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十五运会粤港澳建“1+4”联络机制,探索“三地三同”联合办赛模式

口岸就是赛道 跨境赛无感通关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汪雅云 07-09 00:55

  2024年11月24日,2024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举行。比赛跨越粤港澳三地,途经港珠澳大桥,赛道全长230公里。 新华社发

  7月8日,十五运会组委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举行主题为“开放共享、携手并进”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粤港澳联动办会举措阶段性成果。作为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本届赛事开创性地实现开幕式在广州、闭幕式在深圳、赛事覆盖粤港澳三地的协同布局。十五运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黄明忠重点介绍了这个具有开创性的联合办赛模式。

  联动 “同频沟通、同心决策、同步执行”

  黄明忠透露,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联、中央港澳办等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下,建立了“1+4”的联络机制。“1”指的是国家层面的组委会下设的港澳工作协调部,“4”指的是粤港澳层面的四个常态化联络机制,包括联络会议、首席联络官、联络员、联合工作组。联络会议两月一次,首席联络官两周一会,联络员每日沟通,24个联合工作组定期会商。

  “通过这样高密度的沟通协商,我们在六大重点领域达成共识,包括:跨境赛事、口岸通关、人车证件、食品安全、绿色办赛、赛事日程。在工作中,我们共同探索出一个‘三地三同’的联合办赛模式,也就是‘同频沟通、同心决策、同步执行’。”他说。

  关于十五运会在筹备过程中是如何体现三地联合办赛和促进粤港澳融合发展的,黄明忠以“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这个跨境赛事为例,分享了十五运会的“湾区实验”:

  一是在“硬联通”方面,将实现半天跨三地!在这个赛事过程中,运动员将从珠海出发,通过澳门大桥到达澳门氹仔,经港珠澳大桥到达香港大屿山,再经港珠澳大桥回到珠海横琴,最后,再回到珠海市区,全长230公里。在这个半天跨三地的赛程中,选手车轮所走过的每一寸路面,都记载着三地协同发展的印记。

  二是在“软联通”方面,将实现时速40公里的无感通关。我们在优化路线、竞赛组织、监管互认、信息互通等方面密切合作,让运动员可以时速40公里的速度无感通关,亲身感受“极速大湾区”。

  三是在“心联通”方面,将实现千万观众同场感受粤港澳风情。在去年11月举行的测试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线上线下的观众,跟着赛事领略璀璨明珠澳门塔,呼吸香港大屿山的清新空气,最后又回到珠海海岛上的“日月贝”歌剧院,可以说是一场视觉、听觉、味觉的三重享受。

  通关 口岸设“专用通道” 持票观众走“绿色通道”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港澳工作协调部副部长、省委港澳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张志华介绍了对于参赛、办赛和观赛人员在通关方面便利性安排以及在推动粤港澳协同发展方面会采取的新举措。

  据介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员超过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超过3000人,是港澳来内地参赛和内地赴港澳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张志华表示,通关就是一把“金钥匙”,将打开本届赛会两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口岸就是赛道”,跨境赛无感通关。十五运会两项跨境赛事,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运动员在230公里的赛道上,6次无间断,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丝滑而过,全程享受“不踩刹车”的通关体验;深港马拉松赛,运动员在深圳湾大桥上奔跑时,不用停下来刷通行证,一口气跑通深港两地,领略湾区融合之美。

  第二个亮点,“通关连接民心”,传递东道主热情。对于参赛代表团,组委会在口岸设立了“专用通道”。代表团可以“团进团出”“即到即走”。对于持票观众,开通“绿色通道”,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凭赛事门票还可“急事急办”,实现“一证在手,说走就走”,共享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张志华还透露,值得期待的是,横琴口岸的“免出示证件”通道,届时有望实现直接“刷脸”通关。

  香港赛区

  选址花大心思 展风貌和特色景点

  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介绍了香港赛区赛事承办和筹备情况。从去年11月底至今年6月初期间,香港已为十五运会在香港赛区承办的8个竞赛项目和两个协办的跨境项目顺利完成测试赛。

  为实践绿色办赛,香港没有为全运会兴建新的场馆,而是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承办赛事,当中包括举行铁人三项的中环海滨和维多利亚港、沙滩排球的维多利亚公园、场地自行车的香港单车馆等等。这些场地都是现有的社区共享空间,除了可以节省办赛成本外,在比赛前后,这些场地也会持续开放给市民使用,满足全民健身和体育发展的需求。

  在场地“开放共享”之余,同时着重充分利用香港的特色,打造“精彩”的比赛环境,希望向全国以及海外观众展现香港的城市风貌和特色景点,比如中环海滨,不少参加铁人三项测试赛的选手均称赞比赛赛道很有特色,可饱览维港两岸的美景和多个香港地标。

  此外,刚于今年3月开幕的启德体育园亦将会是全运会香港赛区的主要会场。体育园启用后,迅速成为香港的地标,无论是国际足球和橄榄球赛事还是世界和亚洲知名乐队和歌手的演唱会等,均全场爆满。观众对启德体育园的布局和设施包括拥有可开合上盖和空调系统的主场馆、交通和餐饮配套,以及观赛气氛等等,都有非常正面的评价。十五运会中的七人制橄榄球、击剑和手球,以及残奥的硬地滚球,将分别在启德体育园的主场馆和体艺馆举行。

  澳门赛区

  蛋挞、杏仁饼、猪扒包任君选

  十五运会及残特奥委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介绍了澳门在接待运动员、记者、观众方面的措施。

  澳门赛区一共承办7个比赛项目,当中就包括比较多球迷关注的乒乓球、女排,也有节奏明快的5人篮球以及3人篮球,还有群体项目空手道以及两项残特奥会羽毛球项目。“赛场都在合适的距离内,周边吃、住、行的选项多样,相信对前来观赛的旅客来说是一次很独特的观赛体验。”潘永权说。

  据介绍,澳门赛区在5月以及6月已经顺利完成十五运会5个比赛项目的运行测试,效果符合预期。

  潘永权还表示,在基础的旅游配套方面,澳门一共有8个出入境口岸,涵盖航空、海路和陆路交通枢纽,其中有部分口岸更是步行即可通关。澳门市内有不同的交通工具,均可往返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各个赛场和市区大街小巷。住宿方面,澳门有超过140家酒店,房间总数达4.3万间,遍布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

  除了在硬件上可以体现澳门的接待能力,他还特别强调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东亚文化之都”,拥有多样的都市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创意之城美食之都”,“有各国招牌菜式和网红餐厅如土生菜及葡国菜、中式点心及菜肴、地道小吃:蛋挞、杏仁饼、猪扒包等等任君选择。”潘永权说。

  采写:南都记者 汪雅云