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站设施陈旧 东莞东商铺“门可罗雀” “双枢纽+超级接驳”优势不再
东莞两火车站想要成为高铁(动车)始发站可行性如何?常平镇委书记吴润玲:目前推进难度仍然很大,需要更高层级协调


2025年4月,南都记者走访常平火车站,相关的站场设施已显破旧。

2025年4月,南都记者走访东莞东站旁边的京九玩具城,商铺人流稀少。
开篇语:
1995年,东莞常平以“京九第一镇”的豪迈,登顶东莞镇街经济榜首。广九铁路、京九铁路的汽笛声,是它响彻时代的荣耀。三十载风云变幻,当松山湖、长安迈入GDP千亿俱乐部,常平却退居全市第七,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常平如何重归“C位”?
面对新枢纽崛起的“虹吸效应”与自身枢纽功能老化的双重挑战,常平能否凭借谋划常平站、东莞东站的高铁(动车)始发站改造、TOD项目建设、产业迭代升级……完成从“交通枢纽”到“生态枢纽”的蜕变?南都、N视频推出《“京九第一镇”如何再复辉煌》深调研报道,关注常平的自我重构之路。
五一、端午两个假期,东莞各火车站陆续迎来出行高峰,东莞东站的日到达旅客量甚至同比增长54%,创历史同期新高。今年东莞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常平镇委书记吴润玲提交《关于谋划常平站、东莞东站作为高铁(动车)始发站的建议》,让两个火车站的热度直线飙升。
素有“京九第一镇”之称的常平,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大型火车客运站(东莞火车东站、常平站)的镇。近年来,随着新高铁站、城际站在东莞各镇街陆续建成和投用,常平原来引以为傲的“双枢纽+超级接驳”优势已难续辉煌。
如今,广深铁路沿线站点高铁化改造正在进行,常平站迎来了升级的新契机,东莞东站的普速站功能也在实现迭代。但是,同在广深城际铁路线上的深圳火车站、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都已经加入了高铁“朋友圈”,常平站想要成为高铁(动车)始发站,可行性有多高?
被常平视为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两个车站,想要推进改造成为高铁(动车)始发站,目前还面临哪些难点?以常平目前的发展能级和周边配套,是否足以支撑将两个车站改造为高铁(动车)始发站?上述两个站点若成为高铁始发站,对常平又有着怎样的实际意义和推动作用?
新高铁站“弯道超车”
常平交通枢纽优势缩小,辐射能力逐渐变弱
位于东莞东部的常平镇,地处广深经济走廊中段,下辖33个村(社区),全镇常住人口超60万,村(社区)数量为全市最多,还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大型火车客运站(东莞火车东站、常平站)的镇。
常平火车站历史可追溯到1911年
此次谋划作为高铁(动车)始发站的常平火车站,历史要追溯到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当年,随广九铁路华段建成通车,其已同步启用。1989年,常平站被定为广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的枢纽车站;1997年5月19日起,京九直通车停靠常平站;同年5月20日起,沪九直通车停靠常平站;同年12月23日,常平铁路口岸改名东莞铁路口岸。从1997年起,常平火车站就扮演着东莞交通枢纽的重要角色,它是办理客车对数和旅客发送量最大的车站,承担重要短途客运任务。1997年12月31日,常平火车站改名东莞火车站。不过,2013年6月20日,其名称又改回“常平火车站”。位于茶山镇和石龙镇交界的新火车站建成投用,被命名为“东莞火车站”。
谋划作为高铁(动车)始发站的东莞东站,起建于上世纪90年代。1990年,当时还叫“常平东站”的车站开工建设,次年建成使用;1996年,京九铁路全线贯通,常平东站成为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的枢纽车站;1997年,常平东站正式更名成为东莞东站。这个东莞人熟悉的车站名,一直沿用至今。
常平站和东莞东站线路设置落于下风
2011年12月,虎门高铁站正式投入使用。这个广深港高速铁路的中间站,北上可达北京、上海、长沙、武汉、广州,南下可到深圳、香港,运送旅客量连年创下新高。加上有东莞地铁2号线的串联,便捷度大为提升,很快便成为东莞西南部的交通枢纽。地铁2号线串联的另一头,则是位于石龙镇与茶山镇之间的东莞火车站。2014年1月8日,迁址新建的东莞火车站正式投入使用。半年前,原来位于常平镇的“东莞火车站”已经改回了“常平火车站”。距离常平不远的塘厦,也在2021年加入了高铁站的“朋友圈”。当年12月10日,位于塘厦镇林村社区的东莞南站正式投用运营。东莞南站是东莞的第二座高铁站,也是赣深高铁在东莞境内唯一的站点。
综合来看,虎门高铁站目前是东莞境内线路最为全面的火车站。2025年新一轮铁路调图后,虎门高铁站还重点新增往山东济南、江苏连云港、四川广元等方向的车次。同时,东莞火车站、东莞南站等新增了多条开往全国各主要城市的车次。
据东莞各大火车站公布的数据,今年五一假期,东莞南站累计到发旅客达18.99万人次;东莞东站累计到发旅客16.7万人次(其中,5月4日到达旅客2.08万人次,同比增长54%,创历史同期新高);虎门高铁站的到发旅客量预计达到59万人次,实际最高到发量是在5月3日,当天到发旅客就达9.7万人次。
4月30日至5月5日,东莞火车站累计总客流量达到23.8万人次。客流方向主要集中在香港、广州、深圳等城市以及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常平站则暂未公开披露相关数据。
与上述三大车站相比,如今的常平站和东莞东站,无论是车站规模、设施设备、旅客运送量,还是线路设置、公交地铁衔接、辐射力等方面,明显已落于下风。
常平站站场设施老化配套设施陈旧
今年4月25日,南都记者前往常平站走访时发现,站前广场配套设施陈旧,往来旅客较少,各类商业配套的人流更显稀少。站前广场一家店铺老板表示,他的店开了十来年,“现在的人流量,不是说一年不如一年,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众多受访者表示,除了常平站的功能设施陈旧、客流被其他新车站分流等原因外,原本与车站相邻的常平汽车站的搬迁,也进一步削弱了车站吸引力,客流人流每况愈下。
距离常平站约5.2公里的东莞东站,于1991年建成使用,2001新建客运大楼。2015年,东莞东站启用新站房,2016年完成站前广场改造。相比常平站,东莞东站的站房功能和站前配套相对完善,但周边的商业氛围也难以“独善其身”。东莞东站旁边的京九玩具城,南都记者走访时发现,下午4点左右,玩具城内还在营业的商铺已是“门可罗雀”。
常平铁路基础条件良好
有客流需求且改造技术可行,能促进东部片区产城发展
如今,大湾区轨道交通正在牵引世界级城市群加速融合,“京九第一镇”常平想要搭上时代前进的列车。今年东莞两会上,东莞市人大代表、常平镇委书记吴润玲带来了《关于谋划常平站、东莞东站作为高铁(动车)始发站的建议》。
他认为,常平镇的铁路基础条件好,具备强大的运输能力和综合交通功能。而且,常平站周边铁路发展用地条件成熟,具备扩大站台规模、增加设立高铁或城际的始发站的基础;东莞东火车站站台规模较大,年发送旅客量约750万人次,距离高铁线路较近,具有普线开设动车以及改造为高铁始发站的技术和商务条件。
此外,在东莞市政府、广铁集团等大力支持下,常平站升级改造项目(常平站开行重联动车组相关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得以稳步推进,目前正在办理立项。该项目的建成,能有效解决常平站无法接发重联动车的问题,为经过该站的高铁重联列车停靠提供了基础条件。
2023年3月,常平火车站与香港西九龙站实现高铁直通。吴润玲认为,广州至西九龙高铁列车的开行,使得广深线成为准高铁线路,沿线车站高铁化改造、运行是必然趋势。
东莞东站自2015年启用新站房以来,东莞东站客流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客运需求量持续增加。吴润玲认为,东莞东站开行跨线动车组列车以及改造为高铁始发站,有旺盛的客流需求且改造技术可行,能促进东部片区产城发展。他带来的建议中提及,预估投资7000万元可完成东莞东站的改造,改造为高铁(动车)始发站后,能充分发挥站场优势,服务广大旅客,增加铁路营运效能。
百年老站加入高铁“朋友圈”
广深两城,已经提供成熟的更新改造经验
将常平站、东莞东站改造为高铁(动车)始发站,可行性有多高?
与常平站同在广深城际铁路上的深圳火车站、广州东站,给出了参考答案。2007年4月18日,广深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城际动车组经停常平,成为连接广州、深圳的重要站点。近年来,深圳火车站、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都已经加入了高铁“朋友圈”。
2019年7月10日零时起,中国铁路开始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以往仅能办理“广深城际动车组列车和发往全国各地的普速长途旅客列车的始发终到业务”的深圳火车站,历史性地加开了第一对深圳至怀集间开行的跨线动车组列车(车次为D7554/3次),百年老站(深圳火车站投用于1911年10月)迈出了“扩容升级”的第一步。
在深圳政协办的2019年第11期委员议事厅上,政协委员们就“罗湖口岸经济带”展开讨论。会议中,有政协委员提出:罗湖居民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在家门口坐上高铁,希望高铁能开到罗湖火车站,让罗湖站成为高铁枢纽站。
梦想在三年后照进了现实。2022年1月10日8时08分,第一趟高铁列车G2724次列车从深圳火车站缓缓驶出,百年老站正式步入高铁时代。
加入高铁阵营的还有广州东站。2023年10月,广铁集团官网发布《新建广州铁路枢纽广州东站至新塘站五六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稿公示》,整套工程除了新建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外,还包括备受关注的广州东站升级改造成为高铁站,改造后广州东站将由7台(站台)16线(轨道)升级为14台24线,其中地面场8台14线、地下场6台10线,按照“地面+地下贯通车场”双层车场方案改建。
打开广深城际铁路动车组线路图,以常平站为中间点,广州东站与深圳火车站分居南北两侧,再往北的终点站就是广州火车站。2024年7月,《广州站站城产居一体化地区控规优化》经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将引入高铁线路6条、城际线路4条。综合官方公示的规划信息,广州火车站将改建为面向全国的高铁中心枢纽车站。
常平站TOD“香港城”开发中
以常平站轨道交通枢纽之利,打造莞港合作示范区
实际上,常平近年来正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部署,利用广深铁路、京九线、莞惠城际等轨道交通优势,大力推动常平火车站TOD“香港城”项目和东莞东站TOD项目开发。2022年,常平火车站TOD项目全面完成私人物业征收,项目展厅开放启用,回迁安置项目加速推进,东莞东站TID项目完成土地出让前期手续;2023年,常平火车站TOD项目落地建设加速推进,面向全球企业“挂榜招商”,东莞东站TID项目地块加快出让;2024年,两个火车站的TOD项目作为大型城市项目和产业平台高标准打造,稳步推进。
常平镇委书记吴润玲表示,常平镇正在进行常平站TOD“香港城”的开发,开发规划以常平站轨道交通枢纽之利打造莞港合作示范区,该规划对常平站的站房、交通组织、商业形态等进行了统筹,对常平站远期改造提出了概念规划,建议可借力广深铁路沿线站点高铁化改造的契机,进一步升级改造常平站成为高铁(城际)始发站,形成更便捷的综合换乘系统,打造高铁、城际、地铁一体化枢纽。
此外,东莞东站TOD项目正在有力推进中,范围内设有莞惠城际常平东站点以及规划中的地铁3号线东莞东站站点,项目统筹了东莞东站、地铁、城际轨道、公交设施。
吴润玲认为,常平站、东莞东站改造为高铁(动车)始发站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条件,但从目前来看推进难度仍然很大,需要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力支持甚至更高层级的协调,他建议由市层面进一步研究常平站、东莞东站改造作为高铁(动车)始发站的可行性,大力支持、统筹推进。
常平站、东莞东站,想要推进改造作为高铁(动车)始发站,目前还面临哪些难点?常平镇目前的发展能级和周边配套,是否足以支撑将常平站、东莞东站改造为高铁(动车)始发站?上述两个站点若成为高铁始发站,对常平又有着怎样的实际意义和推动作用?关于上述问题,截至发稿时,常平镇暂未作出进一步回应。
不过,由东莞市常平镇工程建设中心报送的《常平站升级改造项目(常平站开行重联动车组相关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已获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复同意建设。今年5月,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复同意的信息提及,常平站升级改造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566.94万元,所需资金由市财政与常平镇各承担50%。建设内容涵盖站台及站房改造。
常平站升级改造的消息已经传来,东莞东站的新消息何时会到?
南都调研 总734期
策划:何永华
统筹:梁锦弟
采写:南都记者 莫晓东 曾奕静 黄慧萍 黄嘉丰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