥有工业企业1864家。

  进入21世纪,长安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电子信息和五金模具逐渐成为两大特色产业;2004年至2006年,长安镇GDP分别达到116.28、133.94、153.92亿元,连续三年稳居东莞镇街榜首。

  2010年以后,长安的龙头企业纷纷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先进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日趋完善。以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智能视觉、智能穿戴设备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以及“互联网+”等智慧型产业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智能终端设备占长安全镇工业产品出口的比例达90%以上,以OPPO、vivo等知名品牌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产业脱颖而出。

  2007年-2018年,长安镇GDP连续12年排名东莞镇街第二。2019年,长安镇GDP实现760.3亿元,重返东莞镇街榜首。2024年,GDP实现1050.7亿元,晋级全国第六个、全省第三个“千亿镇”。

  效率

  平均每分钟产出智能手机195部 

  长安镇位于东莞市南端,东邻深圳市,南临珠江口,西连虎门镇和滨海湾新区,北倚莲花山。区域面积79.69平方公里,下辖12个居民社区和3个新型社区,常住人口80.4万人,实际管理人口超120万。

  相比其他五个“千亿镇”,不足80平方公里的长安镇区域面积最小。这片热土之上,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超过13亿元GDP、41亿元进出口总额、40亿元工业总产值。长安以“最少的要素投入”实现“最大的经济产出”,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智能手机生产重镇,这里平均每分钟就有195部智能手机产出,每天有38个高价值发明专利诞生。

  东莞首个“千亿镇”诞生背后,离不开“镇域提质+村域振兴”的双轮驱动。

  目前,长安镇已形成“2+3”产业集群,包括千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500亿级的五金模具产业,3个百亿级的智能视觉、新能源汽车配套、电子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同时,长安正在加速构筑“星月同辉”的产业新格局,众多上下游产业,分布在全镇各个社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

  《东莞统计年鉴2024》公布的信息显示,全市共有44个村(社区)上榜2023年“亿元村”。其中,长安镇共有10个社区入围。在排名前十的“亿元村”当中,长安镇占据5席,乌沙、锦厦社区位居前二。位居榜首的乌沙社区,居组两级经营纯收入达到5.7979亿元,排名第二的锦厦社区居组两级经营纯收入达到5.5567亿元。

  东莞城巿学院“大学与城市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东莞市社科联兼职副主席孙霄汉认为,长安注重产业的更新迭代,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这种前瞻性的产业布局,使得长安镇在全球经济波动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

  观察

  不满足于给深港当产业链“配角”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直筒子市”之一,东莞不设区县,由市直接管理街道和镇。

  2023年,东莞出台落实“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形成两个“千亿镇”,2027年的目标是四个。

  除了长安,东莞其他镇街的经济实力也不容小觑。2024年全国千强镇,东莞28个镇街全部上榜、14个跻身前百名。目前来看,南城、虎门、东城、塘厦等镇街都是东莞下一个“千亿镇”的种子选手。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省政府原参事陈鸿宇表示,过去数十年,东莞的镇域经济一直十分活跃,是东莞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主角”。“在东莞众多镇街当中,长安的最大优势在于清醒地认识自己,顺应市场,顺应大势。”陈鸿宇认为,长安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果,关键在于把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最大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陈鸿宇表示,长安以前是按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现在是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来选择自己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同时,长安也不满足于给深圳、香港的产业链当“配角”,而是自觉规划、自主构筑、自我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

  “这也是东莞其他镇街可以向长安学习的地方。”陈鸿宇建议,地方政府是否“有为”,要看当地市场是否“有效。”应正确、理性、清醒地看待“千亿镇”,正视当下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需要提倡的是,学习“千亿镇”的精神和经验,加大对薄弱镇街的支持力度,在东莞形成你追我赶、万马奔腾的镇域经济发展格局。

  南都调研 总第570期

  统筹:南都记者 梁锦弟 莫晓东

  采写:南都记者 莫晓东 曾奕静 黄慧萍 唐国轩 黄芳芳 刘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